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宅生活”的屏障

2015-02-21 07:29:00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王文珏
分享到:

门神形象的变迁,也是中国人对大自然,对社会政治、道德理解的不断归纳、兼容并包。无论旧日乡村,还是昔年初具雏形的城市万户,门上的五彩斑斓,是中国人对勇敢、正义、和美的期许与褒奖。

  □ 王文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桃旧符,许多人认为是春联,而经考据它们实为宋代门神。
  古时乡间,一宅一户的散居生活,门是自己与社会的分水岭。它对外开阖,内护宅院,是人安全感的第一道屏障。
  门,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极重要的。古代过年有“五祀”,即祭拜五位神:门、户、井、灶、中溜(土地公)。这五位神仙是小家螺蛳壳里重要的组成,管理着我们的“宅生活”。年节祭拜,谢旧一年的关照,盼新一年的延续,时时处处,生活的“小神”,古人亦感激不尽。
  最早的门神是桃符,或挂一束香草驱恶虫,又或贴一张鸡画。随着想象力的不断丰富,门神开始被人物化,化身“神荼”、“郁垒”,善捉鬼的两兄弟。究其渊源,“荼”曾是种挥发性香草。借一点扶正驱邪清香醒神的本意,门神渐渐从“物神”过渡到人形。
  确立门神崇拜后,门神的形象和传说随历史而演变。唐代,出现丑可镇鬼的钟馗,又出现了护驾李世民的秦琼和尉迟恭——独扇门有请钟馗,双扇门则分请秦琼和尉迟恭立两厢。宋朝,门神形象里添进了温峤和岳飞;元末明初,关羽和张飞随着《三国演义》的流行也成为门神。随着朝代更迭,人物及传说极大丰富,门神的队伍日益壮大:孟良与焦赞、海瑞与包公、和合二仙……颇有点根据道德品质合并同类项的意思。
  一双双,一对对,门神从传说人物到儒、释、道各家无所不包。有些地区请的是佛教里的金刚,有些地区则请来道教里的何仙姑,而名臣勇将是历朝历代凝聚儒家精神的顶梁柱。也有地域性的划分——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故乡以之为荣,恭敬地请至门上。巴蜀地区便有自己独特的女门神秦良玉。
  门神形象的变迁,也是中国人对大自然,对社会政治、道德理解的不断归纳、兼容并包。从对不好事物的单向敬畏,到用想象力描绘出抵挡恐惧的英雄人物,古人用想象的英勇神武征服想象的恐惧担忧。造型各异的门神,护卫着旧时小家的生活,愿望唯朴素,功能求实用。它非常随和地集中了各种传说和期许,有一种宽厚的不挑和家常日子的随性。无论旧日乡村,还是昔年初具雏形的城市万户,门上的五彩斑斓,是中国人对勇敢、正义、和美的期许与褒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大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余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