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地震预测:16项手段全时检测 跺脚都能测出地震波

2015-04-27 19:44:00来源:大众网作者:韦辉

  

  敏感的地磁观测房,30米内禁止含铁金属靠近。(韦辉 摄)

  

  强震观测对外界的动静特别敏感,图中幅度较大波形为记者跺脚所致。(韦辉 摄)  

  大众网济南4月27日讯记者 韦辉)走进观测厅一跺脚,强震观测电脑上就能显示明显的地震波形;“任性”的地磁观测房周围30米不能有任何含铁金属……在第七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前,大众网记者探访华北腹地观测项最丰富的地震台——大山地震台。

  16项检测手段“监视”地球 一跺脚都能显示地震波

  大山地震台始建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是国家为加强华北平原及环渤海地区震情监视而建立的。台站位于山东省无棣县碣石山境内,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占据山东省、环渤海及首都圈三大地震监测台网交汇处,是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区设在山东省境内唯一的地震台站,监测地震地理位置优越,作用无可替代。

  24日,大众网记者来到大山地震台时,位于一楼综合观测厅内的六七台观测设备在全天侯观测大地的每一次风吹草动。“各类观测仪器都特别敏感,这是一台用于展示、体验的强震观测仪,你一跺脚上面就有地震波显示”大山地震台台长王玉泉对观测厅的每台仪器如数家珍。

  王台长话音刚落,记者就重重地跺了一脚,几乎就在同时,强震观测仪屏幕上果然显示了一条幅度较大的波形。“这个波形就是刚才你跺脚的反应。”简直是神了,现场记者有些好奇的连续跺了几脚,屏幕上的波纹也一丝不差地记录了下来。

  除了强震观测仪,大山地震台几乎涵盖了目前国内所有的测震手段,观测项目包括测震、强震、烈度、地磁大核旋、磁通门、大地电场、电离层、电磁波、水位、水温、GPS、气象三要素等多达16项,是目前山东省北部地区开展地震观测项目最全、、防震减灾资源最丰富的地震综合台站之一。

  地磁观测房很“任性” 一根铁钉也能干扰它正常运行

  在地震台北侧不到两公里的地方,孤零零地坐落着一个小院,这就是电磁院。看似普普通通的农家院“隐蔽”着地震台很多“高精尖”的设备。其中一个外形非常普通,面积不到10平米的红瓦房更是让人觉得神秘,它就是对金属特别敏感的地磁FHD观测房。

  进入院子前,工作人员特意叮嘱记者,不能靠近那座地磁观测房,因为它对所有含铁的金属都很敏感。因为设备对含铁金属敏感,所以30米范围内不能有任何含铁金属。工作人员说,建设这个房子也耗费了他们不少心思。

  从建房的石头到垒房用的水泥,都是利用专门的观测仪器逐一挑选出来的。王玉泉台长说,石头是从唐山运来的,水泥是从枣庄买的。为了保证房子结实,在不能使用钢筋的情况下,他们用玻璃纤维代替。当初垒一层石块,就要检测一遍,防止有铁钉甚至铁粉掉落墙内。就是这么个不超过10平米的小房子,整整建了三个月才完工。

  如今观测房已经正常运行了9个年头,在工作人员的精心呵护下,它兢兢业业地履行着自己的使命。为了保证观测房正常运行,工作人员一般很少靠近它,一旦靠近必须确保身上没有任何金属装饰,哪怕是戴眼镜也不行。因为任何含铁金属的靠近,都会干扰设备的正常运行。

  借助先进的检测手段,加上工作人员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岗位,大山地震站取得了不俗业绩。在观测厅位于三楼的荣誉阅览室里,挂着一幅工作人员自编的对联,形象地描述了地震监测的状态“近震远震全球震震震监测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孙华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