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艳
责任编辑:高娜
“舅舅,我们建个群,您给我们发红包呗!”大年初二,舅舅家甚是热闹,午饭过后,家人围坐在沙发上开始了“红包大战”。在10个人的微信群里,一家人的“手气”都不错,分分钟把红包收入囊中。
过年期间,微信红包满天飞,记者发现,在移动互联网相对落后的农村,“抢红包”已成为一种新的娱乐方式。
在村里,抢红包已不是年轻人的专利
目不转睛地盯着各种群,就怕出来个红包,自己错过好几亿;遇到“将某链接群发好友或发n个群”就能领红包,不管真假,先转发出去;吃完饭第一时间到群里喊一声“开始抢红包了”;除夕晚上不停地摇一摇、咻一咻,不管到谁家都是一名低头族……在农村,这已成为大多数年轻人的一种生活状态。
春节期间,记者发现,亲朋好友拜年时聚在一起抢红包已成为一种“新常态”。三五亲朋临时组建一个亲友微信群,手气最佳亦或手气最差者依次接龙,众人一起抢,气氛热烈。每次发红包,有人可以抢到几元、几十元,有的人则只抢到几角钱,甚至几分钱。虽然不时有人会抱怨网络速度太慢、手机反应迟钝,没抢到大红包,但是每个人都很开心。
另外,“抢红包”已不再是80后、90后的“专利”,不少中老年人也加入了“红包大战”。三姨和舅舅都已是年过半百的人,与黄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他们现在已是智能手机在手、抢发红包的高手,时不时在群里斩获手气最佳。
“微信设定了每次每人抢红包的最高限额为200元,绝对数额不算高,因此抢红包抢多少钱对大家来说并不是重要的,大家在意的应该是相聚在一起交流的乐趣。”三姨表示,以前农村春节期间大家娱乐的形式只有打麻将、斗地主、打纸牌等形式,微信红包横空而出,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
据腾讯科技提供的数据,仅猴年除夕,微信红包收发总量就达80.8亿个,共有4.2亿人收发红包。由此可见,这4亿多人中,来自农村的已越来越多。
现如今,村里几乎户户都有WiFi
“不用密码也没事,现在左邻右舍都有WiFi没人会蹭网的。”大年初一到三叔家拜年发现他家的WiFi没有密码,问起缘由,三叔这样说道。
从全村只有几台电脑到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电脑,从有线网络到无线路由器,近几年,村里凡是有年轻人在家的,几乎都安了无线网。“一年也就六七百元钱,大家都安得起,看电视,玩手机也都方便。”三叔告诉记者,现在村里串门,进门第一句话就是问WiFi密码是啥,为了方便他干脆取消了密码。
过年期间,记者发现,WiFi无线上网已成为村民的生活必需品,除了家里只有老人住的家庭外,其他家庭几乎都有WiFi。而为了方便过年期间的亲朋走访,不少人临时删除了家里设置的WiFi密码。
大年初二,刚到舅舅家时,记者的手机里便不停地发出信息推送的声音,掏出手机一看,居然显示好几个可用的WiFi信号。
“在济南,即使搜到了无线网络,通常还会因为没有密码而烦恼,没想到咱家乡现在也这么洋气,有WiFi信号还不用密码。”记者告诉舅舅。
“搜到WiFi信号并不稀奇,你搜到的不止一个吧,我们这儿左邻右舍都把密码删了,就是方便过年来客人时大家方便用。”舅舅告诉记者,既使密码不删除,他也知道邻居家的密码。
过大年,切莫让“红包”冲淡了团圆本意
回老家过年喜庆而又快乐,家乡浓浓的年味和难以割舍的亲情是最让人魂牵梦萦的。虽然现在过年老家仍是鞭炮声不断,但总有一些与
初审编辑:张艳
责任编辑:高娜
记者从山东高速交警总队获悉,受春节返城高峰影响,省内高速公路多处压车严重,加之降水、大雾天气被迫封闭部分高速入口,今天的山东高速交通将面临不小的考验。 [详细]
相对而言我更相信这是一位世外高人,思想不同于我等俗人而被误认为是智障。@安拉呼唤操羊吧:十分佩服,然后请强拆谢谢。@菜刀笑剑钝:可怕 看起来是木支架土夯成的……安全性可太成问题了。[详细]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报道,在浪潮抓取到的各类“年俗”关键词中,山东人谈论热度最高的前10名是“压岁钱、年夜饭、烟花、拜年、大扫除、走亲戚、贴春联、祈福、庙会/灯会、放鞭炮”。[详细]
春节过后,为生计,人们不得不再次离开家乡外出打拼,三六九往外走,这几天也成为历年春运的返程高峰日。晚上6:50左右,从淄博站乘坐G200次列车前往北京的旅客张先生,候车时,长跪在前来送行的父母面前,痛哭流涕,并因此错过车。[详细]
今天早晨,山东部分地区迎来了雨雪天气,高速路口出现了出行的小高峰,进出城车辆增多。除了自驾之外,济南火车站、济南长途汽车总站的客流量都比较大。 [详细]
2月7日中午,母亲拿出从湖北老家带来的各种特色佐料,以及亲自晾晒好的干菠菜、干香椿芽,制作了几碗湖北襄阳风味的梅菜扣肉。” 身处芙蓉街的母亲嗅觉灵敏,并没有被特色小吃冲昏头脑,她“熟门熟路”地说:“这里农村老家的那种柴火味儿好浓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