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进入了一个变革的时代,在极速变化中,有许多机遇,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创新旅游行业的营销价值,迎接旅游“互联网+”时代,11月28日,U+联盟首聚淘金,三问“互联网+”。
OTA商家向景区抛出的是橄榄枝?还是罂粟花? OTA模式,有时会透支景区终端消费市场,像一朵盛开的罂粟。“一元门票”、“折扣门票”、“营销托管”是目前OTA商家与景区合作的主要内容之一,这种方式使游客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在短时间内刺激了市场。但从长远来看,OTA商家的此类营销方式不仅未解决市场痛点,还透支了景区终端消费市场。甚至,个别OTA商家为达到上市融资的目的,不惜以夸大、欺骗的营销方式谋求与景区的合作,将景区资源当成“吸金”的垫脚石,极大地损害了景区的长远发展,对景区未来市场造成一定伤害。
诸如此类的OTA商家的这种为达目的,牺牲景区长远利益的营销方式,实为一场蔓延在旅游行业的“庞氏骗局”。“简单、粗暴”的价格战, “低价拉人”的方式,看似降低了营销成本,暂时实现了游客量的增加,实际上,培养了用户”低价出行”的旅行行为,既:哪里又优惠,哪里就会有游客。“羊毛出在羊身上”,无视长远市场培育所付出的代价,最终必将由景区自行负担。 此外,“互联网+旅游”时代的到来,旅行不只是订票、找酒店、查攻略,更多的是分享和升华旅游的文化体验。所以,基于类似无下限低价的“门票红利”必将逐渐受到市场的唾弃和惩罚,景区当以游客的体验为核心,重新审视当前的营销模式和盈利方法,才能摆脱对门票经济的依赖,将罂粟之毒扼杀在萌芽状态。 发展乡村旅游依托政策红利?还是市场红利? 中国旅游业迈入大众消费阶段,乡村旅游迎来风口,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扶持,但谁能消化这些政策红利,如何将国家政策转化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及发展乡村旅游是依托政策红利,还是市场红利,成为U+联盟热议的话题。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国家到地方政府不同程度的补贴,极大鼓舞和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但国家政策只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助力东风,而且也并非一成不变。所以,要想发展好乡村旅游,各地区还要结合自身条件,做足市场培育的决心,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发展,基础条件不足的地区不要硬上。 以陕西礼泉袁家村为例,旅游之所以深受受众欢迎,成功之一便是在政府政策支持下,结合自身特色,积极转变思路,培育市场,获取了长期的市场红利。该村深入挖掘当地的特色,做好地道的农家定位,成功的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另外,袁家村在丰富产品内容,完善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充分调动乡村旅游参与者的积极性方面,也打造出了个性化、特色化的旅游,从而在乡村旅游业态上进行了系统完善。 如何弥补旅游行业市场营销短板? 目前,旅游行业的市场营销行为,以线上线下的渠道建设为主,虽进行了立体式的信息覆盖,但还未形成统一合力,对于树立景区品牌形象力量不足。
首先,部分景区开发产品,未能充分挖掘自身特色和游客旅行动机。景区产品,即为营销内容,只有以游客需求为核心,立足自身,打造符合市场的个性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才能赢得市场的青睐。照搬照抄的产品,只能沦为过眼浮云,不能使品牌形象形成鲜明的市场定位。 其次,营销宣传力量分散,缺少与受众的有效沟通。目前,部分景区宣传途径广而分散,虽也进行了市场研判、广告覆盖、公关活动、新闻营销的市场营销行为,但未能充分发挥社会化媒体的整合营销力;传播内容,部分以景区自身特色和固有知名度为主,缺少与受众的有效沟通。景区营销宣传应立足于自身特色的旅行体验感受,集中宣传力量,分阶段,有规划的向受众传递品牌理念,充分激发游客的真实旅行动机。 再次,以短期的销售目标作为市场营销行为导向。在当下某些OTA所谓的“营销模式”的影响下,景区将短暂的游客增长当做市场利好的信号,实则不然。低价促销的价格战,使景区忽视了市场培育,严重影响着景区的长期发展。 市场营销绝不是单纯的渠道建设,也不是眼下销售业绩的呈现,只有充分了解受众旅行需求,在重视景区硬件建设的同时,注重景区文化软内涵的提升,打造个性化、特色化旅行产品,才能为景区旅游发展提供长远动力。 时代在极速变化,探索市场发展方向,创新旅游营销价值势在必行,正如中国国家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所说“过去,我们对伦理、责任、价值观等旅游形象的软内涵关注不够,是需要引起重视的时候了”!
新闻链接:关于淘金小镇,其坐落于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金都山东招远罗山黄金文化旅游区毛公山下,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以淘金体验为主题的旅游景点。由中国黄金实景博览苑、矿井体验区、淘金小镇三大功能区组成。其中,中国黄金实景博览苑是国内首家实景场景式黄金旅游项目;矿井体验区,向游客展示从古到今金矿开采工艺及设备;淘金小镇,则是宋代社会的缩影,游客既可以亲身体验淘金的收获和乐趣,也可领略宋代殿台楼阁建筑的清雅柔逸风采。
初审编辑:王晓亮
责任编辑: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