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教育资源日趋平衡 外来务工子女入读公办小学

2015-08-31 08:19:00来源:水母网作者:徐峰

  水母网8月30日讯 (YMG记者徐峰)中小学开学在即,返校率先开始,水母网(www.shm.com.cn)走访发现,小学新生入学分班,一个学校大多2到3个班。今年开学前夕,各小学贴出分班事宜,一年级普遍控制在3个班左右,所属片区内的孩子基本都完成了入学报名。全面禁止择校后,去年热炒的外来务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在今年也有所缓解。

  每所小学新生普遍分为两到三个班

  从去年开始,烟台全面禁止择校后,以往许多热门学校分班数较以往有所减少,“冷门”学校的班级数在提升,逐步恢复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平衡。今年,划片分配的学龄儿童也前往各自所属片区小学报名上学,以往那些路远、人多的热门学校现象戛然而止。区域划片让住在各个小区的孩子都有学可上,都能就近上学。

  前日,记者在小学新生报到采访过程中看到,养正小学今年一年级分为3个班,每班人数约为42人,与去年基本相同。惠安小学和去年一样,保持了4个班。一名陪同孩子报到的家长孙女士告诉记者,她家的孩子通过划片进入了养正小学,家长们普遍认为班级少了,老师也能更用心。“前几年也担心过,怕孩子没法就近上学,结果报名时发现也没那么多人,其他家长们都说是因为划片分流了。”

  统一安排外来务工子女入读公办小学

  禁止择校让许多片区内居民受益,但从去年来看,外来务工子女入学却处在矛盾边缘。今年情况如何?记者采访发现,根据早前芝罘区教体局发布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报名须知,今年教体局统一安排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公办小学和初中。所以,今年新生报到日,未见到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子女未被分配入学。

  记者在养正小学报到日当天从家长们口中了解到,虽然分班数减少,但也有不少外来务工子女被安排进校读书,“听说每个班都有,每个学校都有”。

  在芝罘区就读的外来务工子女,有明确条件规定:截至招生当年8月31日,父母等第一法定监护人在芝罘区购买具有政府合法审批手续并由具有资质开发商开发的商品房,户口尚未迁入芝罘区的可在芝罘区指定接收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的学校就读;或夫妻双方或一方在芝罘区有稳定工作,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合同并交纳社会劳动保险一年以上且保证每年连续缴纳劳动保险的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可在芝罘区指定接收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的学校就读;或在芝罘区注资50万元以上成立公司并年缴税5万元以上的投资人子女,可在芝罘区指定接收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学校就读。

  未报名外来务工子女可前往民办小学就读

  虽然政策宽松,但仍有部分外来务工子女条件“不达标”,无法入读芝罘区公办小学。而针对这部分外来务工子女也有明文规定: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到烟台外国语实验学校、双语实验学校、东方外国语实验学校、培英学校、中大德美学校、崇文学校、星海艺校等民办学校联系就读。

  由于民办小学的价格、距家远近的差异,在去年的开学日当天出现了报名人数持续增多,民办小学临时增加新生班级数量的现象。昨日,记者前往烟台崇文学校发现,学校新生报到还未开始,具体分班数量还未贴出,一位今年孩子即将入学的新生家长说,学校工作人员在报名时告知,由于报名人数可能增多,报名或将一直持续至开学日当天。

初审编辑:张艳

责任编辑:高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