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们为立遗嘱操碎了心!房产过户成老人最大心病

2016-04-03 15:09:00 来源: 齐鲁壹点 作者:

  订立遗嘱,以往很多人都认为这个“不吉利”,因为它意味着要直接面对自己的身后事。近几年,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老人把订立遗嘱当成一件平常事情来看待。但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遗嘱的订立并不是留下自己的意愿这么简单,这其中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

  为妥善处置财产,88岁老人翻阅多遍继承法
  在山东遗嘱库的柜子里,王元强(化名)的遗嘱正安静地躺在那里,这份遗嘱的内容被严格保密,就等待王元强去世之后,由指定人来领取。
  2014年,在朋友的介绍下,王元强找到了成立不久的山东遗嘱库,按照自己的意愿订立了一份遗嘱。“心里一块石头一下子就落地了”,说起遗嘱订立后那一瞬间的感觉,王元强这样形容。
  订立遗嘱的那年,王元强已经88岁了,他没有孩子,老伴去世后便一直跟着并没有什么直接亲属关系的孙女生活。“我跟她生活在一起已经有20多年了,她对我照顾得非常好。”孙女在济南并没有房产,王元强产生了把房子留给孙女的想法。
  为了能顺利把房子留给孙女,王元强也做了功课。“我翻了很多遍《继承法》,知道我还有几个兄弟姐妹,他们是第二顺序继承人,我父母妻子孩子都没有了,所以我的房子按照《继承法》应该由几位兄弟姐妹继承。”
  但是王元强却并不想把房子留给他们,“付出和回报应该成正比,谁能更好地照顾我,谁就能获得我的财产,这是天经地义的。”
  但同时,王元强还有自己的担心,“我也想过直接把房子过户给孙女,但是我又担心如果我过早得把房子给她,她再对我不好了怎么办。所以立个遗嘱对我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提前解决身后麻烦,法律咨询中九成老人问遗嘱
  每次看到电视中为了争夺财产,兄弟姐妹打得不可开交的场面,张宝莲(女)就很心慌。今年76岁的张宝莲有四个孩子,“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他们都是我的宝。”
  在张宝莲看来,四个孩子能够和和气气的是最大的福气,“我名下有两套房子和一点钱,我希望能够尽量合理地分给孩子,别让他们因为财产伤了和气。”
  因此,张宝莲一直在计划着订立一份遗嘱,“死后并不是一了百了,真正爱孩子,还得为他们的将来打算。”
  像张宝莲这样的老人并不在少数,据孙爱荣介绍,在他们组织的老年人的法律咨询当中,有大约九成的老人询问的都是遗嘱订立的问题。“现在老年人的观念变了,特别是一些文化层次较高的老人,身后事已经不是个需要避讳的话题。”
  成立于2013年12月26日的山东遗嘱库是全国首家省级遗嘱库,到现在已经接受了1000余位市民的咨询。这里面老人占多数,但是也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我们这边来的最年轻的咨询者只有35岁,因为从事高危职业,因此想提前订立遗嘱。”
  虽然咨询者众,但是在济南真正订立遗嘱的人却不多。“每年从我这里咨询的有几百人,真正订立的也就两三个人吧。”齐鲁公证处公证员于朝勇说。
  山东遗嘱库目前主要做公益,保存的遗嘱数量也还不算多。据负责人孙爱荣介绍:“目前在我们这里保存的主要是提供公益服务订立的50多份遗嘱。”
  而记者了解到,设立在北京的中华遗嘱库,每天都有大量的老年人排队等待,截至2015年11月,目前已为5万多人提供服务,超过2万份遗嘱入库。
  “这与我们的运作模式也有关系”,据孙爱荣介绍,与中华遗嘱库的运作模式有所不同,为确保遗嘱的有效性,山东遗嘱库更为注重对材料的审查,并对申请人的遗嘱设计给予更多专业的意见。“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我们现在主要做的都是公益,力量也是有限的。”
  绝大多数继承案件是因为没有遗嘱造成的
  “公证不是最主要的、避免纠纷才是最主要的。”齐鲁公证处公证员于朝勇对记者说了这样一句话。“到我这里咨询的,几乎大部分听完了我的分析都放弃了公证遗嘱。”
  从业多年,于朝勇见过很多不同的情况。“有的老人比较冲动,跟哪个孩子吵架了,就说房子不给他了,就要来做公证,这种情况我们通常都不予公证。”于朝勇说,还有一些老人,在订立遗嘱的时候,明显偏向某一个孩子,“这时候我们也会劝老人,十个指头咬咬哪个都疼,这样会给将来造成纠纷的。”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老人也会选择根据《继承法》来分配。
  “但是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份好的遗嘱,绝对可以让老人感到心情舒畅,对老人也有好处。很多情况下,订立遗嘱还是很有必要的。”于朝勇说。
  “绝大多数的继承案件都是因为没有遗嘱或遗嘱无效造成的。”山东遗嘱库主任孙爱荣律师认为,制定一份有效的遗嘱,是避免纠纷最好的方式。
  据公开资料显示,历下区法院每年审理的继承案件在100多件,其中80%的案件争议金额在10万至100万元之间,90%的案件涉及房产,房产权属界定、遗嘱效力界定等成为继承纠纷的焦点。继承案件呈现数量大幅增加、涉案标的逐年增大、涉及法律法规空白点多等特点。“在这些案件中,绝大多数都没有遗嘱。如果有遗嘱,多数案件就很容易处理了。”历下区法院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立有遗嘱房产过户还得公证成老人最大心病
  在一些国外影视剧中,经常能够看到如果有人去世了,会有律师来宣读遗嘱,如果没有异议,就按照这份遗嘱来进行房产过户、股权转让等工作。但是现在济南,遗嘱中最主要的部分——房产,却依然没有办法仅凭遗嘱就过户。
  “就算有了遗嘱,也还需要到公证处做一份遗嘱继承公证,才能凭公证到房管局进行房产的过户。”于朝勇说,在公证的时候,就需要全部法定继承人必须亲自到公证处办理公证。如果不办理公证,也可以到法院起诉进行确权。
  “这也是我最大的心病,不想在自己去世之后还要引起纠纷。”王元强说,自己当初也考虑过到公证处办理遗嘱公证,但被要求提供房屋所有权证明、妻子亡故以及没有孩子的证明,更重要的是要提供兄弟姐妹没有意见的证明。“我就是不想让他们知道才要悄悄立一份遗嘱,但如果这样的话,遗嘱还没立呢,就已经闹得满城风雨,当时矛盾不就得起来了吗?可这一次矛盾躲过去了,我去世之后这个矛盾还是必须得面对,我真是担心呀。”
  孙爱荣也一直在为推动这件事情而努力。“如果拥有一份生效的遗嘱,为何还要起诉或者公证呢?”孙爱荣认为,这固然可以避免房产过户的一些风险。“如果能有一个有担当的机构来进行担保,并且规定凭遗嘱过户后三年或者五年不能交易,这样也可以为市民避免很多的麻烦。”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杨凯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国家创新示范区为何落户山东?6大高新区各怀绝技

    11.jpg

    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复同意设立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简称山东半岛创新示范区),省内6个成立时间最早、实力最雄厚的国家级高新区,将共同承担建设这一新区的使命。除国家级高新区外,我省目前还有8家省级高新区,分别位于东营、滨州、聊城、日照、菏泽...[详细]

    04-03 08-04山东商报
  • 最强春旱!多地水库蓄水历年最低 近期没有强降水

    11.jpg

    山东省水文局提供的水情信息显示,截至3月21日,全省大、中型水库及南四湖、东平湖蓄水总量30.87亿方,比历年同期少蓄16.05亿方,比去年同期少蓄0.81亿方。每天480万方长江水注入南四湖保生态  记者了解到,受2月中旬强降水影响,我省耕地整体墒情不错,个别地区出现轻旱。[详细]

    04-03 08-04齐鲁壹点
  • 3年连降!小长假首日济南10万人祭扫 没有预想中那么堵

    11.jpg

    济南交警介绍,2日除祭扫、踏青车流造成“短时间”拥堵外,全市交通情况整体平稳。济南一家知名旅行社工作人员介绍,清明假期,行程为1至2天的短途周边游线路成为市民的最佳选择。[详细]

    04-03 08-04济南时报
  • 生态安葬率为何只有20%?新观念、优服务需紧跟形势

    11.jpg

    生态安葬,也称绿色安葬,是指通过树葬、花坛葬、海葬等不占地或少占地的骨灰处理方式,实现土地资源合理使用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记者调查发现,由于观念难转变、服务跟不上等问题,我省不少地方生态安葬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详细]

    04-03 08-04大众日报
  • 【独立调查】我的驾考我做主——驾考改革这些年、那些事

    4月1日,公安部关于驾驶证申领和使用新规139号令开始实施。这部新规再次为想学会开车的人带来了改革的红利:自学直考、放宽残障人士报考限制、异地报考及换证、小型车取消夜考……驾考更加人性化。 [详细]

    04-03 11-04大众网
  • 新政:济南市民去大医院看小病将少报销10%

    济南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日前出台。今年5月底前,在章丘市、市中区开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全市分级诊疗工作。济南市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均纳入市分级诊疗管理体系。[详细]

    04-03 15-04新锐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