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集阳光评议看“真贫”

2016-01-18 10:35:22来源:聊城新闻网作者:
  本报讯 “你家里共一亩八分地,土地年收入500元,另外加上国家给予的养老金和低保金5400元,两个人平均下来收入是2950元,符合此次贫困户认定的条件。”1月11日上午,村内街边的路边上还带着些许白色积雪,在东阿县刘集镇赵寺村的干部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贫困户入户调查工作。
  在该村贫困老人赵光亭的家里,村干部赵广智等一行三人详细询问了老人家的生活状况和收入状况,并详细填写了带来的《农户入户调查表》、《农户纯收入调查表》、《贫困户登记表》、《贫困户申请书》,填写完成后由赵光亭老人签字确认,最后并且在现场拍照存档。据了解,赵光亭老人的老伴几年前因为跌倒,导致失去了行动能力,赵光亭也因为年龄以及要照顾患病老伴的原因而无法外出打工,目前的主要收入是依靠家中的土地和政府养老金。“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因病、因残致贫。”赵广智介绍说。
  “以前的时候,村里的贫困户、低保户认定常常造成不少村民矛盾,这次我们村按照民主、公开、透明的原则,成立了由村干部和党员、村民代表共同组成的民主评议小组,大家共同评议,确定初选名单后还要开展进村入户调查和张榜公示,确保每名认定的贫困户经得住考验。”赵广智介绍说。截至目前,此次赵寺村共认定了赵光亭等九名贫困户,正处于张榜公示阶段。
  发生在赵寺村的一幕是近期刘集镇开展贫困化精准识别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为确保贫困户认定过程中的公开透明,刘集镇确立了“两公示一公告”制度,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放在首位,要求各村按照农户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公示公告的程序做好全镇的贫困户识别工作,确保收录信息的真实可靠。此外,该镇还要求各村入户调查要做到符合标准的一户不漏、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入,不符合标准的必须退出,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
  □记者 杨 志 通讯员 谭 张 帆
编辑点评
精准识别,迈好扶贫第一步
  精准扶贫,首要解决的是扶持谁的问题,需要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贫困原因搞清楚。此项工作量大且繁杂,要做到细之又细、实之又实,重要的依靠就是扶贫干部进村入户,“沉下去”了解真实情况。刘集镇在做好此项工作的基础上,还通过“民主评议,张榜公示”,接受村民的评议监督,确保了选贫公开,识贫精准,让村民服气,也推动了下一步工作的顺利开展。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