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山夜游开门前10分钟, 广场上聚集了一群年轻的男男女女。 与中老年人的饭后散步不同, 他们通过网络社交群集结, 每周固定时间爬山, 这样的户外运动群已经成为部分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群里认识的姐姐连宠物狗都熟了
27日晚7时, 下起了小雨。 千佛山北门前的广场上, 聚集了三三两两的市民, 等待着夜游千佛山。雨星点点下, 不少市民躲在树下聚成一圈, 一边避雨一边说说笑笑, 也有的市民低头玩手机, 在等待爬山的小伙伴。 不一会儿, 小广场上已经聚集了四五十个人, 他们没有因为小雨而中断爬山计划。
记者注意到, 夜游千佛山的人群中, 大多市民熟知开门时间, 可以在恰当的时间到来, 直接进入景区,不需要在外等候。 哪怕早到一会儿,只要持有本地身份证, 门卫也不计较, 允许进入景区。
19时20分, 离正式开门还有10分钟, 市民三三两两地陆续进入景区。 “经常过来的以中老年人居多,都是老面孔, 坚持爬山的年轻人并不多。 ”门卫说。 27日正值农历七月十四, 不少市民尤其是中老年人, 都是奔着上香拜佛而来。
此时, 广场上还有等待的人群。与其他人不同, 他们不是几个人在等待, 而是一群人。 “‘简单’ 怎么还没来? 问问他还来不来了? ”经过短暂的了解, 记者发现不少来这里的年轻人都是通过网络社群自发组织起来的, 大家称呼对方都是用网名。
一群年轻人聚在一起, 谈论着最近的奇闻逸事, 比如某次跑步迷路的体会, 或者遇到的某个比较奇葩的人。 话题轻松幽默, 很少触及工作上的内容。 “工作劳累了一天, 就是来这边运动运动放松一下的。 ”
一 位 女 士 带 着 自 家 宠 物 狗 过来, 小狗一下子跳到另一位女士的怀里。 “这是我们群里认识的姐姐,经常一起爬山, 和她家狗都熟了。 ”
平时为工作打拼, 闲暇为爱好集结
记者了解到, 通过网络社交群相约一起运动锻炼, 已经成为年轻人户外运动的一种主要方式。
35岁的王承荣是济南某保险公司的员工, 在工作之余, 他还有另一个身份: 济南驴行天下户外群的群主。 在网上申请一个群, 做个群主并不难, 但他建的群中活跃着3000多名参与者。
平时就喜欢户外运动的王承荣, 原来只是跟几个有相同兴趣爱好的朋友一起玩。 两年前, 他建了一个户外运动群, 起初是为了便于朋友间相互交流。 “后来朋友介绍朋友, 人越来越多, 现在已经发展为两个大 群 , 每 个 群 都 有 将 近 2 0 0 0人。 ”
王承荣介绍, 由于每个群最大容量为2000人, 他只好把大家分为两个群。 记者进入其中一个群看到, 里面有1783名成员, 在线成员达到1019人。 每个成员前都标有 “新驴” “初级”“高级” “至尊” 等各个等级, 群中成员活跃度很高, 经常有人交流发言。
搜索 “济南户外运动” QQ群, 会发现类似的群高达五六百个, 多数户外群都是几百人的规模, 更有不少是 “僵尸群” 。那么, 王承荣的群是如何保持这么高的活跃度, 持续两年多时间并且人数不断增多呢?“我们活动特别多, 基本上每周都能组织几次活动, 除了每周四固定爬千佛山外, 周末和节假日都会有活动。 ”王承荣介绍, 南部山区他们已经基本逛遍了, 除了近郊一日两日游外, 他们的足迹还遍布云南、 广西、 新疆、 河南等地。
户外群扩大社交圈成就了六七对姻缘
据了解, 类似王承荣这样的户外运动群, 活动内容多以登山、 徒步、 露营为主, 有个人参加的, 也有家庭参加的。 与旅游不同, 这些户外群体通常自己安排衣食住行, 以休闲交友健身为目的, 是一种更为自由、独立的旅行运动方式。
王承荣介绍, 在他群里, 成员年龄结构多在二三十岁, “85后” 比较多, 在职业构成上大部分是普通的上班族, “平时工作压力大, 没有时间休闲放松。 周末就出来运动一下, 同时也扩大了自己的社交圈子。 ”王承荣说, 通过这个圈子认识并结婚的夫妻就有六七对。
虽然王承荣每天的工作时间较为自由, 但在工作之余的大部分时间里, 他都忙着组织群成员运动。 “从刚开始自己玩, 到现在带着大家玩, 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责任心提高了不少。 ”
与旅行社相比, 这样的户外运动群价格便宜很多。 “近郊一日游也就三五十元。 ”王承荣说, 驴友户外运动多是 “穷游” ,因为兴趣聚在一起, 不以挣钱为目的, 也不会像旅行社一样设置购物点等。
王承荣说, 每次参与活动的人数不定, 平均一次能有几十人参加, “最多一次活动有130多人参加” 。 成为这么多人的户外运动领袖并不容易, “根据季节的不同, 会为群成员选择不同的目的地和线路。 如果路途较远, 订大巴、 景区门票、住宿吃饭等都要考虑到。 ”
大规模的外出游玩, 安全能不能保证是许多驴友关心的问题。 王承荣说, 在每次外出游玩前, 他们都会为参加者购买意外伤害险, 在旅途过程中, 还会有一帮热心负责的领队。 “平均每十个人就有一个领队, 旅途中相互帮助。 ”

初审编辑:张艳
责任编辑: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