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部门在发射火箭弹
今年前三个月,烟台的降水不多,入春以来,烟台还没有下过一场像样的雨。虽然2月25日和3月17日部分地区下了两场小雨,但降水量较少,烟台部分县市区出现了春季旱情。从4月1日早上到昨天下午,烟台喜降甘霖,烟台普降中到大雨,平均降水量达到28.2毫米,这也是今年以来,烟台迎来的第一场全市范围的降雨。
烟台平均降水量28.2毫米
4月1日凌晨开始,烟台市区开始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小雨持续时间不长,雨量也较小。下午3点以后,天空再次有雨点飘落,雨量也逐渐增大。此后降雨从夜间一直持续到了昨天下午才告结束。虽然下雨给大家出行带来了不便,但很多市民还是挺高兴。“我上周才回了趟老家,农村的地都干了,真该下点雨了!”市民杨女士的话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气象部门的数据显示,从4月1日6时到2日15时,烟台的平均降水量为28.2毫米。烟台最大降水点出现在莱州郭家店,降水量达到47.7毫米;最小降水出现在栖霞松山,降水量为1.7毫米。
人工增雨效果明显
昨天的这场春雨雨量不小,这与气象部门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从昨天凌晨开始,烟台市气象台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烟台气象局人影办工作人员介绍,受冷暖空气的共同影响,1日晚间开始,我市出现了有利增雨时机,为缓解当前抗旱和森林防火压力,市气象局和市人影办十分重视,相关领导亲自部署安排这次全市人工增雨作业。
从凌晨到下午3点,烟台各县市区共开展增雨作业70车次,发射人工增雨火箭弹212枚,点燃增雨烟条16根,人工增雨作业范围涉及烟台市区及莱州、莱阳、龙口、蓬莱、栖霞、招远、海阳及昆嵛山保护区,增雨效果十分明显。
据了解,今年元旦过后,烟台平均降水量仅25.3毫米,烟台部分地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旱情。这场降水过后,全市平均降水量增至53.5毫米,超出去年同期41.8毫米,较常年平均降水多出17.9毫米。烟台气象局气象专家介绍:“这场降水彻底解除烟台的春季旱情。清明节即将到来,这场降雨对降低全市森林防火压力、促进春耕农业生产都是十分有利的。”
多数库塘借雨蓄水有限
好雨知时节。3月以来,烟台大部分地区出现轻至中度旱情,适逢春耕春种,农业用水需求大增,一场贵如油的春雨,让我市农业用水紧张的局面大为缓解。此次降水对改善土壤墒情十分有利,我市前期的旱情得到缓解,市域西北部和东南部的旱情基本解除。
农田旱情基本解除
4月1日,烟台市水文局对全市11个县市区进行土壤墒情监测,监测结果发现,在农业地块中,牟平区北部、莱山区、开发区、蓬莱市、栖霞市西部和南部、龙口市西部和北部、莱阳市南部土壤相对湿度均低于50%,出现中度干旱;福山区南部、牟平区南部、海阳市、莱阳市中部、莱州市中部和北部、龙口市东南部、招远市为轻度干旱。
烟台市水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场雨来得恰逢其时,前期的旱情尤其是农业旱情得到很大缓解,市域西北部和东南部的旱情也基本得到了解除,莱阳市20万亩小麦的轻旱状态基本解除。
龙口解决限时供水仍待黄河水入烟
尽管春雨让农民喜上眉梢,但对于烟台市库塘蓄水而言,这场雨却远远不够:截至4月1日8时,烟台28座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36174万方,比去年同期少蓄10504万方,比历年同期少蓄365万方,其中大型水库总蓄水量为17620万方,中型水库总蓄水量为18554万方,全市28座大中型水库中,莱州市临疃河水库干涸,龙口市迟家沟水库和蓬莱市邱山水库2座中型水库库水位分别低于死水位1.04米和1.99米。河流方面,全市各主要河道流量较小,大部分河道受拦河闸(橡胶坝)影响出现断流。
在龙口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农作物旱情目前普遍得到了解除,村里人不用再把洗完脸、刷完碗的生活用水浇到地里,但由于持续的旱情,降雨并未形成较大的径流量,对地下水源的补充并不乐观,“王屋水库几乎就没怎么进水,北邢家水库最多能进5万方,其他大大小小的库塘‘吃水’也不多。限时供水的情况能否得到改善,还得看明后天是否继续有雨,雨量大小。最‘治本’的办法,还是等待本月应急调来的黄河水。”
烟台市区500多个雨水箅子打开市排水处及时应对降雨
昨天,烟台迎来一场春雨。烟台负责城市防汛工作的市城市管理局排水处,及时将市区重点部位的500个雨水箅子打开,让雨水顺着河道排泄,市区交通秩序井然。
提前打开重点部位的雨水箅子
昨天上午9点多,烟台市区降雨密集,记者在市区幸福公铁立交桥、107公铁立交桥、大马路立交桥、港站立交桥附近看到,四座雨水泵站全部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路段上的雨水箅子已经开启,。在环山路与解放路交叉路口处,记者看到,从南面山体下来的雨水正顺着路面急流。但由于是首场降雨,河道里基本是干枯的,所以排泄能力很强,路面基本没有形成积水。
采访中,烟台市排水处设施管理科于江龙告诉记者,4月1日下午,根据市气象台预报,1日下午至2日白天,我市有中雨,局部有大雨。虽然尚未进入汛期,但市排水处高度重视,对城市防汛提前安排部署,密切关注雨情变化。同时,还提前准备了充足的防汛机械设备和防汛物资,全体防汛队员进入待命状态。
“为防止突然出现强降雨情况,4月1日下午,烟台市排水处防汛队员提前将市区重点部位500多个雨水箅子打开,并安放好安全警示牌。4月2日一早,防汛队员就开始对市区重点部位进行不间断巡查,对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进行处置。截至目前,市区未出现严重积水情况。”
共安装防坠网4700余个
在采访现场,于江龙介绍,为保证汛期排水设施的安全运行,今年,烟台市排水处按照精细化管理标准要求,对排水设施进行第一遍系统养护,集中人力、物力,高标准、高效率地对市区排水设施进行养护,截至目前,已清挖各类检查井2.1万座,疏通管道9.9万米,预计4月底将完成排水设施第一遍系统养护,保障城市排水系统的动行状态。
“为强化防汛安全,确保车辆行人和防汛人员自身安全,我们还在开启的雨水箅子边上全部设置了警示标志,并在重点部位安装了防坠网。”于江龙说,遇到短时强降雨等极端天气时,下穿式立交桥可能发生积水,为了及时提醒车辆行人注意积水情况,市排水处在幸福公铁立交桥、107公铁立交桥、大马路立交桥、港站立交桥安装了积水警示系统,以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为有效防止检查井伤人事件,今年继续对易被雨水冲起的检查井安装防护网,截至目前,共安装防坠网4700余个。
另外,为保证汛期抢险设备安全运行,市排水处还全面落实抢险设备检修保养和防汛物资储备。对四座雨水泵房的水泵设备和电器控制系统等进行全面检查和例行保养,确保设备稳定运行,运转正常。同时,还开展防汛物资储备,对目前库存的防汛物资和应急小型机具进行全面清查盘点,及时补充更新,确保汛期物资供应及时、充足,设备拉得出、用得上。
环卫工雨后清理道路淤泥
连续两天的降雨使市区多条道路出现大面积“流黄”,环卫处所有一线工人坚持雨中作业,物业公司及时抽调人员采取先人工、后冲刷的策略,突击清理路面“流黄”,确保道路畅通,路面整洁。
4月2日上午8点多,记者在烟台环山路南山路路口看到,大量黄土被雨水冲刷至山下,整个路面变成了“泥路”。4名环卫工人脚踩水鞋站在蜿蜒上百米的“黄水”中,采取从中间向两侧逐渐清刷的方式清理路面淤泥。环卫工人王师傅告诉记者,自己和工友从早上4点多到岗,一刻也没有停歇,到现在已经持续工作4个多小时了。
在环山路另一“流黄”点位,记者看到路面已现底色,路边隆起5个土堆,3名环卫工人先将淤泥铲入停靠在路边的大头车内。随后,洒水车启动,环卫工人手持水管对路面进行整体冲刷。由于路面堆积的黄土较多,仅清理的淤泥就装了满满一车。
烟台芝罘区环卫处保洁队副队长陈永泉告诉记者,雨势变小后,环卫处通知三家物业公司在每个路段留1至2名保洁员清扫路面垃圾,其他人集中到“流黄”路段清理“流黄”。截至昨日中午12点,环卫处共对环山路、滨海北路、惠安西路、只楚路、凤凰台路、青年南路(山语世家段和鲁东大学段)、三合路、红旗西路、通世南路等十几条道路进行集中清理,冲刷道路10万多平方米,使道路基本恢复整洁。(记者 徐鲲 通讯员 高慧 郭磊 摄影报道)
初审编辑:张艳
责任编辑: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