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遇上二房东房子被收 房东:见面协调解决

2016-04-11 10:45:00 来源: 城市信报 作者: 季晓东

     

  4月10日,李女士向记者反映,自己从李先生手里租了一个厂房做生意,但是现在厂房租期还没到,一位自称是厂房房东的宋先生就把房子给收回去了,经过了解原来李先生是二房东。现在房子被收走,李先生联系不到,李女士也不知该找谁去解决这件事。

  租了二房东的房子惹麻烦

  2015年6月20日,来青做生意的李女士从李先生手里租了一个位于重庆路54号的厂房。“我是做纱窗生意的,租这个厂房的主要目的也是用来加工纱窗。”李女士说道,“当时我们与这个李先生签订了租赁合同,约定好租期为3年,但是房租可以一年一交。签订合同当天我就交了第一年的15000元的房租和1000元的押金。”

  此后,李女士在这个房子里面做生意一直没出什么问题,直到今年3月30日,一个宋先生找到了李女士。“那天我们正在厂房里加工纱窗,这个宋先生就走了进来对我们说,这个房子租期到了,让我们赶紧搬走。”李女士说道,“宋先生这么一说,我们也傻眼了,后来才得知宋先生是这个房子的房东,而和我们签订租赁合同的李先生只是一个二房东。”

  现在,房子真正的房东宋先生已经把房子收了回去,东西被锁在里面拿不出来,而李先生也联系不到人,现在李女士也不知道该找谁去解决这件事。“签合同的时候真的不知道李先生是二房东,如果知道即便是签合同也不会签3年这么长,现在剩下那几个月的房租我可以不要,我只想要回房子里面的东西和1000元的押金。”李女士说道。

  房东:可以见面协调解决

  4月10日,记者曾尝试联系二房东李先生,但是对方的电话始终无法接通。随后,记者联系到了房东宋先生,宋先生表示他与李先生的合同确实在今年3月30日已经到期,所以才会把房屋收回,“这件事情也挺复杂的,可以见面协商解决一下。”

  记者也据此事联系到了山东元鼎律师事务所的李瑞敏李律师。“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先分辨清楚李女士到底知不知道对方是二房东。”李律师说道,“如果完全不知情,那么就是李先生的原因导致合同终止从而产生损失,所以可以向李先生索要赔偿。但是如果李女士知情的话,那么李女士本身也需要承担一部分责任。”

  在此,李律师提请大家,市民在租房的时候,一定要先核实和自己签合同的是不是房东本人。“签合同之前,租客可以查看一下房产证和对方的身份证,这样基本上就可以避免租到二房东的房子,从而对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季晓东

初审编辑:张艳

责任编辑:石慧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人民日报:大学生创业热情高 看山东高校咋接招

    5.jpg

    搁在几年前,大学生创业,或许会被斥为“不务正业”。山东大学副校长、创新创业学院院长胡金焱曾在调研中发现,实践教育的严重匮乏,是综合性大学普遍存在的现象。与刘培超不同的是,黄苏婉的创业项目得到了山东大学的全面支持。[详细]

    04-11 08-04人民日报
  • 山东试点从本地优秀人才考录基层公务员

    4.jpg

    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全省公务员管理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省将扎实做好公务员分类改革工作,同时积极推动考录工作创新,进一步加大基层公务员考录创新力度,2016年,首次开展从本地优秀人才中考录基层公务员试点工作。充分发挥表彰奖励的正向激励作用,面向基层和工作...[详细]

    04-11 08-04大众网
  • 买车容易停车犯愁 一位难求,济南如何破局?

    1.jpg

    回家找不到停车位、出门办事绕半天、去商场地下车库还得排长队……“停车难”成了城市通病。在广州市,相关部门也在地铁2号线南洲站旁的海珠客运站等地建设了“P+R”式交通换乘枢纽,以解决停车换乘问题。[详细]

    04-11 08-04济南日报
  • 出国留学图个啥?花费超百万,回国一月赚3000

    3.jpg

    据教育部最新数据,2015年,中国输出了留学生52.37万人,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40.91万人。提及硕士留学英国、博士留学韩国的经历,胡思思用了“被安排”一词,她坦言,都是父母决定让她出国,读博士完全是“被老爸打包去了韩国”。[详细]

    04-11 08-04齐鲁壹点
  • 不把档案当回事关键时刻误大事 专家:要重视

    2.jpg

    对于毕业生个人来说,考研、考公务员、出国、升学、结婚、生育等,都要用到档案,否则将无法办理相关证明。已出派遣期毕业生档案查询,2006年至2008年毕业生可登录“青岛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档案流向查询”窗口查询;也可以联系用人单位或人事代理单位查询。[详细]

    04-11 09-04青岛早报
  • “爷爷奶奶级”玩转朋友圈,八旬翁成微信达人

    不要以为微信、QQ只是年轻人的专利,近几年“爷爷奶奶级”的老人用微信的越来越多,有的甚至成为“微信达人”,朋友圈分享的文章一天数十条,聊天、转发、视频无所不会。老同学召唤加微信,75岁老人专门换手机  “以前都是打电话,现在每次打电话时,都让我加微信,我哪知...[详细]

    04-11 10-04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