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村支书筑梦家乡

2016-01-13 10:12:11来源:聊城新闻网作者:钟 伟
  □本报记者 钟 伟
  本报通讯员 王一鸣
  他,年纪轻轻经营着一家年销售额过千万的电缆企业,成为远近闻名的企业家;还是他,临危受命接任前李村村支部书记,使全村有了大改观,成为百姓心中最可信赖的当家人……他就是阳谷县博济桥街道唯一的“80后”党支部书记李福岩。
临危受命老板支书干实事重拾民心
  21岁入党的李福岩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老家有着深深的感情。刚参加工作时,只是阳谷电缆集团的一名普通员工,但是凭着脑子灵活有闯劲,2010年回家乡创办了自己的电缆公司,创业初期企业虽然困难,但他始终不忘自己的党员身份、不忘回报乡亲,他给村里安路灯、修公路,为群众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好事。
  2013年底,老支书因病去世,李福岩临危受命接任前李村支部书记。“当村官势必会影响自己的生意,这个村支书干还是不干,我当时比较矛盾,可村民和街道领导都信任咱,考虑着帮群众安个路灯、修个路不能解决村子发展的根本问题,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想到当上支书后,能够站在全村高度为百姓做点利长远的事,李福岩毅然决定接下这个担子。“现在我们村70岁以上老人的合作医疗都不用交,村里修建了文化广场,晚上都能在个正儿八经的地方跳舞健身了。我们的环村路也修好了,孩子上学再也不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了。福岩这孩子有文化,脑子活,有闯劲,上任不到两年就给俺们村带来了新气象。”说起村里的变化,65岁的老党员王翠杰对这位“80后”的村支书竖起了大拇指。
治村之道亲力亲为甘当村民贴心人
  前李村南有一块近300亩的沙碱地,全村200多户,家家有份,一直是全村百姓的头疼事。2014年秋天有人以每亩1100元的价格来包地,全村人顿时喜出望外,收完玉米什么都不种只等着对外承包,可是当别家地里的麦苗都长出来后,承包方却强行压低价格。为给百姓争取利益,李福岩一气之下赶走了承包商,却引来了群众七嘴八舌的议论,“本来就是荒地,给500也是钱啊。”李福岩心里虽委屈,但不忘维护群众的利益,和村两委几个人一商量,以1200元的价格承包了沙碱地,成立了恒昌农业合作社。“无论赚钱赔钱,都不能亏待自己的群众。”李福岩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经过到河北、河南等地考察,送省农科院检验土样,施用配方肥等,合作社在盐碱地上试种的小麦喜获丰收。2015年,他投资2万余元,改造村内废弃的十亩坑塘为鱼塘,投放鱼苗4000余斤,栽植垂柳1000余棵,由村两委成员轮班喂养管理,收益归集体所有,过年每家每户按人分鱼吃。
  按照李福岩的设想,下一步他将不断积累的村集体收入投资做村办企业,同时为村里建立一个新的党员活动室,配备文化娱乐设施,让老百姓不仅物质上富有,精神上也富有。
  改善基础条件、建强支部堡垒、帮助村民致富……李福岩正一步步用实际行动,将自己“打造山东华西村”的梦想一点点照进现实。他说,担任村支书后,有过欢笑,有过委屈,有过自信,有过迷茫,但他却从来没有为自己的选择后悔过,“既然选择了,就要义无反顾走下去。”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