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寒假啦!这些儿童意外伤害真要命

2016-01-27 08:41:00来源:济南日报作者:

  世界儿童安全联盟公布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意外伤害是造成儿童死亡和伤残的首要原因,每天有2000多名儿童死于非故意或意外伤害。随着中小学陆续放寒假,家长们要注意防范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呛出来的意外

  “意想不到的东西,只要入了孩子的嘴,就有可能卡在气道里发生意外。”帮助很多孩子化险为夷的湖南省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张新萍总结,异物伤害是儿童意外伤害事件中发生率最高的,占42.03%,且其中64.44%左右都是男孩,尤其是三岁以下孩子,非常多见。

  有时呛进去的东西比较小,当时没啥感觉,但卡在里面孩子不舒服,总是咳嗽,几个月都不好。最后辗转做了很多检查,才找出元凶。

  跌出来的意外

  顽皮的孩子经常跑动、爬高跳低,很容易摔伤。全球儿童安全网络在2008年公布的儿童意外伤害调查显示,仅在北京,每10万儿童中,儿童跌伤的人数即高达6000人。城市儿童跌落的发生几率高达36%。对此,湖南省儿童医院副院长肖政辉分析,儿童生性活泼好动,喜欢攀高、爬树、滑楼梯扶手、翻围墙、爬窗台或凉台的护栏、从高处向下跳等等,这些都易于发生摔伤或跌落伤,尤其是男孩。在发生时间上,也有一些共性。在家里最容易摔伤的时间是吃饭前后。

  玩出来的意外

  肖政辉总结,儿童意外伤害,有个鲜明的年龄分水岭,以三岁为界,三岁以下多是异物伤及摔伤,而三岁以上的孩子,溺水、跌落伤的情况发生的更多。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学院桑标教授便是通过让孩子适度体验“危险”的方法来教导其辨别危险。两岁多时,桑教授的儿子对热水瓶发生了兴趣,桑教授便指着热水瓶口告诉孩子,“烫,会疼,危险”。然后打开热水瓶的盖子,拉着儿子的小手,在热气的地方停留感受了一下。“给孩子一个满足好奇心的机会,在成人控制的范围内适度体验危险,也是一种有效的安全教育方式,同时也能提高孩子应对危险的能力。”捂出来的意外

  “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冻着。”家长对孩子百般照料都不觉过分,但有时真会过犹不及适得其反,比如,越是盖很多被子怕宝宝着凉,却越捂出了大隐患。在宝宝发烧感冒时,家长错误的认为捂热出汗退烧,殊不知这是极大的误区,最容易引发捂热综合征。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把孩子的衣服略微解开,让宝宝充分散热。很多人认为宝宝发烧时不能洗澡,洗澡容易着凉。其实孩子发烧了洗热水澡更有利于散热。

初审编辑:王晓亮

责任编辑:刘美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