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吃上自来水煮的饺子了

2015-02-20 07:27:00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张环泽
分享到:

大年初一8时30分,枣庄市山亭区西鲁村村民徐金爱拧开厨房的自来水龙头,用不锈钢锅接了大半锅水,打开液化气灶。10多分钟后,锅里翻卷着白色气泡,三遍水后,萝卜猪肉馅饺子热腾腾地端上了桌。

  大年初一8时30分,枣庄市山亭区西鲁村村民徐金爱拧开厨房的自来水龙头,用不锈钢锅接了大半锅水,打开液化气灶。10多分钟后,锅里翻卷着白色气泡,三遍水后,萝卜猪肉馅饺子热腾腾地端上了桌。
  头鞭炮炸响,一家人围坐桌前。“妈,您最辛苦,这第一口饺子您先尝。”儿子用筷子夹起饺子放到徐金爱嘴边。徐金爱笑得合不拢嘴,“盼了多少年,终于吃上自来水煮的饺子了。以前过年煮饺子的水,都是从附近村或工厂肩挑、车拉来的,哪有深井打出的山泉水甜。”
  徐金爱告诉记者,最怕借水时人家不屑的白眼。“那些年,就盼着赶快到夏天,村东头的河沟就会存水,舀到桶里挑回家,澄清了就能吃了。尽管有点怪味,但可以有两个月不用出村求人借水了。”
  上世纪90年代初,靠上级扶持,西鲁村一度吃上了自来水。但由于管道设施标准低,管理也跟不上,很快瘫痪了。村支部书记高振军说,去年10月1日,区里投入100多万元,帮村里深挖了机井,铺设了管道,安装了高压变频水泵。12月底,工程竣工,533户2230名村民重新吃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吃完饺子,徐金爱将孙子、孙女的脏衣服扔进洗衣机。“通自来水后,我第一次做主——买了台洗衣机。”洗衣机的转动声中,徐金爱指着平房上的太阳能热水器说:“儿媳妇陪送的,当了5年摆设,现在终于派上用场了。”
  去年8月,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山亭区委、区政府决定实施“两通一改”工程,用3年时间让所有自然村通公路、通自来水、完成电网改造,彻底解决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三难”。
  “两通一改”需资金近4亿元。作为经济欠发达县,财政投入如何保障?山亭区委书记王长胜告诉记者,宁愿我们自己日子紧点,也要挤出资金确保“两通一改”,不能让群众再等、再盼了!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隋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