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舆来了(45)“贫困生请领导吃饭”20人被处分 采访媒体被摆平

2016-02-01 17:35:00来源:大众网作者:

  “贫困生请领导吃饭”20人被处分  采访媒体被“摆平”

  前阵子,安徽宿州一小学举行贫困生结对捐资仪式,令人没想到的是,30名受捐学生,还没拿到每人1200元捐助款的时候,就被要求交200元钱,用来请领导吃饭,同时被警告说,“不交钱就要取消受捐资格”。目前,当地市区两级共有20名相关责任人被处理,区教体局长和校长被撤职。

  这件事中最奇葩的方面在于,除了受捐学校、捐赠银行以及相关政府官员,不少媒体的记者也被卷到事中。原来,首先将这件事曝光的《安徽商报》记者,所发稿件竟然并不是亲自采写,而是《市场星报》一位记者所提供的。调查人员发现,《市场星报》有两位记者参与了这件事的采访,最后竟因为当地教育局纪委书记从中“协调”,以学校主管单位投放广告的方式,阻止了这一事件的曝光。

  作为主管部门,出了问题不想着如何去调查、解决,反而绞尽脑汁的考虑着怎么花钱去“灭火”、去“摆平”,这样的官员,如何称得上老百姓的“父母官”?同样,面对利益诱惑,就置职业道德于不顾,对政府部门的所作所为视而不见,这样的媒体,又怎么担当得起“无冕之王”这一称号?

  禁止复婚再婚办酒席,政府管得也太宽了

  最近,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发布的一份红头文件《凤冈县规范操办酒席管理办法》,引发当地热议。文件明确提出“复婚不准操办酒席;双方均为再婚的不准操办酒席”。而其适用对象,包括凤冈县辖区内的所有城乡居民。

  在反“四风”背景下,地方政府出台“规范操办酒席管理办法”情有可原。不过我们仔细阅读会发现,这份“规范”里所面向的对象,并不是我们熟悉的“国家公职人员”、或者说“党员领导干部”,而是延伸至“凤冈县辖区内的所有城乡居民”。凤冈纪委工作人员表示,之所以这么规定,是因为当地滥办宴席的现象十分普遍,所以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这样的政策。

  闹了半天,原来是政府好心,替大家伙省钱啊?但大洋我想不明白了,操办奢靡酒席,固然是一种不良风气,但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复婚操办酒席图个自己乐呵,既没有涉及公共利益,有没有侵犯他人合法利益,选择怎么办难道不应该属于个人自由、权利自主吗?也难怪网友们说,这当地政府的手伸的也太长了!

  记者疑遭“钓鱼执法”,甘肃省检察院已介入调查

  上周,甘肃三家报社驻武威市记者站的三名失联记者事件一波三折。1月初,《兰州晨报》《兰州晚报》和《西部商报》驻武威的三名记者先后失联。1月25日,凉州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决定,三家报社的三名记者涉嫌敲诈勒索罪,分别被批捕、移送起诉、继续侦查。

  28日晚,有媒体报道兰州晨报发表一封近5000字的公开信,质疑当地涉嫌钓鱼执法。公开信称,案发之前,被捕的记者张永生在当地从事正常的新闻报道,但其报道内容,被当地有关部门视为“负面报道”受到不同程度的阻挠和威胁。同时,案情存在诸多疑点,信息显示,张永生被两次更换罪名:1月7日的罪名是涉嫌嫖娼而被拘;一周后的1月14日,以涉嫌敲诈勒索刑事拘留。这些都加深了当地公安是否存在“钓鱼执法”的疑问。令人意料不到的是,29日凌晨,兰州晨报连夜声明称公开信并非报社所发,但30日,又承认确系该报所写,之所以否认是既想在网上闹出点动静又不想承压。

  大洋就想不明白了,如果记者确系被钓鱼执法,报社理应维护记者的合法权益,这发了公开信又否认,不是让当事记者寒心吗?报社的公信力又何在?如果这三名记者真的存在违法现象,那么就应当依法处置。但是同时也建议,当地执法部门面对网友如此之多的疑问时,也能够保持雷厉风行的作风,及时、公开、公正的处理此案,用实际行动而不是逃避来消除“钓鱼执法”、“打击报复”的质疑。目前,甘肃省检察院已经介入此事的调查,我们希望审查结果能够及时向社会公布。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云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