威海 “海猛子”采参:一年靠俩月挣命!下海流鼻血

2016-05-09 09:47:00 来源: 齐鲁壹点 作者:

威海 “海猛子”采参:一年靠俩月挣命!下海流鼻血

“海猛子”潜入海底捕参,因为压力较大,很容易患上肺部疾病。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王震摄

  从海面到海底,浅有两三米,深则十几米,对“海猛子”而言,这可能是生与死的距离。

  “海猛子”是威海沿海渔民对海参采捕者的俗称,他们平日是打工者、农民,捕参季穿上潜水服便是“海猛子”,在捕参获得丰厚的收入后,再回归原来的身份。碧波之下,危机四伏,为了每天能有千余元的收入,一批批的“海猛子”前赴后继,搏浪下潜。

  为了尽早投入工作,有些“海猛子”吃午饭也不脱潜水服。齐鲁壹点 记者陈乃彰摄

  海面暖阳高照海水只有14℃

  又到捕参季,在位于荣成的山东好当家海洋牧场,近300名“海猛子”蜂拥而至。他们与公司签订短期雇工合同,开始了一个多月的下海劳作。

  为避开海参的夏眠和冬眠,捕参分春秋两季,4月下旬至5月底、10月下旬至11月底。这两个时节里,海面上暖阳高照,但海水温度只有14℃左右。

  五六米长的小舢板载着两三个人、空气压缩机和写有编号的塑料筐,一人在船上看管空气压缩机、接海参,另外下海的就是“海猛子”。

  “海猛子”穿着厚重的棉衣棉裤,抵达海区后还要扎上护腰、护膝,再套上橡胶质的潜水衣帽。一条粗壮的腰带系在腰间,固定住呼气管,还连着30多斤重的铅砣子,最后他们再戴上潜水镜、手套,胸前挂好装海参用的网兜。

  站在船头,“海猛子”试完呼气管保持畅通,便纵身一跃,飞入海中。他们被铅砣子坠着快速下潜,呼吸就靠那根数十米长的呼气管。这是与船上唯一的联系方式,若有危急情况,他会立即抖动、拉拽呼气管,船上的搭档不能有片刻大意,很快就得把他拖上海面。

  海面之下数米,是昏黄的世界,若是赶上风平浪静的好天气,能见度有五六米,若是海水被风浪搅得浑浊,则只能看清前方半米的区域。“海猛子”不停游动,尽管身上有厚重的棉衣,但冰冷会很快透彻全身。最难忍受的是水压,头发昏发胀,感觉眼睛、耳朵像鼓起来一样,甚至会鼻孔出血。

  海参在海底蠕动觅食,密集之处,一两平方米就有三五十个;松散之处,一两个都得仔细找。“海猛子”每抓一个,就放入胸前的网兜,十几分钟到半小时,网兜就装满了。他们浮出水面,把网兜交给船上的搭档,然后继续下海。

  除非遇上恶劣天气,“海猛子”每天要下水六七个小时,偶尔也会上船歇息一会儿,直到筐子填满海参,舢板才会返回码头。海参随即被称重,记账。

  一个猛子扎下去,很快就能到海底。齐鲁壹点 记者陈乃彰摄

  今春手工费每斤2元左右

  每采捕一斤海参,公司给予一定的手工费。

  今年春季,好当家给“海猛子”的手工费是每斤1.6元至2元。由于地处海湾内,风浪小,经验丰富的海猛子每天可捕上千斤,一个月能挣四五万,少的也有三万块。

  42岁的周冰是荣成石岛人,干这行已经20多年。他家里还有点口粮地,但周边企业众多,妻子早成为打工一族。“每年干这么两三个月,钱就挣得差不多了。回家后干点农活或打零工。”周冰说,他已经习惯了干“海猛子”,回家想干活就干,不想干就歇几天。

  “遭几个月的罪,享几个月的福。”42岁的柴洪云与周冰有着一样的解释,“挣了这几个月的钱,心里就有底了,只要不胡作,小日子就过得挺好。”柴洪云来自黑龙江鸡西市,来荣成已有十几年,“以前在打工,每月挣个仨瓜俩枣,不够花。”近些年他干起“海猛子”,收入多了,在荣成买了套民房,把老婆孩子也接了过来。

  与一般的“海猛子”只赶春秋两季的海参采捕旺季不同,柴洪云还时常四处赶场,“这家干完再去那家,价钱合适就干,不光捕海参,也下海捕捞海螺”。冬天风浪大,下海的风险系数更高,也意味着回报更高,“手工费七八块钱,有时也给十几块钱”,虽然有时十天半月才下一次水,但他下一天海就有至少七八百元的收入。

  “海猛子”隋师傅展示自己捕上来的大海参。齐鲁壹点 记者王震摄

  一般人受不了,手艺快失传了

  在天海湾海洋牧场,“海猛子”们来自东北三省、山东内陆,乃至河南、陕西,本地人却很少。柴洪云掰着手指头数了一数,“外地人占80%以上,本地人有钱了,不愿再遭这个罪。”

  带领周冰入行的老师傅已经过世,“他是俺们本村人,我入行的时候,村里还有几十口子人干这行。”近十几年来,本地“海猛子”急剧减少,这几年周冰带的徒弟大多是外地人。

  不只缺本地人,还缺年轻人。“海猛子”大多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二十几岁的屈指可数。周冰说,一般人受不了,他感觉手艺快失传了。

  尽管入行20多年,周冰仍难以忍受水压和气压间的变化,“下水越深,水压越高,挤得浑身难受。一上水面,肺里的空气就跟爆了似的,又胀得难受。”海水的导热速度是空气的26倍,柴洪云说,水温低的时候,上岸时他的嘴唇都是青紫色,“手都磕破了也觉不着疼。”

  新手入行前,总要先被师傅调教很多天。34岁的隋金波来自吉林省安图县,他第九次下水时,还是流鼻血,“要不是为了多挣点钱,早不干了。”

  长时间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下作业,“海猛子”们的身体多少都有了反应。“戴护膝、护腰的作用也不大,海水太凉了。”周冰说,近几年他已经感觉到肘关节、膝关节隐隐作痛,“类风湿,赶上阴天下雨,这关节比天气预报都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陶相银)

初审编辑:王晓亮

责任编辑:刘美显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济南黄河再显狰狞一周连夺3命 千万别让孩子进黄河

    01.jpg

      7日19时许,济南东郊黄河浮桥东侧刘家村附近,10多名学生在黄河滩游玩,其中一名18岁学生下水后溺水。8日上午,该学生被打捞上岸时已无生命体征。参与搜救的蓝天救援队介绍,4月30日至5月7日,他们已在该片水域相继打捞了3名溺水者。[详细]

    05-09 08-05济南时报
  • 高校来山东建分校偏爱青烟威 青岛成省内外名校最爱

    02.jpg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今年正式启用后,将有6个学院整建制从济南迁至青岛。除了山大,我省还有哪些高校在异地建了分校或校区?来山东办学的知名高校又有哪些?异地办学给当地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详细]

    05-09 08-05齐鲁壹点
  • 赞!山东将派发5亿创业贷红包,还补贴50%利息

    00.jpg

    近日,共青团山东省委下发关于2016年“鲁青基准贷”青年创业复制资金项目的通知,今年将为创业青年发放5亿元基准利率贷款,并按放款时人民银行公布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的50%提供贴息资金。[详细]

    05-09 09-05生活日报
  • 斑马线不礼让行人济南6300名司机吃罚单 车牌号将曝光

    03.jpg

    7日上午,泺源大街趵突泉南门附近,大部分车辆能主动礼让行人。8日9:00,记者来到趵突泉公园南门,10分钟内经过此路段的车辆七成以上有让行行为。”  在经四路与顺和西街交叉口记者目睹了这样一幕:前方车辆停下让行,却招来后车频频抗议的鸣笛声。[详细]

    05-09 08-05济南时报
  • 淄博400年古墓被盗 洞口一堆烟头揪出盗墓贼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早安山东》报道,民警赶到案发现场后发现,墓穴边上有一个直径六十公分、深约3米的洞穴,周围散落着一些作案工具,和一些矿泉水瓶、烟头。[详细]

    05-09 09-05山东广播电视台
  • 线下难保障!济南小张58同城找工作遇“传销”骗局

    张瑞(化名):4月份在58同城上找了一份“人事专员”的工作,陷入一场骗局,招聘者让我缴纳400元押金和100元“工作证费用”,然后让我在58同城上编个公司名,继续发布招聘信息,收取应聘者的押金,从中提成20%。[详细]

    05-09 09-05生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