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正当时 春风画里游

2016-03-10 00:28:45 来源: 大众日报 作者: 卞文超

唐代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新晴草色绿温暾,山雪初消渐出浑。今日踏青归校晚,传声留著望春门。”

唐人王建的一首诗,两笔勾勒出古人春游即景。眼之所见,心之所盼,古人御寒措施有限,经过一个冬天闭户,春天出游的心情较之今人,欣然中更带有几分急切。

从传世的名篇,到定格的丹青,踏青时的惬意欢畅,被历代描摹歌颂,渗透进对人生的思考。春光不可辜负,传统中国因时而动的节奏尽在此间。

先秦真性情

沐浴咏舞而归

踏青在中华文明中历史悠久,可追溯至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

《尚书·大传》曰:“春,出也,万物之出也。”在西周,万物萌动之时,迎春郊游于野外成为礼制。据《礼记·月令》载:“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至,以迎春东郊。”

至春秋战国,齐国和鲁国四季分明,皆有春日出游的习俗。史籍留下文字,体现春游时人们的所思所想。

《管子·小问》载,桓公放春三月观于野。齐桓公春游,三月天在田野观赏。霸业既成,齐桓公和管子等人在春天田野上发生了一场对话。

桓公说:什么东西可以比作君子之德呢?君臣身处田野之上,由眼前景物想象开来。桓公发问,管仲接招:禾苗!因为禾苗在年少时,柔顺得像个孺子;到壮年,庄重得像一个士人;到成熟时,和悦地愈来愈俯首向根,多么像个君子。天下有了它就安定,没有它就危险。禾苗可以和君子之德相比了。如此圆满的答案,桓公欣然点赞:善!

更加著名的春游图景,出自《论语·先进》。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解读,这一幕凸显了孔夫子极具性情的一面,孔夫子决非人们想象中那么刻板。

孔子和弟子们探讨人生的志向,众弟子各有所答。曾皙的回答,让人耳目一新:“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学者于丹曾这样翻译这段:到了阴历的三月,穿上新做的春装,在这个大地开化,万物复苏的季节,陪同几个成年的朋友,再带上一批孩子,大家一起去刚刚开冻的沂水中,把自己洗涤得干干净净。然后到沂水旁边的舞雩台上,沐着春风,把自己融汇进去,与天地在一起,共同迎来一个蓬勃的时刻,让自己有一场心灵的仪式。这个仪式完成后,大家就高高兴兴唱着歌回去了。

关于人生的志向,孔子听了多个弟子不同版本的答案,他只赞同曾皙一人,感慨地说:我和他的观点是一样的!

春游背后的人生志向是,无忧无虑,充分的、诗一般的身心自由。

盛唐闲适意

仕女骑马游春

侯孝贤执导的电影《聂隐娘》,取材于唐传奇故事,似一幅古人生活画卷,映照出唐人起居风景。其中“上巳日的游宴”这场戏里,反映出两个生活习俗,一是沐浴,二是游春。

采访影片美术指导黄文英时,她解析画面的审美情趣,引发有关盛唐的无限想象。公主一行人骑着马,悠悠荡荡穿过绿径林间,在明媚的风光中,徐行游赏。这天正是上巳日,阴历三月中的节日。古人在这天,于河曲水边进行除灾祛邪的仪式,沐浴祓禊,逐渐演变为踏青游赏。

上巳日成为固定的节日,可以溯源至春秋战国。据《韩诗》:“三月桃花水之时,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于溱洧两水之上,执兰招魂续魄,拂除不祥。”沐浴清洁,临水手执兰花,这个节日所行仪式的天然美好,备受后世仕女青睐。

唐人对踏青的热衷,从农历正月十五至清明节,二三月里皆有踏青活动。

《开元天宝遗事》载:“都人仕女,每至正月半,各乘车跨马,供帐子园圃或郊野中,为探舂之宴。”另《旧唐书》记载,唐代宗曾在农历二月初二,前往郊外踏青:“大历二年二月壬午,(代宗)幸昆明池踏青。”李淖在《秦中岁时记》记载:“唐上巳日,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曰踏青。”

孟浩然有诗:“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杜甫有诗:“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唐代郊外踏青活动的盛行,由此可见一斑。踏青是唐诗中常见题材,全唐诗题目中出现“上巳”和“三月三日”的诗作,粗略统计有八十多首。

今天的电影《聂隐娘》,在银幕上再造了一幕活动的唐人踏青图。和煦春日的郊野景致,行进中众人的衣着色彩,两者相映成趣,呈现一片温暖、祥和、富裕的氛围。黄文英是台湾著名美术设计师,她说,这一幕队列设置和色彩搭配,灵感汲取自传世名画《虢国夫人游春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是公元752年(天宝十一年),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的画面。虢国夫人是杨贵妃的二姐,受唐玄宗加封,生活奢适。画面呈现了一个行进中的行列,人马疏密有度,从头至尾,充满了舒情闲适,勃勃生气,流动而富有音乐感。

《虢国夫人游春图》现存为宋摹本,原作已佚,摹本犹存盛唐风貌。盛唐是唐朝人物画的高潮期。画家张萱擅画宫廷生活,下笔精到。画面中,虢国夫人身着红裙,青袄,白巾,配绿鞍,骑鞍上金缕银丝精细的绣织,十分富丽。夫人的体态雍容,脸庞丰润,有杜甫《丽人行》诗韵:“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虢国夫人游春图》题为“游春”而不画春,用“绣罗衣裳照暮春”的手法切题。从仕女到从监,穿的都是轻薄鲜丽的春衫,线条挺劲流畅。色彩桃红嫩绿相互辉映,加上人物轻松的神态,精心装饰的骏马举步轻缓,春天的气息透过画面穿越而来。

明清人家乐

弹琴饮酒放风筝

到了明代,同样擅长宫廷画的画家仇英,绘长卷《汉宫春晓图》,被称为中国重彩仕女第一长卷。长卷借皇家园林殿宇之盛,勾勒秀劲,设色妍雅,以极其华丽的笔墨表现宫中嫔妃春季的日常生活。

相比这幅长卷,仇英的另一幅作品《春游晚归图》更有士族文人之乐。暮色苍茫中,主仆四人春季郊游罢高兴而归。一仆先至家门正在扣门,主人骑在马上,其后有童仆二人跟随,一童担着酒坛和书箱,另一童携琴回头,似乎二童正在交谈,人物神情动态栩栩如生。

山东青年画家姚朋魁解读了画中妙笔。《春游晚归图》前景坡石用小斧劈皴法表现,用笔干净利落。石侧一株盘曲苍劲的梅花点明了当时初春的时节。门侧之柳用宋代院体工稳之笔绘出,郁郁葱葱。主人公的院落便隐现在这一片嫩绿之中,含蓄而悠远。远处之山寥寥几笔,用淡墨平涂而出,山下暮色霭霭,意境幽远静寂。

今天有句网络流行语“城会玩”,调侃“城里人真会玩”。翻开古籍,看看古画,读读古诗,才知道古代人才是真会玩。从传世画作可以看出,明代文人春游,随身携带的“装备”包括酒、书、琴、茶等。至于平民百姓,最普遍的春游必备品当属风筝。

潍坊历来是著名风筝产地,明代就已在民间出现扎制风筝的艺人。《潍县志》记载:“清明,小儿女作纸鸢,秋千之戏,纸鸢其制不一,于鹤、燕、蝶、蝉各类之外,兼作种种人物,无不惟妙惟肖,奇巧百出。” 

清代,随着放风筝习俗的流行,风筝艺术亦达到鼎盛阶段。道光年间,郭麟吟清明的一首竹枝词描绘道:“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争上白浪河,纸鸢儿子秋千女,乱比新来春燕多。”郑板桥有诗曰:“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飞彩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天津杨柳青有《十美放风筝》年画,德州民间则有《十美放风筝》民歌,唱和之间,百姓同乐的春日画卷热闹铺开。清末,潍坊形成了固定的风筝市场,许多地方的商贾都来潍坊购买风筝,一时间花样翻新招主顾,双双蝴蝶鸢成行。

风筝取材方便,造型可精致高超,亦可简易拙朴,从制作到赏玩,不受限于门第贫富。《红楼梦》第七十回,众人放风筝,林黛玉和贾宝玉同放美人风筝,放得意味深长。

在整个放风筝的过程中,一直贯穿着一个主题,那就是放晦气。黛玉笑道:“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李纨也说:“放风筝图的是这一乐,所以又说放晦气,你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了。”

可见,彼时放风筝的民俗寓意中有消灾祛难的愿望。当紫鹃要去拾断了线的无主风筝时,探春又劝阻:“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忌讳?”意思是,不能去拾别人掉落的风筝,以免沾上别人的晦气。

有人在放风筝时,把所有的烦恼写在纸上,让它随风筝飞上蓝天,如此象征今天看来也是绝妙的内心暗示,让一切烦恼随风而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超千亿!纳入京津冀“朋友圈” 德州滨州获大拨红包

    11.jpg

    记者从德州、滨州两市发改委获悉,截至目前,两地已与京津冀地区签约、引进投资项目119个,总投资额已超过1400亿元。在“绿色”成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以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环保”已成为德州、滨州两地产业承接的第一道门槛。[详细]

    03-09 08-03齐鲁壹点
  • 爸爸去哪儿了?山东家庭九成娃多是妈妈带!重养轻教

    11.jpg

    8日,山东省妇联对外发布我省早期家庭教育现状调研成果。结果显示,0-3岁的婴幼儿缺父爱,与52.2%的母亲每天陪孩子玩耍4小时以上相比,父亲比例仅有9.8%。对家长期望的带养方式的调查中发现,76.4%的家长期望孩子由父母自己带养,仅有6.57%的家长期望由祖辈带养儿童。[详细]

    03-09 10-03齐鲁壹点
  • 驱霾另辟蹊径:引风来 济南市区形成3条通风廊道

    11.jpg

    “5条宽度500米以上的一级通风廊道”、“多条宽度80米以上的二级通风廊道”……近日,北京将打造城市通风廊道治霾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在济南,早在去年5月份,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涛在主持召开雾霾治理工作专题会议时,就提出“通过城市风道来吹走雾霾”的新思...[详细]

    03-09 07-03济南日报
  • 11所高校密集发布自招简章 测试都选同一周末

    11.jpg

    在2016年的高校自招简章中,已经有高校明确限报,比如北京邮电大学要求考生报考院校最多3所。北京交通大学的规定为:对于现就读中学和高考报名中学不是同一个学校的学生,报名系统中中学请选择高考报名中学。[详细]

    03-09 07-03半岛都市报
  • 弄啥咧?济南一整形医院1.3万割双眼皮竟刷10万

    11.jpg

    “花13000元割双眼皮并送玻尿酸大礼包,本以为很实惠,做完却花了10万。至于价目表中韩式微创重睑9200元与交款单中韩式微创重睑18800元无法对应一致,医院负责人解释,18800元包括韩式微创重睑(9200元)与提肌缩短术(9600元)两个手术,“韩式微创重睑手术必须与...[详细]

    03-09 08-03齐鲁壹点
  • 传济南或探索“家庭限购限牌” 交警:没考虑过

    近日,有消息称山东济南或将探索以家庭为单位实施限购限牌措施。相关交通规划专家认为,济南治堵需要“两条腿”走路,在提高私家车的出行成本、去除机动车“存量”的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方便市民出行。[详细]

    03-09 17-03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