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艳
责任编辑:石慧
从今年6月1日起,国家针对童装的新的强制性标准将开始实施,其中,新增了多类化学成分的限量标准。服装当中的化学成分超标与否是如何检测出来的?14日,本报“生活实验室”栏目走进国家生态纺织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当天的实验室检测中,一家企业送检的童装面料可致癌性染料超标接近8倍。
面料检测有三个环节
14日,记者来到了位于深圳路上的国家生态纺织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整个检测服装,尤其是检测童装中是否含有超标的化学成分,其过程分为前处理和上机检测两部分,前处理环节主要是针对送检或抽检的服装面料进行取样,并经过层层的环节提取出样本的溶液,整个过程至少需要三四十分钟;上机检测则是把提取出的样本溶液用特定的仪器进行检测。”国家生态纺织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刘滨璐说。
记者注意到,前处理和上机检测分别在各自的实验室内完成。更为引人注意的是上机检测环节的实验室,这间60余平方米的实验室里一共排列着9台设备,也是服装面料纤维检测流程的必需设备。
“9台设备的总价超过800多万元。”刘滨璐副主任说。针对品牌服装面料的检测可能会包括小样检测、大样检测和成衣检测三个环节。
一克面料可全部检测
服装面料检测的环节复杂,尤其是前处理环节,技术人员至少要经过6个环节才能提取出样本溶液以供上机检测。但检测面料当中是否含有对人体有害的超标物质,仅需要一克的服装面料就可以。
14日上午,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的鲍军方博士正在对企业送检的一份童装面料进行前处理。而本次检测,主要是判断该童装面料当中含有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记者注意到,她先用剪刀裁下一小块面料,用仪器称量出1克后放进玻璃试管里,然后往试管里添加了适量的柠檬酸盐缓冲溶液。“接下来要把试管放到电热恒温震荡水槽里,在70℃的水温中存放30分钟,然后取出,在两分钟内冷却到室温,再添加连二钠亚硫酸钠溶液,最后过滤,取出需要的化学成分样本。”鲍军方说。
但取出的这部分样本,还要经过“旋蒸”环节,通过添加乙醚等进行萃取,最后才能取出1毫升左右的样本染料溶液供上机检测。
“说白了,前处理环节就是提供反应环境,通过添加还原剂的方式,从面料当中萃取出可供上机检测的染料样本溶液。”刘滨璐副主任说,整个前处理环节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
送检致癌染料超八倍
10点半左右,鲍军方博士把萃取出的样本溶液放到了检测仪器上。机器在经过三分钟左右的预热后开始启动。
“国家针对童装的强制性标准将在今年的6月1日开始实施,其中,包括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重金属等类化学成分的含量都有限量标准。”刘滨璐副主任说。
相比前处理环节,上机检测的时间要短得多,半个小时就可以完成检测。11时,面料的上机检测结果已经显示在电脑的屏幕上。
“检测结果显示,样本溶液的3.3二甲氧基联苯胺的含量是178.90732mg/kg,大大超出了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含量。”刘滨璐说。
据介绍,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一共包括24种,当天面料当中检测出的3.3二甲氧基联苯胺是其中的一种。依据国家新出台的童装新国标强制性标准,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含量要低于20mg/kg。这意味着,当天检测的童装面料该项致癌染料的含量超标了近8倍,这种面料是绝对不能用于制作童装的。
进口品牌童装也曾检出致癌物
即将于6月1日执行的童装强制性标准,对童装的安全性能进行了全面规范。其中,化学安全方面,增加了6种增塑剂和铅、镉2种重金属的限量要求。
“其中,偶氮染料是合成染料中品种最多的一类,广泛应用于多种天然和合成纤维的染色和印花,在还原条件下可分解出禁用芳香胺,释放致癌物质,对人体造成很大伤害。”刘滨璐副主任说。
而就在今年的2月25日,山东检验检疫局在青岛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称,1月24日山东烟台检验检疫局在一批164件(82套),货值235.17美元的(印度尼西亚)进口“UniFriend”品牌童装检测中,发现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2,4—二氨基甲苯)检出值为27mg/kg、64mg/kg,超出我国强制性标准中20mg/kg限量的规定,并依法对上述童装作了退运处理。
文/记者 王爱科
初审编辑:张艳
责任编辑:石慧
3·15前夕,济南市消协、山东省消协等全国范围内43家消费维权单位联合发布了《“打击网络欺诈 确保消费安全”分析报告》。分析报告显示,随着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升,诈骗分子设计的中奖金额也水涨船高,相比去年10万左右的中奖金额,今年骗子已经把中奖金额提高了50%。[详细]
李先生:我现在租住在济南市石桥小区,3月13日早晨,我出门上班,女朋友身体不适在家中休息。” 对于不能退钱的说法,王女士表示,通过百度外卖订餐的话,李先生的钱还在百度外卖的后台,他们每周结算一次。[详细]
为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减轻负担、完善教育脱贫,山东省日前提出,将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补助力度,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实行资助全覆盖。[详细]
据介绍,在受理的商品大类投诉中,家用电子电器类、交通工具类、服装鞋帽类投诉量仍居前列,其中家用电子电器类投诉6856件,占比30%。主要问题是商品质量存在瑕疵,导致各种故障频出;维修点管理混乱,价格不透明;“三包”规定难以落实,出现质量等问题需要维修或退换货时,...[详细]
没有一粒果肉,只用阿斯巴甜、山梨酸甲、柠檬酸、甜蜜素等十几种添加剂就能调制出来口感醇厚的“名牌果汁”。民警在李某“明泉饮料厂”中查获的送货单上显示,这样经过包装的劣质果汁,最多时每天能销售数百箱。[详细]
2015年6月1日,青岛公安网警作为全国首批“网警执法巡查”单位,实行24小时网上公开巡查。截至目前共查处网上传播谣言案件9起,依法处理12人,其中刑事拘留1人,治安处罚4人,教育训诫7人,20多个传播谣言的网络账号被依法关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