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民 泗水县苗馆镇隈泉庄村乡村医生
52岁的刘庆民在泗水大山深处从医35年,隈泉庄村周边8个村子的每条道路都有他的足迹。35年来,刘庆民诊治好的病人不计其数,赊出去的医药费也不计其数。“医者父母心”,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了一名医者悬壶济世的神圣职责,用最温暖、最无私的方式诠释着对乡亲们浓烈而深沉的爱。
在泗水县绿树成荫、群山环绕的乡间村落,隈泉庄村卫生室是附近8个村中唯一的卫生室,为周边村庄的1892位村民提供诊疗服务。
16岁那年,刘庆民高中毕业后成为一名语文教师。后来,本村有个孕妇难产失血过多去世了。刘庆民目睹了整件事情,却无能为力。“当时我就想,不干老师了。学医,救人!”
刘庆民辞去教师工作,先后到罗家湾村、龙运港村跟当地乡医学习。两年后,他在隈泉庄村开办了第一家诊所。为了提高医术,他还不断参加镇里、县里的乡村医生培训班。渐渐地,从把脉、问诊到开药、输液,再到给孩子们接种疫苗,他很快成了村民们信任的“全科医生”。
在刘庆民平时坐诊的桌子上,摆着两个鞋盒子,里面全是村民欠费的账单。儿子刘壮壮说,山区村民的生活并不富裕,昂贵的药费成了大困扰。但在刘庆民这儿,“先看病后交钱”“有钱没钱都给治”早就成了惯例。
刘壮壮和妻子接手父亲的诊所后,第一件事就是清点这些“欠账”。“2000年前的欠条有380张,之后是记账单,有1500多张,总额大约9万元。”
“不是想去收账。”刘壮壮说,2010年,父亲被查出罹患膀胱癌,当时家里只有四千元存款,最需要钱的时候都没去跟乡亲们要过账,以后也不会主动要。“我爸老说,医者父母心,要对得起自己身上的白大褂。咱不是为了钱才当这医生的!”
做完手术后,刘庆民依然坚持到诊所坐诊。“只要还能动,我会一直干下去!”
初审编辑:刘宝才
责任编辑:毛德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