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列车的暖心之旅

2015-11-27 11:39:49来源:济南日报作者:张铮

济南到日照的铁路线,沿途分布着一连串地处沂蒙腹地的革命老区。作为老区群众进出的重要通道,来往济南与日照间的列车,既承载着“红色列车”的荣光,也承担着服务老区经济发展的重任。济南铁路局济南客运段济南至日照K8285次列车第二乘务组的乘务员们,就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让旅客体会到乘坐这趟“红色列车”的暖心与贴心。

11月21日中午12:39,K8285次列车缓缓驶入费县车站。车上,乘坐轮椅出行的旅客王恩芳并没有为如何到站下车而发愁。当卧铺车门打开的一刹那,K8285次列车第二乘务组乘务员杨猛和几名同事在车门旁做好分工,众人合力将轮椅从车上顺利抬到站台上。“谢谢这些列车员为我做的,这次坐车感到很温暖”,轮椅旁边,王恩芳的丈夫刘希庆一个劲儿地向列车员们道谢……

刘希庆是河北沧州人,他的妻子王恩芳身患脊髓灰质炎,腿脚行动不便。这天他是带着妻子回费县娘家。夫妻俩在济南站上车后,乘务员杨猛发现刘希庆买的是1号车厢的无座票,他推着妻子行动很不方便,于是叫来其他同事,将夫妻俩转到相对宽敞的卧铺车厢,并给刘希庆安排座位。到达费县站前,杨猛与同事提前商量下车抬轮椅的事情。

对于杨猛和他的同事来说,这样的事几乎每天都会做。无论谁看到老弱病残孕等重点旅客上车,K8285次列车乘务组会在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给每一个成员,不用为下面的车上服务交待太多,因为大家一个眼神就会形成工作默契。

常年在客运列车上的跑线经历,让K8295次列车每一位乘务员养成了细心观察的工作习惯,对于安全第一的列车来说,至关重要。副列车长邢警英告诉记者,车厢两侧的门很容易挤到小孩的手,一些带小孩的乘客不太注意,负责卧铺车厢的乘务员几乎每趟车都要来几遍提醒。还有一些乘客喜欢将手机放到车厢供暖设施上充电,容易发生自爆伤人,作为乘务员,必须来回巡视,向来来往往的旅客普及安全意识。

K8285次列车由济南开往日照,沿途停靠站点多,且多为中小站点,上车旅客中农民比较多,他们随身携带大大小小的包袱行李、土特产也多,乘务员总是不厌其烦地为他们帮上帮下。特别是这趟列车途经沂蒙革命老区,所经的菏(泽)兖(州)日(照)铁路线更是老区人民进出山区唯一的运输线,这让乘务员们感到责任重大。

“这条铁路线也是革命老区群众的致富路”,K8285次列车长唐红军告诉记者,这趟列车横贯鲁中山区,在快递业还不像今天这般红火之前,这是临沂小商品批发外运的重要物流通道。即便是现在,很多老区人也是习惯靠这条路线,前往济南、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

包括唐红军在内,车上很多乘务员的铁路制服衣领旁,都佩戴一枚鲜艳的党徽。“要让乘客一眼就知道我们是共产党员,当他们有困难时,会想到第一时间找我们”,唐红军说,K8285次列车第二乘务组44名成员中有9名党员,他们起了重要的模范带头作用,与全体人员共同践行“温馨出行、安全出行、方便出行”的列车服务理念,长年在这条略显枯燥的铁路运输线上,将温暖与方便传递给每一名旅客。

(本报记者 张铮 实习生 由亚男)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