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体检可否入医保

2016-01-20 23:24:24来源:大众日报作者:唐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城镇居民都有体检的意识,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也将体检列为职工福利,有的甚至一年体检两次。此外,中小学、大学生也会参加学校组织的体检。而长年从事最累、最脏甚至最危险工作的农民工群体,却是从不做体检的人群之一。(1月15日《人民日报》)

农民工不体检,其原因或是心中没有这个意识,或是成本太高而不愿花钱,也或者是制度的救济力度不够。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长期“重医轻防”的理念下,体检并未能成为优先政策设计。有专家学者调查发现,从临床实践测算,在疾病预防上每投入1分钱,就可在后期治疗上节约9元钱。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电力开发公司总经理孙丹萍调查发现,有近20%的人体检并不规律,很多人不舍得花钱定期体检,往往导致小病熬成大病,甚至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她建议发挥医保作用,用3到5年时间,逐步将体检纳入医保,实现全民体检。

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做得很好,其建立了可持续和常态化的全民免费体检,让每个人都能获得政策的庇护,公共财政也会优先预算一笔体检费用,让每个人都有体检的机会。极个别的地方,甚至采取强制体检的方式,以确保政策得到更为有效的落实。在国内,一些地方也尝试了由公共财政出资,实行全民或者特殊群体的体检,比如组织农民工群体中的建筑工,到医院集中进行体检。不过这些大多属于临时性措施,有了第一次未必有第二次,再加上所涉对象的流动性太大,无法做到普惠与兼顾。

在国内,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的体检开展得很好,绝大多数单位将其作为一项福利,并定期组织实施。然而农民工却不可能有如此待遇,加上医保政策性的限制,就需要在破解困局时体现公共政策的兜底性,既要保证制度本身的公平性,比如将体检费用纳入医保范围,实现参保人员人人都可以体检的权利;二是要体现其效率性,对农民工群体给予重点照顾,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共享。同时,为了鼓励企业组织农民工进行体检,也可以采取政策鼓励和执法促进相结合的方式,让用人单位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农民工群体数量庞大,其体检和看病的权利能否得到保障,是对现行政策最有效的试纸。破解“农民工少体检”需公共政策兜底,并以体系化的方式去推进和实现,实行政策倾斜提升获得感,只有当其权利能够被公共政策惠及,农民工的体检权、就医权才不会成为社会最大的短板。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