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小菊 报道
本报济南讯 省食药监局与省食安办日前印发《山东省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监督办法》,确定对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实行报告制度,农村集体聚餐50人以上的,举办者应在活动举办前3天向村(居)委会报告。流动厨师经体检合格并在当地乡镇(街道)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登记后,方可承办农村集体聚餐活动。
所谓农村集体聚餐,是指在乡村非餐饮服务经营场所,举办者自办或餐馆、流动餐车等餐饮服务提供者上门承办,参加人数较多的各种宴席及餐饮活动,因一直以来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农村集体聚餐的几种形式中,农村流动厨师上门制作食品安全最难掌控。”省食药监局餐饮服务食品监管处处长王立河介绍,为此,我省要求对承办农村集体聚餐的流动厨师实行登记管理。经体检合格,填写《农村流动厨师管理登记表》,在当地乡镇(街道)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登记后,流动厨师方可承办农村集体聚餐活动。
举办者、餐馆和流动餐车负责人不报告集体聚餐活动、使用不具备上岗资质的厨师擅自操办集体聚餐宴席,造成食品安全事故和其他严重后果的,将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大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初审编辑:王晓亮
责任编辑:张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