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system
他嗜书如命,过目成诵,对《易经》《春秋》烂熟于胸。
他推崇儒学,崇拜李白、贺知章,是元代有名的大臣。
他嗜酒如命,酒后无视礼法,“笑谈不为礼法窘”。
这个有故事、有个性的人,名叫曹元用,祖籍阳谷阿城,后迁居汶上。
他就是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我们身边的历史人物”。
阳谷元代大臣曹元用:一介文人很斯文,一个酒鬼 很豪爽
1974年秋,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桐庄乡石林村西的农田里,村民掘出墓志两合,经过考古专家鉴定,这是元代通奉大夫曹元用及其夫人郭氏的墓志。
时隔八年,当地群众再次在这里发现积炭,墓顶暴露出土。1982年5月,当地文物部门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墓主人曹元用(1268年—1330年),字子贞,祖籍阳谷阿城,后迁居汶上。曹元用是元代有名的大臣,与清河元明善、济南张养浩并称为“三俊”。
曹元用小时候就嗜书如命,过目成诵,对《易经》《春秋》烂熟于胸。后来担任镇江路儒学正,在大都时为翰林学士承旨阎复所赏识,任御史台掾史。延祐六年(1319年),为太常礼仪院经历。
元文宗天历二年(1330年)去世,赠正奉大夫、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东平郡公,谥“文献”。有诗文集40卷,名《超然集》。
曹元用推崇儒学,崇拜李白、贺知章。但是,他喝酒之后,又无视礼法,“笑谈不为礼法窘”,甚至在很多场合表现出了玩世不恭的个性。他嗜酒如命,还常言“喝酒能长命百岁”来自我安慰。
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曹元用的故事,下面一起来了解这位推崇儒学、果断刚毅的阳谷老乡。
酷爱读书、嗜酒如命
是李白贺知章的粉丝
曹元用祖籍阿城,后迁居汶上。他是一个性格豁达,又有学识的人,从小就爱读书,能够过目不忘,并且,到了痴迷的地步,经常通宵达旦地看书。父亲看到他如此痴迷,生怕走火入魔,就劝阻他。已经走入书本里的曹元用哪能自拔,为了不让父亲发现,他用衣裳遮住窗子,在屋里偷偷看。用现在的话说,这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学霸类型的。
成年后,曹元用游于京师,也就像现在的“北漂”。当时的翰林承旨阎复正在为朝廷招纳人才。阎复见到很多各地来的士子,但很少有能入他法眼的。
阎复见到曹元用,将自己所写的文章给他看。不料想,曹元用毫不客气地指出文章中的毛病,让阎复心服口服。也因此,阎复认为曹元用是个奇才,推荐其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
后来,御史台聘曹元用为属官。虽然,曹元用不曾学过如何办理公务,但对一些事情有明确的判断,御史台的属吏们反而要向他请教。几年间,曹元用就在京城混出了头,再后来,他转为中书省右司的属员,与清河的元明善、济南的张养浩,并称为“三俊”。
泰定三年(1326年),因为曹元用诗文卓著,奉旨参与编修仁宗、英宗两朝的《实录》,编纂朝廷颁布的法令集《大元通志》,并且,把《贞观政要》翻译成蒙古语。文宗时,曹元用草拟的诏文备受文宗赞赏,获赐金织文锦。
作为一名诗人,曹元用对唐代诗人李白、贺知章崇拜有加,对他们的“谪仙”风骨更是向往。曹元用是一个纯粹的文人,他读了不少诗书,但是,他嗜酒如命,酒后,什么礼教、权贵,统统置之度外,恨不得召集全天下的仁人志士凑到一起,喝个痛快。
“尽把西湖酿美酒,三万六千从此数。”你看曹元用这气魄,够大吧!如果放到现在,肯定有人会叫他:酒鬼。对于喝酒,曹元用有自己的逻辑:多喝好酒,才能长命百岁。也正是这种逻辑,让他信心满满地放开肠胃,大喝特喝。
推崇用儒家思想治国
是元代著名的思想家
曹元用精于儒学,是元代著名的思想家。他从小生活的故土,离孔子老家不远,一百多公里的路程,这里也正是受到儒学影响甚重的地区。
从小在这种氛围里长大的曹元用,推崇用儒家思想来治理国家。他是这么说的:“孔子之教,非帝王之政不能及远;帝王之政,非孔子之教不能善俗。教之不能远,无损于道;政之不能善俗,必危其国”。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后来,曹元用被授任应奉翰林文字,又转任礼部主事。
元代是蒙古族的朝代,相对中原地区,受礼教影响较小,因此,当时皇后死后,还是称其名,没有谥号。曹元用认为:“皇后为天下之母,岂可直接称其名,应加上美好的称号,以发扬其美德。”。曹元用的这一主张被元朝统治者采纳,他也因此被授翰林待制,又升为直学士。后来,曹元用改任尚书省右司都事,转为员外郎。废除尚书省后,他退居任城,也就是现在的济宁。曹元用在任城居住了很久,齐、鲁等地的士人经常到他的家里求学。
退居任城后,又奉旨担任太常礼仪,他改革了礼乐制度,制订了祭祀活动中的一些制度。延佑七年(1320年),仁宗皇帝驾崩,因为太庙九室已满,没有地方安置仁宗,只好在武宗的墓前搭建彩棚,将仁宗的灵柩暂时停放,为此,英宗皇帝在上京召集礼官商议。礼官们各陈己见,曹元用的建言总是让皇帝容易接受。曹元用说:“古者宗庙有寝有室,宜以今室为寝,当更营大殿之前,为十五室”,受到英宗的嘉许。
文宗二年(1329年),年过花甲的曹元用再次奉旨完成了维护封建礼法思想的最后壮举,替皇帝到离任城有几十里路的曲阜,祭祀孔子。回到任城后,曹元用把孔子像和代祀记呈献给文宗皇帝,受到文宗皇帝的赞许。
科举取士是唐宋时期选拔官吏和加强统治的有效手段,来自游牧民族的元朝统治者并没有这样的思想,甚至还停留在马背上的思维中。直到延佑年间,才开始通过科举选拔士人。但是,到了泰定年间,有人倡议废除科举,作为受儒学影响深厚的曹元用站出来反驳:“国家文治,正在于此,胡可罢也”。从而,让科举制度在元朝艰难地保留了下来。
慧眼如炬果断刚毅
面对叛军大义凛然
曹元用是一个性格谦和的文人,但是,他也有耿直刚毅的一面。在史书上,他慧眼如炬、果断刚毅是亮丽的一笔。
话说元英宗继位后,尊崇儒学,重用汉族知识分子,并想通过改革完成一番事业。不过,改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历朝历代,改革总是遭到阻力。英宗推行的改革措施触犯到部分蒙古贵族的利益,因此,遭到极力反对。
反对派以御史大夫铁失为首,他勾结了很多权臣和诸王亲贵,与英宗的斗争从背后逐渐拿上了桌面。至治三年(1323年)秋,在上都南坡刺杀了英宗,史称“铁失之变”。
刺杀英宗后,赤斤铁木儿迅速攻进京城,收缴官印,让翰林院学士随叛军北上。一些骨头软的,面对叛军个个噤若寒蝉,哪敢反抗。只有曹元用公然唱反调:“此非常之变,吾宁死,不可屈从也”,以此表明他对改革的态度。不久,政变失败,时人都称赞曹元用有先见之明。
泰定三年夏,发生了“日食、地震、星变”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灾害。面对天灾,文宗皇帝召集大臣商议对策。曹元用提出,应该抚恤灾民,节俭财力,减少劳民伤财的各种建设。这一建议得到皇帝的赞许。
当时,曹元用这种修德明政的思想,对于安抚民众,维护元朝统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至顺元年(1330年),曹元用走完了62年的人生。他去世后,皇帝哀悼很长时间,告诉侍臣:“曹元用尽忠竭力,现在死了,应当赐赙钞五千缗(一千文)。”又追封为政奉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东平郡公,谥号文献。目前,济宁市太白楼、曲阜孔庙、邹城孟庙,存其撰文碑。(聊城新闻网)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system
记者从今天召开的济南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日,济南再次上调公积金贷款额度:两人及以上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家庭在市内六区购买自住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最高可贷额度由60万元提高至70万元(在章丘、平阴、济阳、商河四县市购买自住住房的,申请住...[详细]
记者获悉,我省今年将完成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的一半任务,今年入学的中职新生将实施“文化素质+专业技能”考试,同时开展省属本科高校应用型特色高校建设试点。在中职学生的培养上,我省将完善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模式,增加30个试点专业。[详细]
2日凌晨,福布斯发布全球富豪榜,60岁的微软巨头比尔·盖茨以750亿美元资产再次蝉联福布斯富豪榜榜首。在这份榜单上,山东共有8人入选,滨州魏桥集团的张士平排名最为靠前,身家35亿美元,排全球第453位。[详细]
而根据济南市气象台预报,这个周末先来股冷空气试探一下,气温下降10℃,然后又回升;下周寒潮到来才会动真格的,累计降温幅度近20℃。去年3月31日的最高气温到了26.8℃,4月1日大风降温,气温断崖式暴跌,白天最高气温7℃,14点只有4 . 6℃,一天的降幅达到20℃以上。[详细]
幼儿园收费牵动所有家长的心。据有关部门公布数据显示,公办园现行保教费收费标准偏低,生均成本倒挂,园区经营面临困难。记者从物价部门了解到,公办幼儿园保教费不在价格听证目录,所以收费标准是涨是降,不会召开听证会。[详细]
3月1日,济南市反家暴庇护所在济南市救助管理站挂牌启用。” 陈晓黎解释说,受庇护人办理入住后,庇护所可以根据受庇护人的要求,协调相关部门为庇护妇女提供心理疏导、婚姻家庭关系调适、法律咨询服务和法律援助等相关服务。陈晓黎说,从庇护时间和出入制度上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