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综合消息 据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报道,早晚高峰期道路拥堵,电动滑板车、独轮平衡车、双轮平衡车这些“代步神器”,就成了不少上班族的选择。那么这种设备是否可以上路呢?又真的安全吗?
小张是一名白领,今年年初花了将近一万块钱,买了一台双轮平衡车,因为操作简单,又避开了堵车的麻烦,这台平衡车就成了小张的新座驾。
虽然如此,但时间一长,这平衡车的问题也接踵而至。
虽然平衡车反应非常灵敏,但相对于汽车的铁包人,毫无保护的骑着平衡车穿梭在车流中,还是让人有些担心。因此平衡车也逐渐被小张淘汰了。现在只是偶尔在小区内拿出来玩玩。那这平衡车的操作原理到底是什么?是否安全呢?
姜智远告诉记者,平衡车种类有很多,主要分为双轮和独轮,价格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但基本上都是需要进行充电使用的。例如他刚刚演示的这款双轮平衡车,充电4小时,可以行驶28公里以上,最高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18公里,和自行车的速度差不多。
由于简单易学,平衡车的销售量也是日渐看涨,平均一家门店月销售近20台。其中大部分的购买者都是青少年。
平衡车究竟属于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需不需要上牌照?能不能行驶在人行道上?出了事故如何认定呢?面对这一新生事物,目前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出台相关法规,规定平衡车属于玩具范畴,不具备道路行驶权。而青岛的相关规定正在制定当中。
“代步神器”,看上去方便易学,还能避开拥堵交通,可平衡车没有方向盘、没有刹车,这样上路,危险系数也挺高。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禁止平衡车上路,青岛的相关规定也在制定当中。生活中,您会使用“代步神器”上路吗?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北京开查代步神器 电动平衡车滑板禁上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这两年不知道您在大街上见过没有,有一种独轮车特别时髦,电动的,不用蹬,站在上面就能往前走,有的上面连扶手都没有,直走、拐弯儿全靠双脚的重心掌握,彻底解放双手,所以踩上去很酷,你可以揣着兜儿,叉着手,看着报纸什么的……反正电动独轮车的广告是这么拍的。
虽然很酷,但是这种东西要想掌握,一般都很难,那种不带扶手的电动独轮车吧,除非天赋异禀,一般人得练上个两星期左右才敢上路。关键,连闸都没有,刹车也得靠重心掌握,所以虽然它可以作为一种代步工具,但是安全隐患着实不小。
于是,继上海之后,北京也开始对这一类的代步工具上路说不了。据北京交管部门介绍,不只是双轮或单轮的电动平衡车,电动滑板等类似工具也在禁止上路的范围,交管部门已经开始对驾驶这种代步工具的行为进行纠正和警告了。不过,虽然不允许这类工具上路了,但是并不会影响爱好者们的热情,在公园、广场这类的场所还是能去骑一骑的。
电动平衡车是什么东西?回想一下在商场或者超市里,服务人员站在上面,抓住扶杆,前倾就能行走,后仰就能停下的那个家伙,你一定有印象。这种只需一个或两个轮子就能“健步如飞”的代步神器今年风靡全国,北京也不例外,很多人都将它搬回了家,王先生就是其中一个。虽然很喜欢,但王先生支持对骑电动平衡车上路说不:
记者:你什么时候买的这辆电动平衡车?
王先生:今天春天。我觉得很拉风,很多人都喜欢这个车,就觉得特别好玩,因为它本身就像风火轮一样。公园里经常骑,在家的话,遛狗有时候也骑着它,我觉得特别好玩。
记者:骑这辆电动平衡车上过路吗?
王先生:没有上过,就在小区里边、在公园里边转过。
记者:觉得它安全性好吗,有没有摔过跤?
王先生:摔过,一开始摔好几跤。
记者:你觉得如果它上路的话会有危险吗?
王先生:我觉得在马路上理论上讲是有危险的。
而同样被挡在马路之外的另一个东西,人们则更加熟悉。近些日子,还有一个和它有关的神曲洗脑之势席卷全网络。没错,那就是滑板。电动滑板的风靡可以追溯到二三十年前,许多欧美校园影片中,也少不了他的身影。踩着它上路有何不可?滑板爱好者李垌表示,即使是水平还算不错的自己,也不能保证绝对安全:
李垌:滑板的话,就是这种木质的滑板,然后底下是金属的。金属的轮子的这一类的滑板,就是说,我认为它的安全性跟个人的水平有很大的关系,你比如说如果是我的话,我会还好,七到八年从事这个运动,包括跳,包括飞,包括很多一些更高难度的动作,其实在路上的话,对行人的躲避是有一定预判的。如果是新开始的人肯定是会很危险,尤其是在拐弯的时候,对。
因此,对于禁令,李垌也表示很支持。作为自身滑板爱好者,他并不认为不许上马路会影响“追风少年”们对滑板的热情。
李垌:其实在我去德国留学的时候,看到德国的街道也是这样的,包括在美国滑板比较盛行的地方,其实这都是违法的。他们的惯例,第一次会劝阻你,如果不行的话,第二次直接就是开罚单。
记者:一般的情况下滑板爱好者会找一个专门的场地来进行这项运动吗?
李垌:我觉得在中国,因为主要是专门的场地第一是可能很远,或者是收费很贵。所以大家会找开阔的公园或者是广场,很多人的地方。(中国日报网)
小伙骑代步神器独轮车闯红灯致残 被判担责70%
只需一个轮子就能“健步如飞”,身体前倾或后倾就能加速或减速,如同哪吒脚下的风火轮一般。时下这种名为IPS自平衡独轮车的“代步神器”深受不少人热捧。然而对于这种车的类型存在很大争论,近日海淀法院判决,一名骑“代步神器”闯红灯致残的学生,承担交通事故的主要责任。
闯红灯被撞担主责
去年7月4日晚上,小飞(化名)和他的几名同学分别使用IPS自平衡独轮车在路上骑行,在行驶至海淀区学清路与石板房南路交叉口北侧时,小飞因急于追赶已由西向东通过路口的同学,急匆匆地闯过了红灯。此时,恰巧一辆小轿车遇绿灯由南向北正常通过,与小飞身体及IPS自平衡独轮车接触,将小飞撞倒在地。事发后,小飞被紧急送医治疗,右胫骨被鉴定为粉碎性骨折,其伤情构成10级伤残。
事故发生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小飞使用的IPS自平衡独轮车进行了车辆类型鉴定,最终划归为无法确定类型。交通管理部门认定,小飞使用IPS自平衡独轮车由西向东遇红灯通过路口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小轿车由南向北通过路口未确保安全是发生交通事故的次要原因。因此,小飞负主要责任,小轿车方负次要责任。
起诉至法院获赔10万
小飞起诉至海淀法院要求对方赔偿医疗费、营养费、护理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法官根据事故双方的过错,判定小飞担责70%,小轿车方担责30%,小飞获赔近10万元。目前,判决生效并履行完毕,双方服判息诉。虽然获得了经济赔偿,但这名才21岁的青年却变成了残疾人。
承办本案的法官表示,在这起事故中,小飞因缺乏交通安全意识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但该起事故反映出的问题却值得人们深思,此类“代步神器”是否可以上路,应该算是什么性质的交通工具,遵守怎样的交通规则,出了事故怎么分责等一系列问题,还需相关管理部门制定规则,对它进行制约和管理。(北京晨报)
初审编辑:张艳
责任编辑: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