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养直,字无咎。元朝东昌堂邑(今山东聊城一带)人。他的出生年月不详,但从历史上看,1234年,元朝灭金之后,咱们聊城就成了元朝的地盘,大体推测,焦养直就出生在此时。
长大后,焦养直进入朝廷做官,曾任两浙宣抚使,还为忽必烈面陈古帝王治国安民之策,令这位生活在关外的帝王听之忘倦。他还曾为元成宗铁木耳讲《资治通鉴》,为此晋升为集贤大学士,成为元代重臣。
身为武官
保护古代文化典籍
宋元之交,也算是乱世,在北宋建立之前,中国北方兴起了契丹族。公元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定都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公元947年,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灭五代后晋,改国号为“辽”。
辽国进攻中原,气吞山河。不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辽国攻城略地的同时,在它的东北方向,女真族异军突起。原本对辽国称臣的女真族在天庆四年(1114年),完颜旻统一女真诸部后起兵反辽。1125年,辽国被金国灭掉。
女真族建立起来的金国也不是好惹的。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和金国,发生了“靖康之变”,从此,北宋覆亡。继位的宋高宗赵构,匆忙把都城搬到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后又迁至临安(今杭州)。
偏居江南一隅的南宋并没有安定下来,金国与南宋之间战争不断。呵呵,历史很有意思,在金国背后,蒙古族兴起。蒙古大汗成吉思汗叛金自立,开始进攻金国的北方,并迅速占领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至天兴二年(1234年)蒙宋联军攻破蔡州城,在战火中继位的金末帝完颜承麟则死在乱军之中,金国灭亡。
宋朝时期,中国北方的版图频繁变化着,元朝成为版图的主角后,焦养直曾经任两浙宣抚使。宣抚使的来历是:唐后期派大臣巡视战后地区及水旱灾区,称宣先安慰使或宣抚使。元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置宣抚使,管理军民,参用土官。
虽然是武官,但焦养直在1276年将所获临安的经籍、图画等,全部押送至大都(今北京),供皇宫收藏,以致这些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幸免于战火。
随忽必烈征讨
屡次献计大败叛军
成吉思汗建立的元朝横跨亚欧,版图之大前所未有。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横扫金国,席卷南宋,随着马蹄声声,南宋丞相陆秀夫背着刚满8岁的小皇帝纵身一跳,虽然有点悲壮,但也是历史的必然。宋朝皇帝个个不顶用,书法绘画等艺术在他们手里还算娴熟,但说到带兵打仗,哪敌得过骑马征战亚欧大陆的蒙古民族。
1234年,焦养直开始了他人生的新篇章,这一年,统治聊城的金朝被元灭掉。焦养直的故土堂邑成了元朝的地盘。
忽必烈统一全国后,从全国各地招揽汉族士人,辅助管理国家,废掉一些蒙古旧制,采用中原历朝的做法。其实,忽必烈虽然有着蒙古民族的彪悍性格,但他明白,要想统治中原,必须接受中原文化,用更多的汉人帮助自己统治汉人。如果再沿袭游牧民族那一套,肯定行不通。
至元十八年(1281年),元世祖忽必烈把符宝郎改为典瑞监。这符宝郎是干什么的呢?金符宝郎属殿前都点检司,掌管宝玺。典瑞监只是符宝郎的一种新叫法。忽必烈总不能自己天天抱着宝玺吧,他得找个信得过的人替他掌管。当时的焦养直以才气闻名,忽必烈就召见了焦养直。焦养直与忽必烈之间展开的是一问一答的交流,忽必烈对这位汉人才子很是满意,就认命焦养直为真定路儒学教授,拜典瑞监少卿。这是焦养直第一次离皇权核心这么近的原因,也是他日后成为元朝重臣的基础。
当时的元帝国,横跨亚欧,各地都有分封的王族,最大的有伊利汗国、察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以及钦察汗国。他们名义上由元朝朝廷统驭,但国内一切政务都自主。早在忽必烈即位时,窝阔台的孙子海都就支持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争夺帝位。阿里不哥哪是忽必烈的对手啊,最后,阿里不哥只得投降。但是,海都以大汗的位子应该属于窝阔台为由,联合西北诸王谋反。后来,又联合东部诸王叛变。
乃颜是成吉思汗弟弟的后裔,受封于广宁路、恩城。乃颜响应海都,纠集撒儿后王势都儿、合赤温后王哈丹在至元二十四年谋反。
忽必烈率军秘密向北出发,这次出征,焦养直紧随忽必烈。行到国境时,忽必烈命令焦养直从北路行进,趁乃颜不备,突袭了追随海都叛乱的几个实力小的王国,然后,又迅速与忽必烈会合。几个小王国,在焦养直面前,那简直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没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忽必烈甚是高兴。
见忽必烈来势汹汹,乃颜陈兵六万,想与忽必烈的两万兵马决一死战。忽必烈和乃颜麾下的将领之间很多都是熟人,两军对垒,很多将领竟然放下武器,有说有笑地叙旧。忽必烈看到这个情况,心里直嘀咕。焦养直和叶李两人给忽必烈上言:兵贵奇不贵众,临敌当以计取。让汉族士兵打先锋,蒙古族士兵断后,以彰显背水一战的决心。忽必烈采纳了这一计谋。
随后,由李庭、焦养直带领汉族士兵做先锋,向海都进军。行进到撒儿都鲁时,只见前面尘土飞扬。焦养直立即下令排兵布阵。一会儿工夫,乃颜率军赶到。乃颜也不是等闲之辈,他将士兵左右摆开,亲自率领中军,与焦养直厮杀一天,也没有分出胜负。
次日,忽必烈督军再战,乃颜却坚壁不出。此时,焦养直和司农铁哥献计:乃颜不出,是在消耗我们的锐气,等待士气懈怠时,乃颜肯定出兵攻击。咱不妨布阵,迷惑敌人,让乃颜撤退。
乃颜每次都派人窥探,呵呵,乃颜的人获得消息,那忽必烈天天躺在军帐中,大臣陪着,从容淡定。乃颜召集部下,这忽必烈如此,必定粮草充足,想打持久战,等到援军到了,就会大举进攻。一阵子商议,乃颜决定趁夜撤退。
获知乃颜想撤军,李庭、焦养直带领敢死队趁夜冲入敌营。乃颜正收拾行李,忽听到火炮震天,便跑出军帐,想率军突围。怎奈部下早已乱了阵脚,四处逃命。焦养直的敢死队如猛虎逐羊,那个痛快啊。乃颜的几个将领也被杀死,骑马想逃的乃颜陷进泥潭,被赶来的元军生擒。
征讨叛军,焦养直的表现,受到忽必烈的高度赞扬,赐给他牲口、貂皮衣帽、玉带、镔刀各一件。此时的焦养直成了忽必烈身边的“红人”。
讲述先古帝王事迹
皇帝竟然忘却疲倦
用“文功武治”来评价焦养直最适合不过了,他不仅在战争中屡立战功,在文化修养上也不赖。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元世祖忽必烈还是对焦养直赞赏有加,又赐给了焦养直一处豪宅,雕梁画栋,还带有后花园。并且,忽必烈让焦养直入宫侍奉,参与商议国家大事。
忽必烈在战场上绝对是高手,有蒙古游牧民族的彪悍和勇敢。但是,天下太平,想治理好一个国家,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靠骑马舞刀是不行的。忽必烈让焦养直进宫侍奉,经常向焦养直请教古代帝王的治理之方。骑马打仗惯了,听到这些新鲜的故事,忽必烈兴奋不已,竟然不知疲倦。
焦养直给忽必烈讲了刘邦的故事。刘邦不是将才,但是,他会招揽人心,知人善任,并且,所到之处,废除先秦的苛政,深得民心。躲过鸿门宴的谋害,四年的楚汉战争,直逼得项羽自刎。大汉建立后,又轻徭薄赋,汉朝随之国强民富。
元至三十一年(1294年),忽必烈驾崩。元成宗继位后,让焦养直讲述《资治通鉴》。成宗听后,更是感动得一塌糊涂,赐给了焦养直美酒和钞七千五百贯,后来,还赐给焦养直金带和象牙笏板。
大德三年(1299年),焦养直升任集贤院侍讲学士。九年,授集贤殿学士,十一年,升太子谕德。
成宗驾崩后,至大元年(1308年),武宗继位。但这位皇帝吃喝玩乐,不理朝政。焦养直见此,便借故告老还乡了。
焦养直死后,赠资德大夫,谥“文靖”。焦养直文功武治,自然也有文稿传世,《彝斋存稿》流传至今。(聊城晚报记者 于旗)
![手机快拍二维码 转发此新闻](http://qr.liantu.com/api.php?el=m&w=100&m=10&logo=http://www.dzwww.com/data/logo/1.gif&text=http://w.dzwww.com/d/13697333.html)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