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着高压线“望闻问切” 90后“电花妹”的别样春运

2015-03-09 15:46:00来源:大众网 作者:王宗阳
分享到:

时下正是春运最后的返程冲刺时间。当人们乘坐在火车上,常会看到一座座由高压线、大变压器和各种高压设备组织的变配电所,俗称铁路供电设备的“心脏”。负责设备日常巡护的是变配电值班员,90后“电花妹”张艳君就在其中。旁人看见高压线挺害怕,她却有一手对电线“望闻问切”的手艺。

编者按:时下到了春运最后的返程冲刺期间。今年春运自2月4日开始,3月15日结束。总共长达40天,号称“史上最长春运”。春运期间铁路职工面临“大考”:40天里济南铁路局迎来旅客1050万人次,日均达到26.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103.7万人次。很多一线铁路人从过年一直忙到现在都没休息。如今,距离2015年春运结束还有一周时间。3月9日起,大众网也特别推出“最后的冲刺春运系列系道,去感受一下他们的别样春运。

最后的冲刺”——2015春运倒计时系列报道

对着高压线“望闻问切” 90后“电花妹”的别样春运

测量电池温度,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高压室内每一路电源都需要仔细检查。

高压验电笔的状态,直接连着作业人员的安全。

谭师傅传授小张观察变压器干燥剂状态的技法。

 大众网记者 王宗阳 

    时下正是春运最后的返程冲刺时间。当人们乘坐在火车上,常会看到一座由高压线、大变压器和各种高压设备组织的变配电所,俗称铁路供电设备的“心脏”。负责设备日常巡护的是变配电值班员,90后“电花妹”张艳君就在其中。旁人看见高压线挺害怕,她却有一手对电线“望闻问切”的手艺。

    22岁的张艳君,是济南铁路局济南供电段济宁变配电工区的一名见习生。由于去年8月份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需经一年的见习期,目前她的主要工作就是跟着工区的谭素梅师傅学习业务知识和实作技能。今年也是她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第一个春运。

    张艳君所在的工区担负着新兖线牛王村至沙土集112公里铁路线2个牵引变电所和2个配电室的日常值守任务,为沿线27.5千伏接触网及10千伏电力线路供电,每天有13.5对客车经过管辖区段。

    “电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咬一口很受伤。”这是谭老师给小张讲的第一堂上岗安全课。虽然学的是电气工程专业,但面对一个所内2台各69吨的变压器、8组隔离开关、12面控制柜、24组高压开关,上万个控制接线端子,以及30多页的设备原理图,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责任。

    小张说,2014年11月的一天,在巨野配电室值班学习的和谭师傅正在交流业务,突然控制屏上传出一串刺耳的报警声。原来,因地方供电局故障停电导致电源跳闸,从来没经历过故障处理的张艳君,听到急促的报警声有点不知所措。但看到师傅们按照操作程序,沉着冷静的处理完故障,恢复正常供电时,她的心受到了深深触动。

    回到家后,张艳君把这件事告诉了在兖州工务段邹城线路车间工作的父亲张谟磊。“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遇事不能慌,不能急,跟着师傅好好学,做好记录,一切工作要按规章执行。”父亲的一席话,让小张的心平静下来。从那以后,她下决心好好学业务,从一个规章、一个流程、一个原理图学起,并养成了每天写工作日记的习惯。

    因为工区点管辖点多线长,人员少,工区人员每隔96天就要有一个值班点转移到另一个值班点,期间根据职工住处的远近,每隔2天或4天休一次班。每次跟着谭师傅值班学习,张艳君要和其他工友一样,坐火车辗转换乘公交车,下车后再步行到达值班点,仅在路上就要花费少则一个小时,多则半天的时间。

在牵引变所值班,对设备的巡视质量要求更高,每一个设备的状态都关系到旅客的安全出行。每天6时、12时、18时、22时4次巡视成为她们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认真学习,她逐渐掌握了“望、闻、测、听”设备巡视工作法,逐步摸清了供电设备的“脾气”。

    听到女儿工作上的进步,张谟磊感到很欣慰。今年春节期间,他为女儿艳君准备了一份精选的“新年礼物”两本新版的《安规》和《行规》。因为初一值班,初二下班后,张谟磊才把“礼物”交到了女儿手上。初六晚上,他将张艳君叫到身旁,语重心长地把节日值班期间上级下发的一些事故通报,面对面向女儿做了传达,希望女儿牢记安全,不忘责任。

    谈到未来,张艳君希望自己:“向同样是铁路职工的爷爷、父亲学习,珍惜时光,干好本职,一辈子平平安安。”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张艳

责任编辑:高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