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执法支队的执法人员联合公安等部门,对市区非法行医活动进行突击检查,5处存在非法行医的“黑诊所”被当场取缔。同时,后期将根据调查结果,分别对其处以罚款、没收医疗器械和违法所得等处罚,对涉嫌犯罪的案件将依法移送公安机关。
威海晚报记者 宋伟
通讯员 毕建明 文 薛航 图
药店主自己琢磨
就敢给人挂吊瓶
5日上午9时许,临港区 蔄山镇中韩路一家药店内,市民包女士输完液正准备让店主鲁某拔掉吊瓶,就在这时,几名执法人员走了进来。“我以前在医院看过病,知道要注射天麻素,就到药店要求注射这种药。”包女士告诉执法人员,“我是第一次来这家药店打吊瓶,不知道这家药店不具有诊疗资质。”
在这家药店内,记者看到,外侧大厅内除了摆有常规口服药品外,并未发现注射类药物。推开药店北侧后门,执法人员发现了一个约有1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面杂乱不堪,摆有双黄连注射液、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氨曲南、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十余类注射用药。配药台铺满灰尘,输液贴、葡萄糖等各类注射用品散落在上。
“我没有学过医,也没有当过护士,就是自己琢磨着打吊瓶。”鲁某在接受执法人员询问时表示,她所经营的药店既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她本人也没有医师资格证、医师执业证。
“这家店去年就因非法行医被查处过两次,这次我们会依法将案件移送公安部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执法支队医疗卫生监督二科科长李闪霞表示。
觉得去医院麻烦
患者闯进“黑诊所”
而在另一家涉嫌非法行医的口腔诊所大门上,赫然写着“打针、输液”几个大字,执法人员赶到时,店主安某正在为患者进行口腔治疗。往里走,两张单人床和几箱注射类药品摆放其中。
“我有医师资格证,也有医师执业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还没办下来。”安某解释道,他的证件原件在北京老家,现在只有复印件。李闪霞告诉记者,安某的资格证和执业证需进一步查证,但因其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所以其诊疗活动是违法的。
“我最近牙疼,看到这边有家口腔诊所就来了,没想到这里涉嫌非法行医。”正在治疗牙齿的市民刘女士表示,她觉得去医院麻烦,没想竟进了“黑诊所”。
执法人员提醒
看病要选正规医疗机构
当日上午,执法人员共查处了5处非法行医的“黑诊所”。这些“黑诊所”为何有人来治病?接受随即采访的市民给出了答案,因为去医院麻烦,而这里比较省事、方便。
李闪霞表示,非法行医具有很多危害,因非法行医产生的医疗事故也并不鲜见。“首先,行医者没有行医资格,很容易造成漏诊、误诊,可能耽误病情或者采取错误的治疗措施。”李闪霞告诉记者,这些“黑诊所”药品的来源也没有保障,加上设备简陋、又没有合格的消毒设施,很容易造成患者交叉感染。
“再就是一旦出现医疗事故,维权也没有保障。”李闪霞建议,无论是看病还是简单的治疗,都要选择正规医院或诊所,以免贻误病情。
“判断一家医疗机构是否正规,关键要看该机构有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行医者有无医师资格证和医师执业证,这三证缺一不可。”李闪霞表示。
初审编辑:王晓亮
责任编辑: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