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湖酝酿先后引黄河和小清河水 重塑船游济南线路

2015-11-10 07:47:00来源:济南时报作者:张晓莉

华山湖酝酿先后引黄河和小清河水 重塑船游济南线路

  市民在攀登华山。

华山湖酝酿先后引黄河和小清河水 重塑船游济南线路

  这里将重现历史上湖山一色的美景。 记者郭尧 摄

华山湖酝酿先后引黄河和小清河水 重塑船游济南线路

  小清河湿地公园 资料照片

  千年华山湖即将重新开挖,名画《鹊华秋色图》的历史美景将重现于世。不少市民在兴奋之余也有疑惑,有6个大明湖大的华山湖水从何而来?这么大面积的水域对整个济南又有怎样的影响?

  近期水源来自黄河 远期取自小清河

  “华山片区建设将以华山历史文化湿地公园为核心,而整个公园的核心则是华山湖的开挖,以此来重新恢复唐代华山湖湿地地貌。”滨河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规划,华山历史文化湿地公园6平方公里,其中湖面约2.5平方公里,约6个大明湖大。

  如此大面积的水域,水从何来?“从区域地势来看,该片区地势较低,开挖之后,原有地下水会蓄积一定水量,解决部分水源问题。”滨河集团有关工作人员表示,除了地下水源,补给水源也在研究之列。

  “目前初定,华山湖近期水源从黄河引来,远期取自小清河。”这位工作人员表示,整个项目“水从何来”研究了多种解决方案,目前正在甄选,还没有最终版本。之所以近期不选择小清河,主要是考虑到小清河目前的水质达不到华山湖的入湖标准,黄河水源虽相对远一点,泥沙含量大一点,但通过配套设备初步处理后更合适。

  黄河水进入华山湖也有多种方案,其中一个就是借助历史上的赵王河。相关资料记载,赵王河发源于历城北部亓家一带,在蒋家沟村的西侧。据说赵王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河水主要来自黄河沉沙池。“引黄河水到华山湖方案正在研究中,受农田、村舍、地势等多重因素影响,没有最终敲定。”该工作人员说。

  打通几大水系 重塑船游济南线路

  根据规划,不光是华山湖,大明湖与小清河之间的北湖工程也即将开挖。据介绍,北湖和华山湖两处湿地公园开发投资将超千亿元,作为大明湖和小清河水系连通通道的中泺河则正在进行地上建筑征收拆迁。

  中泺河、北湖、华山湖等工程的开工建设,将打通济南原有水系结构中的“节瘤”。趵突泉、护城河、大明湖、中泺河、北湖、小清河、华山湖等水域及水上风景节点将串成一线。在船游济南方面,除了可以乘船游览护城河和大明湖以外,还有望直达华山湖,形成“护城河、大明湖、小清河、华山湖互联互通的水上观览路线”。

  “其实华山湖湿地在古时就是游览胜地,将来趵突泉与华山湖串成一线的游览路线,也只是让人们重温历代文人墨客的足迹。”在华山片区工作13年、对华山历史颇有研究的张先生表示。

  济南旅游精品线路也将有“船游济南”的新扩容,形成一日游、二日游和多日游旅游产品。一日游线路主要以护城河船游线路为主体,串联四大名泉、大明湖、明府城等景点,整合旅游购物、娱乐、夜生活等资源,形成慢游(船游、步行)济南、品味济南精品线路;二日游线路将船游线路扩展到华山湖、小清河一线;多日游线路将船游线路延伸至黄河旅游带。

  连接北部4大湿地 提升区域生态环境

  湿地、森林、海洋是全球的三大生态系统,作为三大生态系统中最具价值的“生态调节器”,湿地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蓄水调洪,补充地下水。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之前,济南就被称为“湿地之城”,只因“泉城”的称呼已享誉全国,这个称呼很少有人知道。在齐烟九点和鹊华烟雨涅槃重生的同时,华山历史文化湿地公园的重塑,也将丰富由西向东(济西到白云湖)的济南湿地系统框架。

  据专家介绍,在多雨的季节,过量的水被湿地像海绵一样储存起来,直接减少了下游的洪水压力,之后,再通过蒸发将多余的水分慢慢地释放出来,补充给河流或下渗补充地下水,有效地缓解枯水期河流缺水或断流的问题。随着北湖、华山湖的开挖,济南北部湿地涵养水源、改善环境的作用,也将重新“启用”,鹊山龙湖、北湖、华山湖、遥墙清荷、白云湖等散布在济南北部的湿地,相互作用,将大大提升和改善济南北部气候。

  近年来我市加大对现存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建设湿地公园就是其中之一。“建湿地公园一方面可以将湿地保护起来,遏制人们继续对其进行破坏;另一方面通过对公园进行分区,可以逐渐将被破坏的湿地恢复原貌。”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目前,济南市已有17处湿地公园开工建设,将陆续开园纳客。其中国家级湿地公园3处,分别为小清河国家湿地公园、黄河玫瑰湖国家湿地公园和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省级湿地公园10处,市级湿地公园4处。

初审编辑:张艳

责任编辑:石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