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盛行的时代,各种“集赞送礼”、“点赞有奖”等活动成为商家在微信朋友圈中进行的一种新兴营销方式。当市民好不容易积满了“赞”后,部分商家却以各种理由推脱、食言,甚至是大“忽悠”。也有市民为了得到实惠,到网上花钱买“赞”。
各种集赞营销在微信上十分常见。
市民亲历 “赞”集满了,说好的火锅套餐呢?
临沂市民小刘的女朋友,前段时间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一则信息,说是在市区金坛路与新华路交会处一家火锅店正在搞活动,只要将其公众号的一篇文章转发到朋友圈,参与集“赞”111个,就可免费享用价值228元的套餐一份,另外还送60元的美甲一套。
为了集满这111个“赞”,小刘的女朋友在微信上四处留言,总算达到要求。10日,小刘还特意给火锅店打电话,提前预定了11日的座位。“光棍节”下午6点半,小刘和女朋友满心欢喜地来到火锅店,结果被告知已经客满,让他们再等一会。
“在我们之前还有几波人,也是朋友圈集‘赞’来的,都在那儿排队呢!”小刘告诉记者,当时店里一楼的确已经满了,他便来到二楼,发现还有很多空桌,便向店员提出质疑,“对方告诉我,那些都是花钱消费的顾客预留的桌。”
又等了一会,又有几波集“赞”的客人前来,也是在店门口排队,此时小刘觉得有些不对劲,“按理说,这么多人排队,店里会发给我们个号,这样也好知道到底谁先来的。”小刘说,“可店里并没有这么做,只是让我们等着,到底要等到啥时候,他们也不知道。”
就这样,小刘和女朋友在店门口等了一个小时,也没排上号,最后只能作罢。“原本挺高兴的一件事,最后弄得这么扫兴。”小刘告诉记者,他现在还觉得商家是有意“忽悠”他们。
淘宝网上有店家卖“赞”。
观点碰撞
市民吐槽:集满赞商家爱搭不理
相信还有很多市民有着和小刘类似的经历,如今这种集“赞”的营销手段备受商家的追捧,有集“赞”免费吃饭的,免费做美甲的,免费送蛋糕的……虽然人们大都知道,这些只是商家营销的“噱头”,但还是有不少人乐此不疲地“点赞”,不少人因此得到了实惠,也有不少人被“忽悠”。
本报不久前曾报道过,也是市区一家火锅店搞了集“赞”活动,但到了最后,大多数集满“赞”的市民只能拿着手机,在门口排队等候。此事报道后,引起许多网友热议,有认为商家是欺诈消费者的,也有为商家鸣不平的。
市民孙女士不久前参加了一商家的集“赞”送保温杯的活动,要求积满80个赞,就可以送一个价值80元的保温杯。达到要求后,孙女士与商家联系,对方称要收取10元的快递费,等到孙女士收到保温杯后,发现质量非常差,“也就是网上9块9包邮的水平,根本不值80块!”
曾被“忽悠”过的张女士告诉记者,以后她再也不会参加这种活动了,“求爷爷告奶奶收集了那么多赞,最后得不到啥实惠不说,反而还像二等公民似的,受商家的各种刁难,实在不值!”
商家苦衷:集赞活动“看上去很美”
商家在享受集“赞”营销带来火爆人气的同时,有时也要承受兑现承诺的“痛”。小黄前段时间开了一家蛋糕店,为了宣传自己的店,推出了集满32个“赞”,送蛋糕一个的活动。
原本计划一周的活动,刚进行了两天小黄就有些“扛不住”了,“两天里,就送出了接近200个蛋糕。”小黄说,当初为了吸引顾客,这批送出去的蛋糕无论做工还是质量,要求都是很高的,“一个蛋糕成本就在12块钱左右,两天时间赔了两千多块钱。我这小本生意,哪经得起这样折腾!”
活动到了第三天,小黄的活动改成每天只送十个蛋糕,此举惹得不少前来兑换蛋糕的市民的不满。“啥难听的话都听了。”小黄说,“原本想吸引顾客的活动,没想到最后竟成了得罪人的买卖。”
采访中记者发现,大部分商家在搞集“赞”营销后,都会遇到兑现承诺的难题,但或是出于成本的考虑,或是接待能力不足,最终无法完全兑现当初的承诺。但也有少数商家,只是将此作为营销的“噱头”,为的就是将顾客吸引来,完全不考虑之前承诺,“我们活动是为了搞宣传的,又不是做慈善。”有商家直言。
记者调查 集赞营销催生“赞交易”
当集赞营销盛行之际,又有不少人瞅准了商机,在网上一些交易平台上做起了“卖赞”生意。
打开淘宝,输入搜索“点赞”就能搜到不少商家,其中一些就是在微信朋友圈“卖赞”的。记者随便打开一家店。店老板介绍,他们一个“赞”收费6毛,若是买的多,还可以打折,而且还是“手工刷赞,保质保量”。
记者看到这家店累计交易量已突破了两万,收到的两千多条评价中,竟无一条差评。“四处求赞,不如直接买得方便!”一位买家称,他曾经花费12元买赞,最后兑换了价值179元的酒店住宿一晚。
还有卖家称,自己有专门的挂机软件,可同时开启100多个不同账号的微信,保证不会死机或闪退,是刷赞的必备工具。这种软件也可出售,价格要20元。其他卖家则需要买家提供微信号码跟密码,然后通过软件直接帮网友刷赞。
除了人工刷赞、软件刷赞之外,网上还有专门售卖微信互赞群的商户,网友一次性购买,解决日后的点“赞”难题。
运营商重罚“集赞”或被永久封号
对于集赞营销的模式,腾讯公司早在去年6月就表示已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腾讯称,一些企业的公众号会把内容推送给用户,然后鼓励他们把这条内容转发到朋友圈,好友点满多少个赞,然后截图发过去,就能换取指定奖品。
“我们反对不正当利用公众号群发消息功能破坏用户体验的行为,特别是不鼓励通过群发消息等手段强制或诱导用户分享至朋友圈的营销行为。”腾讯相关负责人强调,微信一直在打击这种集赞营销,之前已封掉一大批账号。
具体处理机制:微信公众号累计发现1-4次“集赞“行为,分别做封号7天、15天、30天和永久封号处理。
看到运营商的明确表态,很多商家在使用集赞营销时,玩起来文字游戏。比如,“集赞”二字改为“集zan”、“集攒”、“积攒”等字眼,以避开系统的自动审查。
为何集赞营销会受到商家和消费者的追捧?法律该如何监管商家的集赞行为?本报将继续关注。
初审编辑:张艳
责任编辑: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