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毕业生将成不买房一代
90后大学毕业生更希望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而不愿做房奴。
90后大学毕业生更希望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而不愿做房奴。
学校在平安夜组织全体学生观看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片。
咬文嚼字今年评出的十大语文差错8个来自于媒体报道。
网络投票由大众网协办,时间为6日0时到2015年1月4日24时
“普京、卢布、油价都将在明年奔向‘63’。负面溢出效应可控 俄罗斯前财长库德林22日表示,俄政府未能迅速解决财政问题,从而将该国推向经济危机,明年经济衰退已不可避免。
“普京、卢布、油价都将在明年奔向‘63’。”这是俄罗斯正在流行的一个冷笑话。现在看来,这个笑话远远低估了卢布和油价断崖式下跌的势头以及俄罗斯遭遇的难题。
12月16日,俄罗斯卢布兑美元汇率跌破80关口,年度跌幅高达五成。尽管18日以来,卢布汇率止跌回升,并连续四天保持上涨,但俄罗斯前财政部长22日依旧警告,俄罗斯已逼近全面性经济危机。
卢布危机对山东企业影响几何?
出口企业受到冲击
“卢布贬值对我省制造企业其实很不利,虽然我们之间用美元结算,但受到货币贬值影响,俄罗斯当地购买力及付款能力都受到很大打击。”日前,记者先后联系了两家省内大型工程机械企业,相关负责人均作此表示。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省对俄罗斯有实绩的出口企业3946家,进口企业461家。今年1-11月,山东对俄罗斯进出口总额56.6亿美元,其中出口33.9亿美元,进口22.7亿美元。主要出口商品有:机械及设备、充气橡胶轮胎、服装、电器及电子产品、钢材等;主要进口的商品有:成品油、水海产品、煤及褐煤、合成橡胶、锯材、未锻轧铝及铝材等。
汇兑损失究竟给企业带来多大影响?吉利汽车日前在港交所发布的盈利预警可见一斑:公司年度净利润将下降约50%,在俄遭遇的汇兑损失对公司业绩产生了不利影响。随后,吉利汽车股价应声下跌16.99%。
今年7月以来,俄罗斯卢布便开始了下跌之旅:从年中1美元兑34卢布一路下行,一度跌破1美元兑80卢布大关,创下1998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同时也成为全球跌幅最大的货币。
卢布大幅贬值,导致鲁企对俄出口减少。东营兴源国际贸易公司薄磊告诉记者,他们以出口轮胎为主,1-11月出口量降幅40%。“我们虽然暂时没有遇到要不回账的情况,但12月以来公司接受订单时,要求以往只打预付款的客户要全额付款,如果做不到,我们不再发货。”薄磊说。
地炼企业盈利改善
“卢布暴跌对出口是一种伤害,但对于进口来说正面意义大于负面意义。”山东社科院国际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顾春太表示,山东是能源消费大省,与俄罗斯的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卢布贬值、美元升值将加快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不利于出口,却为我省赴俄投资提供了机会。同时,油价下跌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推动山东地炼等能源企业盈利改善。
寿光鲁清石化有限公司外贸部负责人郭会彬也向记者证实,作为一家民营地炼企业,公司每年通过新加坡普氏交易平台,从俄罗斯进口100万吨燃料油,而今年公司燃料油进口量同比增长了200%。“从长远来看,受西方制裁影响,俄罗斯石油等能源类商品出口开始更多地倾向于中国,这对地炼企业来说,货源会更加充足,选择性也会更大。”
“此次卢布危机成因复杂。”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薛福岐分析,一方面,由于俄罗斯经济结构失衡,加之美元走强、国际原油价格暴跌,恶化了俄罗斯贸易条件,导致俄罗斯贸易顺差显著收窄;另一方面,西方迄今为止对俄实施多轮经济制裁,负面连锁效应不断发酵。
薛福岐认为,明年俄罗斯经济或将更为困难。油价大跌、欧美融资渠道被断,将使俄罗斯财政收入大幅缩水,相关制裁措施的负面影响也会进一步显现。“当然,这一切还要看俄罗斯政府采取何种手段来克服上述不利影响。”
负面溢出效应可控
俄罗斯前财长库德林22日表示,俄政府未能迅速解决财政问题,从而将该国推向经济危机,明年经济衰退已不可避免。
而此次卢布危机引发的银行危机,也使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公司23日发表声明,称部分出于对俄罗斯银行体系的担忧,未来有可能将俄罗斯的信用评级降至“垃圾级”。
尽管如此,对于卢布未来的走势,商务部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依然抱持信心,他预计,尽管油价探底与西方制裁升级的负面影响持续发酵,但从长期看,卢布有望摆脱巨幅震荡的局面。
“我们要看到,俄罗斯拥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如人均资源占有量大,抗经济危机能力强,在航空航天等一些高端装备制造业仍有良好的基础和技术优势。”白明分析,如今地球村中各成员的命运彼此息息相关,政治上的分歧最终不能取代合作共赢的潮流。
他认为,上周三下午,卢布的“绝地”反弹,上升幅度高达12%,就令市场大跌眼镜:“利空出尽,利多就将来临,这是市场的铁律!”
白明建议,面对卢布的剧烈震荡,山东企业应立足长远,切不可因眼前利益而丢掉一个长期市场。一方面要把握好同俄罗斯合作的重要经济机遇,另一方面,也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提高风险防控意识,提前布局,合理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山东财经大学当代金融研究所所长陈华教授认为,卢布危机对新兴市场的负面溢出效应可控,其中既不乏挑战也蕴含机遇:“山东在森林、矿产、能源及一些高技术领域都可以借此机会同俄方开展合作。此外,企业自身也要从人才、机制、金融衍生品选择方面提早谋划,预防汇兑风险。”他提醒,未来信用证、外汇远期交易、掉期交易及汇率保险等均可以在企业合理避险中发挥更大作用。
理解“卢布危机”的三条主线
■此番卢布暴跌,使得俄罗斯同时身处三场危机的中心:乌克兰地缘政治危机,或隐或现的新一轮石油危机,以及此次的卢布危机。三场危机相互交织,给俄未来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其走向将深刻影响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
■民族主义上升是支撑普京执政的重要因素,而对乌克兰让步会让普京在该问题上颜面扫地。普京需要依靠一个“相对险恶、但还能控制”的外部环境来激发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
■按照西方舆论的标准,俄罗斯是中国“半心半意的盟友”。
俄罗斯已陷“卢布危机”。上周,卢布兑美元一度暴跌15%,创下新低,引发投资者恐慌。俄随后一次性加息650个基点,但对市场影响有限,难以挽回局面。而今年以来,卢布已连续贬值近60%,俄罗斯汇市、股市、债市均陷入动荡,加之油价“跌跌不休”,俄罗斯已行至经济危机边缘。
可沿三条主线来理解这场危机。
跳出乌克兰危机
综合分析俄经济困境
乌克兰危机及由其引发的西方对俄制裁,确是导致俄罗斯陷入经济困境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全部。俄罗斯经济陷入困境,是由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及其经济自身结构决定的,即便没有乌克兰危机,俄罗斯经济照样危机重重。
首先,作为新兴市场的一员,俄罗斯经济受美国经济政策调整影响。
2013年5月22日,时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谈话称将退出量化宽松,引发新兴市场货币大幅波动,俄罗斯卢布相对一揽子货币贬值5%。2014年10月美联储正式宣布退出量宽,12月暗示将提前加息,再次引发新兴市场货币波动。从9月至今,摩根大通新兴市场货币指数跌至2007年以来的最低点,兑美元汇率指数下跌近8%,其中俄罗斯卢布汇率下挫逾50%。由此可见,币值波动是当前新兴市场中的普遍现象,俄罗斯作为其中一员难独善其身。
其次,作为以资源能源出口为主的国家,俄罗斯经济倍受全球经济放缓影响。
金融危机之前,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享受了罕见的“超级上升周期”,使得以资源能源出口为主的国家获得了充足的资金来源,同时也推高了他们的货币币值。从2004年至2008年,卢布兑美元稳步上涨24.5%。但这种增长存在巨大隐患,其货币币值存在“虚高”现象。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周期结束,币值从“虚高”处跌落在所难免。在当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情况下,这些国家的货币“回归常态”,有其内在必然性。
最后,油价上涨让俄罗斯经济结构调整动力不足,油价下跌后才发现原来自己是在“裸泳”。
油气占俄罗斯出口约三分之二,占俄罗斯政府预算收入一半以上,对俄罗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前些年原油价格不断上涨,俄罗斯国家财力随之上升,2008年8月,其外汇储备达到创纪录的5981亿美元。这也是俄罗斯在2008年的格鲁吉亚危机、2013年的乌克兰危机中态度强硬的原因之一。当油价开始下跌后,俄罗斯人回过头来看自己的国内经济,发现他们已经错过了最佳改革时机,经济结构单一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如何让国家重新焕发活力成了大问题。
综上,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秩序深刻调整的今天,俄罗斯经济不可能成为一座孤岛。反而将因为其内部存在的巨大问题,以及其在地缘政治危机中的与西方作对的特殊地位,面临比其他新兴经济体更为严峻的形势。
俄会否因为经济困境
而在乌克兰问题上软化
上面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首先,乌克兰危机与俄罗斯的经济危机不是一对因果关系。普京在乌克兰问题上软化态度,西方放松制裁,并不能解决俄罗斯的经济问题。正如前文所述,美联储调整政策的影响是全面的、系统性的,对整个新兴市场都有重大影响。全球油价下跌所包含的“内容”更为庞杂,不会因乌克兰危机等地缘政治问题的解决而回升。而俄罗斯的经济结构问题,在没有外部资本流入和高油价的支撑下,短期内也难得到解决。
其次,全球无力救助俄罗斯。假设俄罗斯经济崩盘,即便普京在乌克兰问题上让步,也难以换来金融救助。邻近的欧盟目前自顾不暇,许诺给乌克兰的援助尚难一步到位,匡论比乌克兰大数十倍的俄罗斯?同时,除俄罗斯外,还有阿根廷和委内瑞拉等一连串国家都在等待救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能力有限。而俄罗斯如果有勇气转向美国,那么全球战略格局都将改写,这是普京执政集团所不愿意看到的。
最后,民族主义上升是支撑普京执政的重要因素,而对乌克兰让步会让普京在该问题上颜面扫地。当前,俄罗斯国内政治有畸形发展的趋势。普京需要依靠一个“相对险恶、但还能控制”的外部环境来激发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在诸多国内经济和政治问题中保持执政基础。但目前这些问题仅仅是暂时被搁置,反对党始终没有放弃推倒普京,一旦普京失去了民族主义这杆大旗,其执政基础有可能迅速坍塌。
俄是中国“半心半意”的盟友
危机如何作用中国
按照西方舆论的标准,俄罗斯是中国“半心半意的盟友”,假如俄罗斯陷入困境,可能意味着中国在失去了半个朋友的同时,也失去了半个敌人。
英国广播公司(BBC)就认为,俄罗斯经济崩溃对中国有利有弊。从消极的角度来看,俄罗斯经济崩溃将导致其国内投资环境急剧恶化,这将不利于近几年来在俄大举扩张的中国资本发展。《莫斯科时报》最近报道了多个中国在俄大型投资项目暂停的消息,规模达数十亿美元。同时,中国对俄出口也必将受到人民币随美元走强后的较大冲击。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俄罗斯陷入困境,油气继续下跌,将有利于中国的能源进口和战略储备,延缓输入性通胀压力,提高中国人实际购买力,有助于消费提升和企业盈利改善。同时,油价和卢布下跌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使中国政府有更大空间支持资源价格改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大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初审编辑:余梁
责任编辑: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