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一品”成社区服务金钥匙

2016-01-15 03:44:08来源:大众日报作者:从春龙 董卿

□高麒滢 报道济南路社区志愿者“文体管家”董立香利用业余时间成立了“乐之健”太极拳队。

□本报记者 从春龙 董卿

在2015年12月31日举行的日照市东港区“一社一品”文化品牌集中答辩评审会上,来自全区30个社区的32个文化品牌逐一进行了现场答辩。答辩人通过PPT、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对自己社区特色服务品牌进行了声情并茂的讲解。最终,居民管家、信任大姐、送读上门等10个品牌获评东港区2015年城市社区特色服务品牌,“丰民”E家亲、七彩蓝莓湾等8个品牌获评农村社区特色服务品牌。

“今年各个社区一共提报了54个特色服务品牌,我们通过实地考核筛选出了32个,进行了最后的角逐。这54个品牌中,有一些之前获得过全国优秀品牌、市区十佳、东港十佳等称号,有38个是未获得上级命名或表彰的,大部分都是2015年新涌现出来的。这也体现了我们‘一社一品’创建工作的强大生命力。”东港区文体新局副局长陈凤莲说。

石臼街道滨海社区的“送读上门”,是2015年新推出的服务品牌,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形式很新颖,得到了评委的一致认可,在本次城市社区特色服务品牌中得分第三名。滨海社区党总支书记田芳园介绍说,滨海社区是个成立于2013年的新社区,有住户2365户,8613人。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社区成立了占地150平方米的图书室,有藏书2100多册。图书室开放以来,吸引了不少阅读爱好者来借阅,但对于不常到社区活动的居民来说,共享社区图书资源的机会有限,为了提高社区图书的利用率,滨海社区工作人员开展了“送读上门”服务活动,将每月的12号定为“送读上门”服务品牌的固定活动日,在小区里设置送书点,社区工作人员还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居民的阅读需求,将图书送到居民家里,还亲自为孤寡老人读书读报。

济南路社区打造的“居民管家”是个创立于2013年底的“老”品牌,因不断创新而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在城市社区服务品牌中得分第一名。这个项目将社区的志愿服务队整合起来,为居民提供民情、健康、生活、帮扶、教育、文体等方面的管家。社区主任郑芳告诉记者,通过“居民管家”服务队伍,人人享有志愿服务,人人参与志愿服务,通过定期开展各类活动,发挥居民管家的作用,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好心情”睦邻点、“小手拉大手”等好多服务项目都是在这个框架下打造出来的。

“不论老品牌,还是新品牌,必须满足创新性、实效性、可操作性、可推广性等要求。”陈凤莲说,各社区积极参与“一社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探索出了“四个一”工作机制,即:有一支稳定的工作队伍、有一群特定的服务对象、有一套成熟的服务机制、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

记者了解到,目前东港区共有148个社区,其中城市社区76个,农村社区72个。2015年,东港区作为“日照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有91个社区列入第一批计划。东港区抓住这一机遇,促进“一社一品”文化品牌创建,2016年计划帮助91个社区量身打造自己的特色服务品牌。最终的目标是148个社区都有自己的特色服务品牌,促进社区文化品牌创建全面开花,62.3万群众人人受益。

与城市社区相比,农村社区作为新鲜事物,其治理也还在探索阶段。此次评选,也涌现出不少优秀的农村社区特色服务品牌。如西湖镇大石社区的“兰若”科普创业学堂,借助社区现有的图书、会议室、广场等资源,调动社区在校大学生、社区工作人员、学校老师等人才资源,为社区的大学生搭建一个社会实践、服务社区群众的平台。小状元学堂、七彩蓝莓湾等是农村社区培育出来的优秀文化品牌,深受当地居民的欢迎。

“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文化品牌创建,社区工作者立足群众需求,想群众所想,所有的品牌都让群众得到了实惠。”陈凤莲说,文化品牌的创建不是目的,而是转变角色、提高服务的手段。从之前的村居管理到现在的社区治理,是理念、职能、角色的重大转变。而“一社一品”创建,恰恰起到了抓手作用。 

据悉,“十三五”期间,东港区除了“一社一品”社区文化品牌创建,还将对行政村进行“一村一韵”的打造。让每个镇街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每个社区有自己的文化品牌、每个村有自己的独特韵味。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