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集体资产出租、出让主要依靠村组干部与对方谈判,由于信息不对称、干部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集体议价能力较弱,收益水平呈整体下降趋势。建立资产交易平台后,交易项目全部在平台面向社会公开竞投,发挥了市场机制作用,村集体增加直接经济效益358万元。”说起实行项目监管合同竞标工作的效果,济阳县崔寨镇孙大村村干部深有感触。
孙大村通过搭建镇村两级交易平台,建立了覆盖全镇乃至全县的信息发布渠道,为集体经济组织和企业提供了更宽广、更及时、更便捷的双向选择机会,促进了资源和产业的优化配置。通过交易平台阳光交易和监管平台对农村资金、资源、资产等进行合同竞标工作,实现了预警监控,信息及时在村务公开栏内公开,消除了群众猜疑,堵塞了管理漏洞,有效促进了农村和谐。目前,该村实现了村民小组所有合同全部“组账镇代记”,所有村级资产资源合同一律在镇村备案。全面清核了村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建立了信息台账。
通过加强农村合同监管项目竞标工作开展,孙大村谱写了“以菜兴农,筑路兴业,工业强村”的富民强村“三部曲”。截至目前,该村发展蔬菜大棚350个,蔬菜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基本实现了户均一个棚,人均一亩菜,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的产业格局。修建了3300米长的水泥环村路,为群众架起了通向小康路的“金桥”。兴办了水泥构件厂、养鱼场、养猪场等4家村办企业,修建了800平方米的村政务经贸综合楼,成立了济北孙大超市和济北孙大农用物资中心。孙大村经济已初步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龙头,多种经营、各业并举的发展格局。
济阳县农村合同监管项目竞标工作共涉及8个镇2个街道840个村(居)。他们紧紧围绕提高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深入推进农村合同监管项目竞标工作。截至目前,已有651个村开展了农村合同监管项目竞标工作,监管合同779份。明确凡以村委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名义拟签订的各类合同及村级工程项目建设、村集体“三资”处置等重大事项,必须按要求自觉纳入合同监管项目竞标之中。
(本报记者 刘晓群)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