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下除疾

2016-01-26 11:41:16来源:济南日报作者:邱天

古人云:“宝剑锋从(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近20年的发展,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不断壮大,创伤显微外科成为山东省的重点学科,这是一所医院发展的荣耀,尤其对肝胆胰肿瘤及胆石症,门脉高压症、胃癌,结直肠癌根治术、局麻下疝无张力修补术及周围血管疾病治疗,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近日,记者走进市三院普外科,领略济南“东大门”具有区域性“龙头”地位科室的特色诊疗技术。

成功抢救出血量达10300毫升的患者

赵女士安静地躺在病床上,如今她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很难想象,不久前,她曾躺在手术室,汩汩淌了10300毫升的血。

那天,休班的普外科主任张始业突然接到医院电话,说一位中年女性患者情况危急,让他抓紧时间回医院。“你们找找哪里有血块,出血点就在附近,先压上垫子,压紧之后给她输血。”放下电话,张始业以最快的速度往医院赶。这一幕,在他从医20多年的生活中,不知道上演了多少次。赶到手术室,一股浓重的血腥味扑面而来,患者病情似乎比想象中还要重一些,血色素已经检测不到了。

患者赵女士今年45岁,前一天晚上开始肚子疼,撑到第二天到医院挂了急诊。值班医生看其脸色苍白、血压偏低,便怀疑是外科急症。考虑没有外伤,怀疑为宫外孕、卵巢破裂,便推荐她去妇产科门诊。不料,赵女士刚到妇产科,血压就降到了80/60mmHg,进入休克状态。

值班医生判断患者有内出血,果断决定将其送往手术室。剖腹探查发现,患者满肚子都是血,而子宫及其附件并没有什么异常。一时找不到出血点,于是张始业便被叫了回来。果然,张始业关于出血点位置的判断是正确的。不到2分钟,张始业就发现患者在距离脾门2厘米左右处有一条动脉在往外喷血,周围全是坏死组织,附近的胰腺尾部也有静脉在出血。

“先止血,压住脾动脉,缝扎静脉!”张始业果断决定。不过,由于患者出血过多,对于缝扎脾动脉不利,最终医护人员决定切去其脾脏以止血。手术中,患者赵女士一共输了12个单位全血、2650血浆,还有1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和1000毫升的冷沉淀,整个过程出血量达10300毫升。

一场浴血奋战,张始业终于松了一口气。“大出血病人很多,这样多的却很少见。”经初步诊断,患者是自发性脾动脉破裂出血。在ICU住了几天后,赵女士转回了普外科病房。

门脉高压断流术让患者重获新生

门脉高压症是各种原因所致门静脉血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表现,而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所有能造成门静脉血流障碍或血流量增加的,均能引起门脉高压症,所以,对于此病症的治疗,在技术上提出了格外高的要求。而该院普外科开展的门脉高压断流术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陈女士就是受益者之一。

陈女士在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检查时,已经出现了肝硬化、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症状,并因门脉压力增大而发生了吐血。生死一线,普外科医护人员全力抢救,通过门脉高压断流术使其重获新生。“我们普外科开展的门脉高压断流术与省内著名专家技术水平相当,甚至在有些方面更加超越。”张始业表示,普外科较早的开展门静脉高压症的分流、断流手术,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自体脾移植的研究。

除了门脉高压症治疗带来的良好效果,该院还有一“敢”——敢公开对在普外科进行各类疝的手术患者承诺早期出院,最高限价。自2001年普外科开展首例无张力疝修补术以来,就已经对疝发病的解剖基础进行了深入研究,各种材料不断革新换代,在治疗观念上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普外科的无张力疝修补水平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结合当地特点对各种创伤造成的腹壁组织缺损及嵌顿疝均开展一期无张力修补,从未发生过任何重大并发症。(本报记者 邱天 通讯员 邱少波)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