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岁高龄的李振华与记者谈笑风生。(仇晶-摄)
大众网记者 仇晶
在牛郎织女之乡沂源,有一段桃李芬芳的传奇。
1953年,年仅17岁的南京“洋老师”李振华自愿来到沂源支教,从此与沂蒙山的苦孩子结下了一辈子不解之缘。他扎根老区62年,累计捐献96.2万元资助2000余名贫困学生,万名寒门学子在他的教导下,走出大山找到人生方向。退休后,他捐出大半生的积蓄和国务院特殊津贴建立基金会,动员社会力量解决“上学难”问题,在他的努力推动下,教育贫困问题在沂源基本得到解决。情与爱、孝与义、繁华与艰苦、放弃与守护、名利与清贫,在这人生的五次抉择面前,他做出了常人无法做出决定,却从不为自己。
李振华说:“人生是有限的,我要把剩下的时间,继续为教育工作,还有帮助孤寡老人方面,再多做一点事。”
当时稚嫩青葱的少年李振华志愿到山东支教。
第一次人生抉择:志愿支教,从繁华都市到艰苦农村
1953年冬,一个面孔清秀白净的少年背着铺盖卷,手提行李,冒雪来到了沂源县文教科的大门前。这个少年,就是李振华。
年仅17岁的他,响应党的号召,在南京师范大学上学期间志愿来到山东支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个稚嫩的少年格外倔强,他先后谢绝了省里安排他到济南、青岛等大城市的工作建议,执意来到了沂蒙老区,就连沂源县文教科让他留在县城驻地小学的建议也被他拒绝。李振华只有一句话:“让我到最偏远落后的地方去吧。”
最终李振华带着行李,只身步行一天一夜的山路到达了距沂源县城50公里外的韩旺小学。可是现实的残酷,让原本坚持的李振华打起了退堂鼓。
3间建在半山腰上的破庙就是韩旺小学的校舍,墙面上的洞是“窗户”,屋子摆放的大小石头分别是课桌和凳子,更别提那墨水瓶制成的煤油灯,不像样的泥炉子和提水的灰罐子。上课时,自己的一口南方话总是引起学生的议论,吃饭时,黑乎乎的地瓜面煎饼让他难以下咽。每每到了漆黑的夜里,学校只留他一人躺在教室一角的床上,冰冷的山风伴随着狼嚎穿墙而过,孤寂与乡愁让他难以入眠,面临着环境、口音、生活习惯方面的各种挑战,让从小在城市长大的李振华想要退缩。
但是,当他看到村里搞互助组连个计分的人都找不出来,只能用石头在墙上划杠杠表示分数的时候,他的心被刺痛了。看着沂源老乡们在生活贫困和知识匮乏中苦苦挣扎的样子,看着孩子们对于知识的渴望,还有老乡们特意为他缝制的棉衣棉鞋,日常生活里点点滴滴的关怀,都让李振华停下了回乡的脚步,他决定彻底告别繁华都市南京扎根在老区。
两年后,与李振华一道支教的44名南京教师,有37人陆续调回,剩下的8人中,只有李振华一人在山村小学任教。
老乡为李振华缝制的茅窝子。(仇晶-摄)
老乡为他制作的棉裤,李振华珍藏至今。(仇晶-摄)
第二次人生抉择:放弃调离大山,挥别恋人扎根老区
当时的沂源县是国务院重点扶持的37个贫困县之一,老区人民吃糠咽菜,教育资源也极度缺乏,李振华从工作第一个月开始,就从自己的21元工资中拿出一部分,给学生买书、石板、石笔、本子。上级每月供应的3斤白面一发下来,他就做成水饺、面条,与孩子一同吃。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李振华还自制了地球仪、三球仪等28种教具,业余时间走山路到学生家中为学生补课。
1955年,沂源县平均升学率为10:1,而李振华所教的应届毕业生全部升入了中学,在当时轰动了整个县城。
今年68岁的耿玉生老人是当年李振华较早教授的学生之一,他回忆说,对于这个大城市来的“洋先生”,学生们敬佩又爱戴,“李老师水平高教学质量好,对我们特别负责。”1960年,刚升入5年级的耿玉生却因母亲的突然去世面临辍学的困境。耿玉生的父亲在外地工作,家中只有奶奶照顾着他与3个弟妹。突逢变故,家中便让耿玉生辍学帮着奶奶顾家,得知消息的李振华几次三番造访耿家,对着耿玉生的奶奶和父亲再三保证,不用担心耿玉生的学习,一定让他升上中学,这才换回了耿玉生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
当时班上一共37个学生,与耿玉生情况相似的不在少数,更有5、6名家庭特别贫困的学生。据耿玉生回忆,为了不让一个孩子失去学习的机会,这几名贫困学生的学费都是由李振华来承担的。
时光转眼来到1963年的夏季,苦读多年的耿玉生和同学们迎来了升学考试。可是连绵的雨季让沂河河水暴涨,沂河的其中一条重要支流——林前河就横亘在学生参加考试的必经之路上。考试当天大雨瓢泼,林前河河水汹涌拍打着岸边,几个晕水的同学已经怕得躲到老远,没有一个同学敢冒着生命危险蹚水渡河,同学们都无奈地打算要放弃考试。就在这时,不放心学生们的李振华赶来了。看到这样的情形,他立刻将学生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略通水性的他挽起裤腿就下了河。
看到这一幕,学生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耿玉生说,当地人都知道,河里石块多、木头多,很容易就会把人击倒。他看到李振华下河游了几下就不见了,过了好一会才又重新露出了头,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耿玉生脸色都变了,“李老师那次真是摸着阎王爷的鼻子过河呀!”上岸后,李振华赶到考点与监考老师协商,由监考老师用油纸袋封好试卷,一同带回河对岸给学生们另辟“临时考点”来考试。令人欣慰的是,那一年的升学考试,全班37名同学全部考上高中。耿玉生也以优异的成绩升入沂源一中,毕业后,像李振华一样成为一名小学教师,也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李振华的无私奉献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和爱戴,乡亲们以邀请李振华到家做客为傲,逢年过节把他请到家中,一家人节日、喜事都舍不得吃的细粮留给他吃,冬天冒着严寒刨来树墩给他生火取暖。
鱼水深情,李振华再也不忍离开这片热土,乡亲们为他做的衣服、鞋子,他一直珍藏保留至今。他在一篇日记中写到:“不做过路客,要做蒙山牛”。正是为了这样一句诺言,李振华忍痛挥别青梅竹马的恋人,放弃了一次又一次调离大山的机会,彻底扎根在了这里。
谈到父亲和儿子、女儿,李振华老人的眼中盈满泪光。
李振华较早教授的学生之一耿玉生,老人向记者回忆当年自己与老师的故事。(仇晶-摄)
第三次人生抉择:孝义两难全,为学生没能在父亲床前尽孝
1965年,李振华被调往张家坡中学,一干就是15年。恢复高考后,他年年送毕业班。工作的责任心和教育的使命感,使得他没有陪父母过过一个除夕。在最初参加工作时,李振华也因为考虑到回乡车票太贵,不如节省下车票钱多资助几个学生上学,而整整三年没有回过家。
1980年,李振华担任四个毕业班的政治课老师,兼任一个毕业班班主任。距离高考还有两个月的时候,李振华收到的电报如同晴天霹雳——“父重病,速回。”
校长和学生家长纷纷劝李振华回家,学生联名恳求他回家,病重的父亲更是盼着他回家,可是,他却沉默了。“我要是走了,208个学生怎么办?”李振华告诉校长再等等,可是几天后,他等来的依旧是相同的电报。
李振华说,自己的心就像是在油锅上煎熬。深夜,他悄悄离开与学生同住的宿舍,坐在学校后山的山坡上,整宿整宿地思考。最终,他叫来了在自己班上读高三的儿子李东伟,安排他回家伺候老人。他告诉儿子,这么多学生,不能因为自己的个人问题而影响到他们考试。“可是爸爸,我也是你的学生啊!”儿子的话,问得李振华哑口无言。他思来想去,又找到儿子说,爸妈都是双职工,你考不上学可以去当工人,可是那些农民家的孩子苦读多年,命运就指望着高考了,“你爷爷做了一辈子教师,他会谅解我的。”儿子最终踏上了回乡的汽车,目送汽车缓缓驶离,李振华泪流满面,他知道,自己亏欠了儿子,亏欠了父亲。
五天后,李振华收到“父病故”的加急电报,他当场晕厥。醒来后,他跑到学校后山,面向南京的方向失声痛哭长跪不起……
至今回想起来,李振华依然涕泪交加:“我没能在父亲床前给他端一杯水、递一片药,我心里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高考如期结束,让他高兴的是,学生们一个又一个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他所教学科高考平均成绩达到83分,名列地区第一名,难过的是自己的儿子落榜了。不久后,更大的打击接踵而至,李振华的母亲也一病不起,得了半身不遂,了解到李振华的事迹后,南京方面发来商调函,调李振华回南京任教,在老区人民的挽留下李振华放弃了这最后一次调离山区的机会。
李振华为了老区人民作出如此大的牺牲,乡亲们决定替他尽孝。
张家坡一位姓段的妇女首先提出让自己女儿到南京替他照顾半身不遂的老母亲,10年间,先后有6位沂源女孩去南京照顾老人。在李振华的强烈要求下,老乡们只得收下“工钱”。
为了不给乡亲们添麻烦,1990年,李振华把年迈的老母亲从南京接到沂源,但由于半身不遂、水土不服等原因,一年后,老人突然辞世。闻讯赶来的乡亲、学生及家长们与他一起哭倒在母亲床前。处理完后事,李振华将乡亲们留下的960元钱送到南麻镇敬老院,他说:“我已经没有了父母,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我的父母……”
翻开沂源县实验中学的历史,“一百单八将”的故事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神话。(仇晶-摄)
李振华询问孩子们的上课情况。(仇晶-摄)
李振华亲手制作的地球仪。(仇晶-摄)
第四次人生抉择:迎难而上,将“少年看守所”变为“精英堂”
沂源县实验中学始建于1982年10月17日,前身是沂源县城关二中,是第一批省级文明单位,是山东省级规范化学校、省初中教学先进单位、淄博市教育红旗单位。而李振华就是这里的第一任校长。
城关二中是沂源县政府为了将县城所有小学升不上初中的“思想差、行为差、学习差”的问题学生进行集中收拢管理所成立的学校。当年刚招收的2个班共108名学生,都是能把老师弄哭的“问题学生”,号称“一百单八将”。有的老师认为,看守他们三年,推向社会算了,李振华对此坚决反对,他说:“决不能把‘次品’输送到社会上!”
面对老师们的消沉、家长的担心,屡次在“一百单八将”面前碰壁的李振华对学生做了全面调查,掌握“病因”对症下药。他发现,这些孩子什么都缺,可是最不缺的就是“自尊心”。抓住这一点,李振华逐渐探索出了“小目标分层推进法”,善于从小处肯定学生,针对个体特点,帮助学生制定小目标,通过一个一个小目标的完成,激励学生朝大目标迈进。同时,他还制定了奖励制度,定期评比颁发“提高进步奖”。“被认可”的感受悄悄改变着每个学生。经过3年的锤炼,这批入学平均分仅有28.5分的“一百单八将”,毕业平均成绩名列沂源县第一,升学率达到96%,于1986年被评为第一批省级文明单位,1987年沂源县政府将城关二中改为县实验中学。
李振华临危受命,却用耐心、爱心将一座“少年看守所”变为一所“精英堂”,据调查,他曾教过的1万名学生,至今无一例违法犯罪现象。从那时起,他一直提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人做人”
李振华为帮学生剪发购买的理发工具。(仇晶-摄)
这件灰布衬衫,老人已经穿了5年。(仇晶-摄)
曾受李振华资助的学生之一赵平忠也做了一辈子教育工作,至今与李老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据他说,这么多年李老师依然改不掉给他买衣服的习惯。(仇晶-摄)
第五次人生抉择:甘守清贫,捐款资助8000多名贫困学生
1997年7月,李振华退休了,他与爱人一起把自己的三个孩子叫到一处,家里人知道,这是有大事要商量了。
李振华说,退休后还想为学生们做一些事情,而他认为教育的贫困是一切贫困的根源,为了能帮助更多的孩子完成学业,他告诉孩子们要把自己的15000元积蓄和国务院特殊津贴都捐出去,他的这一举措最终也取得了家人的理解。
他将这部分钱分成三份,分别捐献给自己工作过的韩旺中学、张家坡中学、沂源县实验中学三所学校形成“振华奖学扶困基金会”。李振华深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教育贫困问题,不是他凭借一己之力可以改变的,他说,这项工作需要更多的人、全社会的人一起来做,“实际上我的这部分钱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可喜的是,通过他的捐款义举,沂源县县委、县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群众纷纷捐款,捐款人数已达6000多人次,目前基金会的累计资金已达296万元,基金会通过严格的管理和发放制度,先后资助贫困学生8000多名,奖励优秀学生和教师2000余人次,确保每名同学和老师的资金到位。
为了资助更多的贫困生,2001年,时年64岁的李振华应聘到淄博万杰朝阳学校任初中部的校长,期间他还以捡拾垃圾换回的钱资助学生,将自己在外聘8年获得的40多万年薪全部拿出资助不在基金会范围内的23名贫困学生,每月只留下500元作为生活费。
2012年6月,由李振华倡导的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在沂源县竞技体育馆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家、志愿者与1000多名在校生及家长们一起开展了思想道德教育、感恩教育为主的体验活动,并募得捐款100万元,企业家还与156名贫困生结成帮扶对子,资助他们直到大学毕业。
在2015年升学考试中获得所教科目全县第5名优异成绩的韩旺中心学校任课老师李秀芝认为,奖励机制的运行让老师们干劲十足,而且容易形成榜样影响,整个教学和科研的氛围都很浓厚。
同样在今年获得“扶困基金”,可以凭借基金完成学业的韩旺中心学校初二学生曹云则有一个心愿:“我想见见李校长,我想告诉他,我很感谢他!”
据了解,目前沂源县的教育贫困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沂源县教体局局长李志明告诉记者,在李振华的努力推动下,沂源县通过全面落实扶困助学各项政策措施,构筑了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职到大学全覆盖的助学体系,累计救助新入学贫困大学生2270多人,资金700多万元,教育工作的社会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看到这样的变化,如今已经79岁的李振华非常高兴,但他仍不满足,他又将目光转向了社会救助,看望孤寡老人,关爱留守儿童,他的使命仍在肩,看得出来,老人想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一身灰布汗衫,领口已经磨损严重,朴素的布鞋,从风华正茂到年逾古稀,李振华早已习惯与青山为伴,以学校为家,学生和教育已经成为他的生命,荣光一生,却一身清贫,扎根老区,对于李振华而言,有发自心底的快乐,有痛彻心扉的遗憾,记者问他,如果再来一次,会怎样选?
李振华掷地有声的说:“重来一次我还会这样选择!”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孙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