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迅速地发展,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网络。今天去哪儿吃晚饭?去网上搜一搜;肚子这么疼是咋啦?去网上问一问?双子座和金牛座配不配?来网上瞅一瞅……网络让我们生活更便捷美好的同时,也带来了太多稀奇古怪的流言,此时,认真了,你可就真中招了。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盘点一下那些曾经在我们生活中漂浮的流言。
网传拐孩子团伙在青作案 "青岛公安"官微辟谣
“偷孩子的犯罪团伙涉入开发区,请相互转告不要带孩子出来玩……”近日一则声称犯罪团伙在青岛拐卖儿童的消息在朋友圈和社交平台上疯传,引起了很多家长的恐慌。昨天下午,青岛市公安局官方微博“青岛公安”发微博表示,该消息为假消息,希望大家不要轻信谣言。
拐孩子消息吓坏家长
“紧急通知:开发区的宝妈们,近日偷孩子的犯罪团伙涉入开发区,请相互转告不要带孩子出来玩,即使出来也不要离开家长的视线。开发区已经丢失了2个宝贝,青岛丢失1个,情况属实,请家长们提高警惕。”这几天,在社交平台和朋友圈里,一则关于犯罪团伙来青岛偷孩子的消息在家长中炸了锅,因为恐慌,家长们相互转发,很快便成了大家谈虎色变的一件事。
记者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中看到,很多人转发的消息来自一个叫“青岛徽姐”的账号,从账号“徽姐便民信息”的注释上看应该是一个信息服务类的账号,很多家长看后不假思索,马上就在自己的朋友圈和微博上转发,从而形成了不小的影响力。有些家长甚至取消了周末带孩子出去玩的计划。
发帖者多为“博眼球”
“情况不属实。此类情况多为公众号骗取转发,请大家勿转勿信。”昨天下午,青岛市公安局官方微博“青岛公安”发布消息,证明这个消息是虚假信息,并提醒大家请勿轻易相信。
近年来,对于孩子丢失的问题,市民都非常关注。此前的两部电影《亲爱的》和《失孤》更是讲述了丢失孩子的家长寻找孩子的痛苦过程,在观众心中引起了巨大的共鸣。所以,网友们对于寻找孩子的信息,都愿意帮个忙。而这些散步谣言的人正是利用了网友们的爱心来传播谣言。
记者发现,发布这些消息的账号很多都是服务类账号,因为这些账号需要大量的“粉丝”关注自己,增加自己推送服务类信息的扩散面,所以必须利用大家关心的话题来吸引粉丝。据了解,今年以来,关于青岛丢失孩子的微博已经有七八条之多,后来经热心网友认证都是虚假信息,而发布这些信息的人正是利用人们的同情心理“博眼球”。
充电器电死小女孩网上疯传 专家辟谣称不会伤害
“扩散扩散!引以为戒!一个小女孩的生命结束了就是因为她把手机充电接口放到嘴里,而另一头还在插线板上…”最近,这样一则“手机充电器电死小女孩”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疯传,不少家长都纷纷转发分享,以便提醒身边的朋友。手机充电器在通电状态下真的会危及人的生命吗?昨日,记者予以求证。
这则消息在微信朋友圈疯传
■网帖热传
不少家长认为可能触电
帖子所附图片中一名国外男子含泪抱着已经身亡的小女孩,令很多父母尤其是妈妈们为之担忧。王女士刚成为妈妈两个多月,看到这则消息后,很惊讶地说:“这是真的么?充电器都这么危险!我一会就去把家里靠近地面的插孔全封住,太危险了!”
日前,有媒体记者随机调查了多名儿童家长,三分之二的家长觉得可能会触电,三分之一觉得不可能。“我觉得有可能会触电吧。孩子的口水比较多,我们都知道水源要远离电源,含到嘴里,这样还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刘女士说,以后充好电一定赶紧拔掉充电器,等孩子长大点,要告诉他不要去玩这些东西。身为父亲的张先生及赵先生则觉得不会触电,他们认为:“手机充电器输出的电压很低,应该是安全的。”
■记者体验
充电器含到嘴里没感觉
家长们的看法不一,到底通电的手机充电器充电头含到嘴里会不会触电呢?网站专门开了辟谣帖说:“这孩子不是死于手机充电器,而是叙利亚内战。”经查,这张图片最早出现于今年1月22日国外的社交网站上,谴责战争。既然帖中的图片是假的,那文字内容是否可信?记者亲自测试了iPhone手机和三星手机的充电器,含到嘴里后没有任何感觉。
■专家释疑
电压仅5V不会造成伤害
“一般,手机充电器是将220V的交流电转换成5V的1000mA或500mA的电压,我们物理理论上说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V以下,5V远远低于这个值,人体的电阻一般在1万至2万,将通电的手机充电头含到嘴里不会有触电的感觉,而人体能接触的电压临界点是60V,所以不会危及生命。”山东科技大学电器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教授赵洪亮强调,但这都是以充电器设备正常为前提,用户在涉及到用电安全方面还是要高度警惕。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的杂牌手机充电器转换头,这些转换头上的标数有些与实际不符,输出的电压比较大,直接表现就是充电速度快,转换头和电池容易发热,如果长期不拔掉手机充电器,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网传"借擦油烟机下药"?假的! 警方辟谣:未接到报警
“潍坊来了个犯罪团伙,她们说是厂家活动免费擦油烟机,开门时她们会喷一种药,千万不要给她们开门。”近日,这则消息在微信朋友圈中、微博上被不少人转发,4月20日,记者搜索发现,同样的消息在其他地区也出现过,均被证实是假消息。不过,网友表示,打着清洗油烟机的幌子强行入室的事情,确实时有发生。
现象 市民转发“借擦油烟机下药”消息
“潍坊来了个犯罪团伙,陌生人千万不要给开门,她们说是厂家活动免费擦油烟机的,不能给她们开门,希望大家通知一下家人,求扩散!!昨天已经来别人同事家了,开门看及时又关上了,然后打了几个喷嚏,有一种味道,估计是什么药,南方口音,小个子妇女,太可怕了……”4月19日,市民王女士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了这则消息。
20日,王女士告诉记者,这则消息是她从朋友那里转发的。“应该是发生在潍坊的真事,感觉写得挺真的,看了之后让人感觉有些后怕。”王女士说。
在记者的微信朋友圈里,也有几位朋友发布了这则消息,他们均表示是转发的,只是希望对他人起到提醒作用。对于这则消息的真假,他们中有人很肯定地回答称是发生在潍坊的事,有人则表示不太清楚。
调查 多地出现相同消息,警方已辟谣
20日,记者搜索发现,同样的消息还出现在了吉林、大连、天津等地的论坛贴吧中,除地点不同外,其余内容几乎是一字不差。
记者发现,这则消息在微博上也被广大网友转发评论,此“犯罪团伙”出没的地方也是分布在各地,不过对于这则消息的真假,网友在评论中纷纷给出答案。网友“临沂傻大妞”写道:“公安已经辟谣,不要再发了”。有热心网友还上传了一些地区公安部门在微博上辟谣的网址,多地警方在辟谣微博中表示:“经向多部门求证,无此发案,该信息为谣言。”
记者从我市公安部门了解到,我市目前也没有接到此类案件的报警。
网友遭遇 有人打着类似幌子,进屋推销
在微博评论中,记者看到虽然这则消息被辟谣,但是有不少网友表示,曾经遇到过打着免费清洗油烟机的幌子,强行进屋或借此推销产品的情况。网友“野生女屌一枚”表示,她姐姐家就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当时只有姐姐的婆婆和孩子在家,一名年轻女子称上门修油烟机,非要进门,好在姐姐的婆婆拦住了对方,现在想想都后怕。
一名湖南的网友表示:“自己的邻居让这些主动找上门的人清洗了油烟机,结果被骗购买了3000多元的清洁剂,事后发现电话是空号,产品也不过是十几元钱一瓶的破烂玩意。”
网友们表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估计是推销清洁剂什么的,果断别让进。”同时,一些网友留言提醒大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初审编辑:张艳
责任编辑: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