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讯 据水母网8月30日报道,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自2013年以来,烟台先后两批对龙口、莱州等6个县市的公立医院进行改革试点,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年烟台将继续扩大改革范围,对福山、莱阳、栖霞、牟平等4个县市区年内启动改革工作。
记者烟台市卫计委获悉,今年烟台将继续扩大改革范围,对福山、莱阳、栖霞、牟平等4个县市区年内启动改革工作。在人事分配制度方面,破除人才流动的政策壁垒,建立健全灵活的用人机制。在价格补偿方面,根据药品实际加成降幅的80%,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这一改革举措的出台,也标志着烟台公立医院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
取消药品加成
5所医院药价下降22%
2013年1月1日,作为全国第一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蓬莱市和龙口市辖区5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启动,而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实行药品零差率。最大亮点在于药费降低,而与此同时,住院报销范围又有所扩大。“药品零差率,就是医院药品进价多少,就卖给患者多少,这样便可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支出,减轻群众就医负担。”蓬莱市一家医院负责人解释说,“药品价格下降了,门诊量显著增加,住院病人减少,人均药费大幅下降。”2013年,该院全年共完成门诊量32万人次,同比增加4.7万人次;门诊人次均药费125.82元,居国内同级医院较低水平;出院病人人均药费2165元,降幅26.70%。
自从龙口、蓬莱两市5所县级公立医院开展综合改革试点以来,5所试点医院药价平均下降22%。龙口市某医院一位胡姓负责人表示,改革之后,门诊和住院病人增加了20%,医务人员积极性增加了。在门诊买100元的药能便宜15元,药费降低了15%,给患者带来实惠。与此同时,患者住院报销范围又有所扩大。试点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取消药品加成导致的医院收入减少,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予以补偿。
在继蓬莱市、龙口市综合改革后,市卫生部门又将海阳市、莱州市、招远市、长岛县列为第二批公立医院改革综合试点。与此同时,药品网上采购已形成常态,常用药品和基本药物占比都在99%以上,市民买药药价平均下降27%。
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增加财政投入予以补偿
2014年10月1日,莱州、招远、海阳、长岛4县市区公立医院改革启动第二批试点。除中草药、中药饮片外,所有药品全部实施零差率销售。医院所用基本药物、常用药品等通过省级集中采购平台统一采购,并按照采购价销售,不再赚取药品利润,真正还利百姓。
记者实地调查,六个县市的试点医院取消了药品加成,调整了医疗服务价格,市民看病更加方便实惠。试点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政策,药品减少的合理收入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和增加财政补助予以弥补。在新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面,在调整住院诊查费、护理费、床位费、手术和麻醉费等4类诊疗项目价格基础上,再调整门诊诊查费和中医药两类医疗服务价格,其中普通门诊诊查费由每次1元调整为2元,急诊诊查费由每次4元调整为6元;中医类收费提高30%。
另外,对特殊疾病、新生儿、气管切开等护理费也进行了适当调整。同时,将调整后的诊疗项目全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推行总额预付、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使县域内就诊率不低于90%。
为保障药品的来源,市卫计委加强基本药物网上集中采购和配送监管,已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登记制度,组织医疗卫生机构与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及其代理人签署《医疗卫生机构医药产品廉洁购销合同》,新版基本药物目录得以平稳实施。
根据药品加成降幅80%
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公立医院改革,烟台正在逐渐走向深化。目前,龙口、蓬莱、莱州、招远、海阳、长岛6个县市改革成果进一步巩固,福山、牟平、莱阳、栖霞4个县市区提前谋划,改革前期准备已就绪,今年年内启动改革工作。
福山等县市区将在人事分配制度方面,结合国家正在进行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破除人才流动的政策壁垒,建立健全灵活的用人机制。在价格补偿方面,进一步完善价格调整方案,根据药品实际加成降幅的80%,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基本药物制度不断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和二级以上医院全部开展药品集中采购,合理用药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严格执行药品和高值耗材集中采购政策,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临床所需药品,除国家另有规定的药品外,将全部通过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采购。
与此同时,加大力度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0%以上,老年人健康规范管理率达到75%以上,7岁以下儿童和孕产妇健康管理率均达到90%以上。
引进10个社会办医项目
积极推进医师多点执业
解决看病难,关键还要医疗资源的配给更均衡、更充足,因此鼓励“社会办医”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近年来,烟台不断优化社会办医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扩大对外开放,助推社会办医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引进成规模的社会办医项目10个,新增床位2245张。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各级各类社会办医疗机构1485家,占全市医疗机构总数的26.97%。
烟台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发展规模,放宽对社会医疗机构数量、规模、布局以及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的限制,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三级医疗机构,将100张床位以下专科医院审批权限下放县级,为全市社会办医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面向省内,积极引导地方大企业与知名医院合作兴办医疗机构。南山集团与山大齐鲁医院合作,投资6亿元,兴办了以肿瘤治疗为特色的三级肿瘤专科医院———龙口南山养生谷肿瘤医院。
面向省外,诚心邀请知名医院来烟投资兴业。市心理康复医院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开发区医院与北京儿童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山东绿叶集团与韩国书佑集团及鲍巴斯纪念医院合作,建立二级康复医院,目前项目已通过审批,正在建设之中;绿叶集团与韩国ELLIUM女性医院合作的爱丽美整形美容门诊部项目已签订合作协议,正在办理项目前期审批手续。
烟台还鼓励大型企业、慈善机构等以参与改制、公办民营等形式投资,引导社会办医向多样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积极推进医师多点执业,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深入探索公立医疗机构和社会医疗机构多种合作形式,促进资源共享,加快医疗健康服务业发展。

初审编辑:王晓亮
责任编辑: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