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堂首堂公益讲座济南开讲:大时代的出路,从《论语》说起

2015-08-09 23:10:00来源:大众网作者:赵兵

8月8日,台湾知名儒学家、台北故宫博物院文物管理和修复专家、无尽灯文化学会主席唐瑜凌,与无尽灯文化学会执行会长高铭泽在山东大厦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讲座。许立新摄

手语舞“礼”表演。 许立新摄

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邢成湖以及省市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会议。许立新摄

讲课现场座无虚席。 许立新摄

  大众网济南8月8日讯见习记者 赵兵)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山东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主办,山东省鲁台交流服务中心和“孔子学堂”推进委员会承办的孔子学堂首堂公益讲座在济南山东大厦开讲,本次活动持续两天,特邀台湾知名学者唐瑜凌为主讲人,以《大时代的出路-从<论语>说起》为题作专题讲解。

  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红勇,山东省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少杰,山东省台办副巡视员齐子明,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牛廷涛、邢成湖,济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伊沛扬,中华无尽灯文化学会学员,全国各地国学爱好者等领导和嘉宾参加活动。

  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邢成湖首先致辞,他说:“子曰:道不远人。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我们怀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崇敬之情、热爱之心相聚在孔孟故乡山东济南,共同开启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首堂公益讲座。”  

  邢成湖表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的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骨干,对中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今天儒家文化与其他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与人文精神的道德理念仍然能够为人们提供有益的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的启示,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台湾和大陆同根同源,同胞血脉相连,今天我们公益讲座邀请了台湾知名学者唐瑜凌先生主讲,就是要继续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感情,为两岸交流做出我们应尽的贡献,让中华文化弘扬起来,传播下去。  

  科技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变化,各类思想与价值观互相交织碰撞,面对战争、疾病、死亡、污染等种种问题,人们感到彷徨迷茫,那么在大时代背景下,孔子的智慧又能给人们提供怎样的启迪与借鉴?唐瑜凌师承台湾儒学泰斗、山东济南大儒李炳南,深入研究儒学文化三十余年,他创办了台湾无尽灯文化学会致力于弘扬中华文化,学习传统文化典籍与深入实践,曾多次来大陆讲学。  

  唐瑜凌在开课仪式上致辞表示,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先生是济南人士,特别弘扬儒家文化,在他直到97岁的岁月中从未离开过讲学教习。当年我们是一群愚钝之人,上大学时就憧憬着外国人的生活,我们心目中都想去外国上学找出路,后来遇到了这位大儒,在这几十年的学习岁月中带给我人生莫大的收获。他说:“我深深知道文化才是各行各业的出路,因为文化引领着精神,引领着思想,引领着我们对人生观价值观的肯定,人有了价值的洗涤,才知道人生应该要怎样的经营、事业的目的在哪里,人在这个大时代里面要如何找寻真正的出路。  

  唐瑜凌说:“什么叫做中国文化,我的老师说,文化就是以文化道,就是把经典学习,它能够内化,能够外化。内化使自己身心能够清净,使自己见地高远、格局浑厚,看法清楚明白,分析事理有条不紊;外化则是外在的出路,像政治、经济、教育、科学等等,好好的古书今用,就是一个外在的出路,这与西方是不同的。” 

  当日讲座获得全国各地热爱国学的人士的支持,讲座还未开场,场内便座无虚席,甚至连讲堂的走廊边,座位后排都占满了聆听的国学爱好者。据主办方统计,当日到场人数超过600人。伴随着志愿者表演的手语舞“礼”和孔子纪念歌的旋律开场,讲座现场传统文化氛围浓厚。该活动得到山东泰山文化研究院和山东中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刘宝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