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钳工技艺精湛:生鸡蛋钻孔壳破膜完好

2016-04-28 08:27:00 来源: 青岛报纸 作者: 王婷

   原标题:给鸡蛋钻孔 壳破膜完好

   用钻头给生鸡蛋钻孔,0.2毫米薄、10毫米直径的蛋壳下,蛋膜却完好无损……这可不是在表演魔术,而是青岛港钳工刘恩磊练就的一项绝活。走近刘恩磊,你会从他身上发现更多惊喜:他只是个中专毕业生,却参与编写了20多万字的专业机械教材,作为青岛港工人安装大型桥吊等设备的指南;他只是一名基层组长,但青岛港上的大型桥吊全都安装着他设计生产出来的零部件,他研发的多功能模具为企业节省了20多万元;他从业21年,青岛港总共举办了15届技术比武,他拿了12次钳工比赛的冠军。在青岛港的一线大舞台上,他正用手中的钻头书写工匠精神。

   刘恩磊 40岁

   ◆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港机分公司钳工班组组长,取得钳工高级技师资格证,并连续两年被集团聘为首席技师。

   秀绝技

   生鸡蛋上钻下一块壳

   早就听闻刘恩磊有用电钻给生鸡蛋钻孔的绝技,昨日终于得以一见。在青岛港港机厂车间内,身高不到1.7米、脸庞黝黑的刘恩磊完全是一个普通的青岛港工人形象,丝毫不像一名 “技术大师”。但是,当他站到钻机跟前时,立刻气场全开,一副成竹于胸的模样。

   刘恩磊首先将鸡蛋放在一个凹陷的盒子里,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当麻花钻头高速转动起来后,刘恩磊深吸一口气,将钻头轻轻地贴在鸡蛋上,接触数十秒后,刘恩磊停掉了钻头。随后,刘恩磊将鸡蛋举起来,鸡蛋的蛋壳上出现了一个10毫米直径的小圆圈,圆圈的中间有一个细微的小孔。刘恩磊用一根细细的铁丝,小心翼翼地沿着小圆圈的外延将蛋壳慢慢地从鸡蛋薄膜上取了下来。

   记者看到,取下来的这块鸡蛋壳厚0.2毫米,中间的小孔已经完全透亮,而鸡蛋的薄膜丝毫未损伤。“你看这个钻头有三个点,高速旋转起来的时候,外面两个点正好划出一个圆圈,而中间的点正好是割下来的鸡蛋壳的中间透亮部分。”刘恩磊这样解释说。

   鸡蛋的表面是不规则的圆弧状,这就要求钻蛋皮的时候每一个点对应的钻头高低位置都是不同的,最后才能保证不滑破蛋壳下面的薄膜。刘恩磊究竟是怎样做到如此境界的?他又为什么要苦练这项绝技呢?

   钻鸡蛋成魔 练就绝技

   刘恩磊告诉记者,产品质量就是生命线。“举个简单例子,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生产一台港口机械需要钻孔、攻丝上万个,如果其中有一个孔出现偏差,就会导致大机装配无法进行,严重影响我们的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如何提高钻孔的精度和效率成为我们急待解决的一道难题。”

   为了能够练好这项基本功,使钻孔攻丝实现稳、准、精、快,间隙配合达到丝毫不差,刘恩磊想出了一个用钻床钻鸡蛋取皮的练习方法:就是用麻花钻头在厚度仅有0.2毫米的生鸡蛋壳上取下一块直径10毫米的圆形蛋壳,而不破坏蛋清薄膜。“这项绝活练的就是钳工钻头的刃磨,手、眼以及气息调整协调一致,通过练心、练气、练眼、练手,追求人机合一的境界。”刘恩磊说,练习的时候一个鸡蛋最多打10多个孔,一个孔破了,再用胶布堵死。“整个过程手都要微动着,因为做钳工最重要的就是手上要有数、眼要看准,这个掌控好了,其它钻板也没问题了。”

   那段时间,他上班总要带着几个鸡蛋,每天回家一进门妻子就先问“又钻破了几个?”生活节俭的妻子不愿将钻破的鸡蛋扔掉,就变着法做成各种菜,结果3岁的女儿一听吃饭就吓跑了,嚷嚷着“不吃鸡蛋”。经常工友都下班了,他还一个人在车间练到晚上11点多。一年多来,刘恩磊像走火入魔一样,满脑子都是钻鸡蛋,手里经常拿着几个鸡蛋,工友都以为他“不正常了”。在苦练一年多、钻坏了上千个鸡蛋后,刘恩磊终于成功了。这一绝技被集团命名为“恩磊精钻”员工品牌。

   心声

   每次超越都让我兴奋

   翻开刘恩磊入厂之前的履历,并没有太多值得炫耀的点。但是,入厂后的刘恩磊就像是找到了人生奋斗的方向,用钻头在履历上钻出了一道道精彩。

   刘恩磊1995年12月从青岛铸造机械厂技校以中专的学历毕业入职青岛港,从事钳工工作。21年来,他通过自学取得了大专文凭、钳工高级技师资格证,并连续两年被集团聘为首席技师。从1997年至今,刘恩磊先后参加集团15届操作技术大比武,12次夺得第一名。2000年在青岛市第六届技能大赛中获得钳工项目第一名。

   “很多人觉得我干了21年的钳工,天天对着一堆冷冰冰的钢架划线钻孔,还经常加班,没累傻也闷傻了。但我反而觉得很有意思。钳工不是简单的重复性劳动,我要看图纸,根据图纸划线,还要根据板材的形状、大小、高低来计算如何更快解决划线难题,在最短的时间内加工出最标准的工件。每次的成功、每次的自我超越,都让我觉得兴奋,很有成就感,然后又激励我继续研究、创新。”刘恩磊表示,想要做一名合格的钳工,就得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把经验用于更好的改革创新上。

   效应

   高超技艺攻克多项难关

   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港机分公司经理王德连告诉记者,刘恩磊高超的技艺不但是他个人的宝贵财富,更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比如刘恩磊的鸡蛋钻孔技术就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制造安装董家口转载楼时,整个转载楼有上万个孔,加工精度要求都很高,其中连接板的加工精度要求最高,一根头发丝的误差都不能有,经过几次的加工试验,都存在2毫米的误差,达不到0.2毫米误差的要求,工程一度停工。刘恩磊得知后主动向厂领导请缨,承担起了连接板的加工任务。结果,他不但攻克了这项技术,还比原计划提前10天完成了任务,为转载楼安装扫清了一个重大障碍。

   2012年董家口港区制造堆10500吨、取6000吨的堆取料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堆取料机,没有任何资料和经验可以借鉴。按照设计要求,小平衡梁安装到位后变形量不能大于1毫米,按原来的工艺制造,变形量都在10毫米以上。刘恩磊潜心研究设计,白天晚上连轴转,经过大半个月的艰辛努力,设计的大车行走组合胎具一次研制成功。投入使用后,小平衡梁铆焊变形量被控制在1毫米以内,减少了划线和机加工辅助工序,而且提高工效3倍以上,节省购买专用设备资金20余万元。现在这项技术更广泛地应用在桥吊、自动化堆垛机等更高端的设备制造中。

   工匠精神大家评

   我理解的工匠精神首先就是爱岗敬业,干一行就得爱一行;然后是精益求精,干一行就钻一行;最后是勇于创新,为你爱的这行有所作为。 ——刘恩磊

   所谓工匠精神,就是像刘恩磊这样对自己专业领域不断钻研求索的精神,也是一种不受诱惑、近乎偏执的坚守精神。

   ——王德连

   泡一杯茶,然后在工作台旁对着钢架一站就是一天,休息的时候就是端起水杯喝口茶。这就是师父每天的工作状态,无视周遭,只沉浸在技术的世界里,这应该就是工匠精神。

   ——刘恩磊的徒弟冯香淋

   我不知道刘恩磊算不算工匠,但他那种执着又追求完美的‘职业病’确实挺让人佩服的。他在家里也是一个特较真的人,修水龙头、修纱窗之类的家务活,他也得先研究一番,再动手,最后必须修得和从前一样才行。我觉得工匠精神应该包括这种追求完美的执着。

初审编辑:王晓亮

责任编辑:张艳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零毫米!济南迎今春第二场降雨 泉城6天来首现“气质良”

    零毫米!济南迎今春第二场降雨 泉城6天来首现“气质良”

    春雨贵如油,26日济南迎来今春第二场降雨,这场雨珍贵得几乎没有降雨量记录……预报28日早晨还有一场小雨,不过这场雨能否如期赴约,还得看气象条件是不是“给力”。进入4月以来,济南空气质量良好天数共8天,其中16日至19日气质持续达良,不过自此之后,气质又陷入...[详细]

    04-27 08-04济南时报
  • 青岛"3+4"今年扩招275人 首招7年免费师范生

    非师范类“3+4”试点中等职业学校30所,共计36个专业点(含2016年新增的5个专业点),衔接本科高校16所,培养规模1685人;师范类“3+4”试点中等职业学校10所,共计16个专业点,衔接本科高校7所,培养规模1620人。全省“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高职高专院校51所...[详细]

    04-27 08-04半岛都市报
  • 青岛地铁3号线全线轨通 实拍焊轨过程(组图)

    11.jpg

    昨天上午,在青岛地铁3号线错埠岭站,全线最后一节钢轨完成焊接,至此地铁3号线实现全线轨通。青岛地铁3号线南段在国内首创利用北段运营线路进行材料运输,现场进行轨道散铺的施工方案。[详细]

    04-27 10-04青岛新闻网
  • 济南烧烤文化为啥二十余年不降温?缺乏夜生活!

    济南烧烤文化为啥二十余年不降温?缺乏夜生活!

    尽管济南烧烤在环保方面的弊端一直为人诟病,其卫生性也无法让人放心,但每到夏天,街头的烧烤摊依然是人满为患。随着近几年传媒的发展,烧烤已然被塑造成了济南的名片,这影响了很多或许对烧烤本不感兴趣的济南人。[详细]

    04-27 08-04齐鲁壹点
  • 济南轨交线“最强剖析”:统筹城区发展 缓解交通压力

    轨道交通建设火力全开,线路成网全面提速,济南治堵要“放大招”了! 8条线路串联起古城新区143个站点,济南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6-2023) 二次环评公开征求意见 ,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线路站点后上报省、国家有关部门审批。 “快慢结合、环+放射”式轨道交通 基...[详细]

    04-28 08-04大众网综合
  • 青岛驾照直考第一人:一天考两科都是满分(图)

    家住南京路的周大爷已经68岁了,作为岛城驾照自学直考第一人,一个多月前,他以满分的成绩通过了科目一考试(早报曾报道)。据悉,周大爷今天下午将参加文明驾驶常识考试,如果通过,将成为岛城自学直考第一个拿到驾照的人。[详细]

    04-28 08-04青岛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