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小伙玩手机游戏玩成手瘫 手机依赖症15症状你有几条?

2015-06-23 15:20:00来源:大众网综合作者:

  手机依赖症是一种新型心理疾病,尤其青睐青年白领女性、业务担子重的中年男人和学生三类人。随着手机普及率的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手机持有者发现,自己已经无法离开这个“爱物”,哪怕只是半天儿不见,也会魂不守舍,坐卧不宁。这不,今个儿就有一例极端的手机依赖症患者,大家看个新奇,也要暗暗为自己提个醒儿,自己可别成为下一个。

  每天七八小时玩手机游戏 19岁小伙玩成手瘫

  每天玩手机的时间竟然长达七八个小时,19岁的程明(化名)患上严重的手部疾患,连平时握笔、刷牙都成了大问题。到医院就诊时,医生告诉程明他患上的就是“手机手”,就是由于过度使用手机引起的手部疾患,比较专业的医学名称就是患上了腱鞘炎。

  济南市中心医院骨科专家副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神经生物学博士后宁斌介绍说,类似程明的“手机手”,还有一些患者患有“鼠标手”,都是因为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鼠标等高科技产品,而引起的手部疾患,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如果放任不管,还会引起更加严重的后果。

  每天七八小时玩游戏

  近日,19岁的程明(化名)来到济南市中心医院骨科门诊求医。程明告诉医生,他的右手不知道怎么了,一直僵硬,右手的食指和拇指不仅仅有僵硬现象,而且出现局部剧烈疼痛。现在连最简单的握笔、拿筷子吃饭、刷牙等生活小事都成了大难题了。

  “你最近是不是经常用手机上网、玩游戏?”医生问程明。程明连忙点头,承认他已经有半年多的时间持续痴迷于网络游戏,天天抱着手机上网打游戏。“我基本上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学习,剩余的时间都在拿着手机上网或者打游戏,天天基本上得有七八个小时泡在网上玩游戏吧。”因为痴迷手机上网和打游戏,程明的手部变得越来越不灵活了,而且出现了手部僵硬近似与手部局部瘫痪的症状。

  济南市中心医生骨科专家宁病介绍说,程明的手部疾患是典型的“手机手”,需要经过专业治疗,才能逐步恢复手部健康。“如果程明能够提前认识到这种疾病,就能有效避免。而且,现在高科技产品非常受人们青睐,‘手机手’和‘鼠标手’基本上都集中于中青年人群,发病率还是比较高的,希望大家都能引起高度重视。”

  严重的需要手术治疗

  您可千万别以为“手机手”是小毛病,可以无药自愈,严重的“手机手”患者甚至需要手术治疗才能痊愈!

  宁斌说,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屈伸指肌腱反复的滑动,将肌肉收缩产生的动力传导到关节,产生手指的屈伸活动,才可以满足手功能的需要。手部是人体器官里面比较灵活的部位,如果过度使用手机,也会引起手部疾患,例如腱鞘炎。“手机手”这类疾病主要发生在青少年身上。

  如果长时间地使用手机,持续时间久了,屈伸指肌腱与腱鞘之间的摩擦或磨损过频,最终会导致无菌性炎症发生,肌腱水肿、增粗,腱鞘管壁增厚,产生局部疼痛、触痛和肿胀。“有的患者会出现手指活动时弹响,或者,突然绞锁在某一位置不能活动了。最常见的部位为拇指或腕关节桡背侧。”宁斌介绍说,其实比较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突然手部某一个关节不能活动了,或者大拇指、手腕部等关节部位产生剧烈疼痛,这种现象值得手机迷的高度重视,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在专业医生的检查下做治疗,千万不可自行处理。

  手机依赖症15症状你有几条:人在身边也发微信

  手机依赖症是一种新型心理疾病,尤其青睐青年白领女性、业务担子重的中年男人和学生三类人。随着手机普及率的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手机持有者发现,自己已经无法离开这个“爱物”,哪怕只是半天儿不见,也会魂不守舍,坐卧不宁。市立医院心理专家王冠军提醒,高科技在给人们带来沟通便捷的同时,也将一种“新鲜病”——手机依赖症“捆绑销售”给了现代人。

   表现

  “压力过大是主因。”王冠军说,据一项招聘顾问调查所知,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人际交往日益频繁,信息更新流通速度快等,这些原因使得手机成为大多数人工作和生活的重心,手机无形中在这些人的心里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一旦手机没电或来电频率突然降低,就会出现情绪波动,如焦虑、烦躁、抑郁等症状。而性格内向者更易得手机依赖症。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手机人数最多的国家。在我国特别是追求时尚的白领阶层往往频繁更换手机或一人多部手机。而白领工作压力相对较大,因此对手机的依赖性也相对较大。这种心理的不适应状况在白领人群中的发生率也出现了增多的趋势。”

  王冠军说,一些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的人是感染“手机依赖症”的高发人群。这些人往往交际圈小,朋友少,想与外界联系又不积极主动,只能借助于手机来排解孤独感和证明自己的存在。还有一些人通过频繁接电话来向别人显示自己工作繁忙,以此证明自己在社会上的重要性,从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危害

   研究发现,美国人每天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平均在5小时以上。我们身边使用手机招过5个小时的人大有人在。

   王冠军告诫,手机上瘾有害健康,一旦有以下一半的症状,就说明有手机依赖症的前兆了。

   1.视力模糊。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模糊和干眼症。   2.没有安全感。一旦手机没在身边就会产生莫名的恐惧感。   3.频繁发微信和短信。无论工作忙还是闲暇时,总爱使用手机频繁地发,甚至给近在身边的人发。   4.头痛。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引起头痛、疲劳乏力,甚至会导致“老痴”(短时记忆丧失等)。   5.方向感差。到任何地方都离不开地图定位,不会记路。   6.手机放枕边。研究发现,手机离身体太近容易导致入睡困难,影响睡眠质量。   7.总听见手机振动声。手机明明静音,有时甚至压根没带手机,却感觉它仿佛在响或振动,这就说明你已经因沉迷于手机而产生幻觉了。 8.上厕所带着手机。无论是上厕所还是进卧室,手机24小时不离身。   9.拇指病。长时间使用手机上网或发短信等,手指就会痉挛疼痛,医学上称为拇指腱鞘炎。   10.拍照晒美食。吃饭之前,必须先拍照上网与好友共享美食图片。   11.不喜欢眼神交流。总爱使用手机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眼神接触减少,甚至与他人目光接触时产生异样感。  12.与亲朋聚会减少。与亲朋3个月没聊天,只是通过社交网站了解对方一切情况。   13.记不住电话号码。依赖手机的存储功能,当电话没电或不在身边时,记不清熟人的电话号码。   14.弯腰驼背。长时间使用手机的坏习惯容易导致弓腰驼背等不良姿势。   15.走路也在玩手机。边玩手机边开车、工作或者走路等,容易忽视身边事物,导致意外。

  小提醒:

  这些可以预防“手机依赖症”

  调整生活可缓解“手机依赖症”。王冠军说,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出现的现代心理病症,只要能够正视它,通过一些方式去调整自己的生活就可避免或者缓解这种症状。

  “因为工作性质的转变而对手机产生依赖的人,实际上是由于部分固定交际对象的突然消失而带来的交流欲望的中断。这类人可以在生活中重建自己的交际圈,利用闲暇时间参加一些联谊活动,定时和几个固定好友小聚谈天来排解抑郁的情绪,使自己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和工作。如果是对手机习惯性依赖的人,应多在现实生活中积极与人交谈,多读读书、看看报,通过自我约束逐渐减少不必要使用手机的次数,尽量将生活的重心从手机上转移  王冠军说,手机依赖症是一个可大可小的问题。如何才能防止对手机过度依赖,并且避免自己被手机“孤立”呢?王冠军给出了以下几个方法:

  1、把手机装在包里。拿在手上会让人们时刻意识到手机的存在,一旦离开,就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分离焦虑”。不妨放在包里,调一个响亮些的铃声,这样既可以避免漏接电话,也可以减轻对手机的依赖。

  2、注重面对面交流。平时要多培养自己沟通的技巧,多和现实中的人去接触,这样不仅有助于增加亲密感,也可以改善自己性格上的缺陷。每天留出一定时间和家人交流,规定自己在交谈的时间内,除了接必需的电话,不可以玩手机。

  3、多读书看报和运动。多在现实生活中积极与人交谈,通过自我约束逐渐减少不必要使用手机的次数,尽量将生活的重心从手机上转移。如果客观条件允许,最好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听音乐、外出散步、郊游、健身等。如果对手机依赖过于严重,就要去看心理医生,以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专家教您“热手操”常常练习保健康

  宁斌告诉记者,如果经常使用手机、电脑、鼠标等高科技产品,其实,可以试试一种“热手操”,在用手之前先“热手”,就能有效预防各类手部疾患。宁斌介绍说,大家可能会觉得热手有点多余了,因为平时只听说跑步之前先热身,很少听说用手机之前先“热手”的。在国外,很多骨科专家都比较提倡热手操,因为可以有效避免手部疲劳,减少手部疾患,对于经常用手操作电脑、鼠标、手机的人群来说,可算是一个保健操了。而在国内,可能鲜有听闻用手之前还需要“热手”。

  宁斌给广大读者推荐了一套热手操,据说可以有效避免手部疾患,如果您感兴趣,不妨一起来做做手部保健操吧。步骤1:双上肢松弛放在躯体两侧,身体直立。步骤2:右上肢向前伸直达肩关节水平,手掌向上,手指分开指向地面。

  步骤3:手指及手腕向上移动,同时逐渐握紧拳头,屈腕使拳头指向锻炼者方向。

  步骤4:屈曲肘关节使拳头指向肩部。

  步骤5:将上肢向外旋转,仍保持屈肘及握拳姿势,头部逐渐转向拳头。

  步骤6:依次伸直肘关节和手指,背伸腕关节使手指指向地面,缓慢将头转向对侧肩部。左上肢以上重复步骤1~6。步骤7:双上臂抬高到肩关节水平,肘关节屈曲,使双腕掌屈并以手背相贴,手指伸直指向地面。

  步骤8:双手翻向上方,腕关节背伸,手掌及手指紧贴,手掌及肩部往回收。

  步骤9:手掌及手指仍然紧贴,双手放置在头上方。

  步骤10:双手逐渐移向头部后方,肩关节同时向后移动。

  步骤11:双上肢向外伸直在肩关节水平,握拳并使腕关节屈曲。

  步骤12:双上肢逐渐放下至躯干侧方,并伸向身体后方,腕关节背伸,手指尽量向上,下颌向上抬起。

  步骤13:双上肢松弛放在躯干侧方,轻轻抖动双手。

  宁斌介绍说,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在工作前和工作间歇或工作后各完成整套活动一次,步骤1~6可随时进行。整个活动应在能力范围之内,持续、缓慢、连贯进行。每一个步骤应保持5至10秒钟。另外,宁斌提醒说,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这种热手操,患者在选用这种热手操锻炼前,应向有关医生咨询,并讲明自身的具体情况,以确认是否适宜使用本方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初审编辑:张艳

责任编辑:石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