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味精厂等6企业确定破产 力争12月上旬完成职工安置

2014-11-27 14:48:00来源:生活日报 作者:
分享到:

济南味精厂、国棉一厂等济南市民耳熟能详的老国企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济南市投资控股公司下属东风汽车、美术总厂等企业已完成财产审计工作,资产评估、债务和解、重组改制方案、职工安置方案等正有序推进,其中,东风汽车已完成资产评估。

济南味精厂等6企业确定破产 力争12月上旬完成职工安置

  济南味精厂、国棉一厂等济南市民耳熟能详的老国企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日前,济南市法院正式裁定齐鲁化纤集团旗下4户政策性破产企业以及小鸭冰柜公司、济南味精厂等困难企业进入破产司法程序。6户企业力争12月上旬完成职工安置工作。

  此次进入政策性破产的齐鲁化纤集团下属4户企业,分别是国棉一厂、国棉二厂、国棉三厂以及济南合成纤维厂。4家企业在职职工约6000人,离退休职工1.3万人,内外债近40亿元。2003年,4家企业开始申报政策性破产,2007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破产,但由于资金等各方面原因,破产工作一直没有进展。

  据介绍,这4户企业破产需要启动资金6亿元,目前这部分资金已到位,具备政策性破产启动条件。

  此外,始建于1971年的济南味精厂,目前共有职工1074人,其中在册职工762人,离退休职工312人。

  今年9月,济南诚创资产经营公司负责该企业的破产推进工作,目前味精厂已基本完成财产审计,职工安置方案已出炉,破产所需资金也已到位。小鸭冰柜公司目前也已完成财产审计等各项准备工作,职工得到安置。

  除了此次“破产退出一批”的6个企业,之前18户企业一次性安置职工退出工作已完成。先后累计安置职工1583人,及时足额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其他安置费4290万元,支付社保费6594万元,企业自筹资金解决职工内债2146万元;对不愿或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年富力强、具备一定技能的职工,妥善安置到集团其他岗位实现再就业486人。

  “战略重组发展一批”也积极推进。据了解,大易造纸公司已完成金融债务和解、清产核资等基础工作,研究拟定了重组和整合的新路子。

  济南市投资控股公司下属东风汽车、美术总厂等企业已完成财产审计工作,资产评估、债务和解、重组改制方案、职工安置方案等正有序推进,其中,东风汽车已完成资产评估。

  “调整改造搞活一批”成效显著。小鸭精工机械吸收整合集团下属模具公司基本完成,职工内债得到妥善解决,人员、资产整合完毕。

  济南螺钉厂在前期与齐鲁茶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合同的基础上,积极做好厂区危旧厂房拆除、生产设备搬迁等工作。

  2000员工得到1.42亿补偿

  原厂址将打造成高档商住区

  1915年建厂,1919年投产,上世纪80年代达到辉煌顶峰,2014年11月宣布破产。这座见证着济南变迁、承载着老济南人希望的工厂——国棉一厂,在建厂99年后宣布破产。最辉煌时职工8万多人,如今终于在“济南市帮扶解困和改革发展”工作的帮助下,清偿了拖欠2000余名员工1.42亿元的补偿以及其他拖欠费用。这座百年老国企,随着时代的发展,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最辉煌时要数上世纪80年代,曾经一次性招工近千人。”今年59岁的国棉一厂资产管理部部长蒋惠先介绍。

  可是,随着纺织品生产过剩及其他高科技纺织企业的冲击,1998年底,国棉一厂有一半职工下岗,其中包括部分内退人员。国棉一厂也曾进行了系列改革:搞民营、搞合资、租赁厂房,但历史趋势不可阻挡,2003年又有500多名职工下岗,至今国棉一厂已有下岗职工2200余人,“厂里只能为这些下岗工人发放基本生活费,最多的也才1300元/月。”原国棉一厂党委书记、厂长王建平说。

  王建平介绍,厂里2007年被列入最后一批“政策性破产”名单,但这么多年一直没再行动,“说白了就是没钱破产。”王建平说,2013年10月,济南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市属国有困难企业帮扶解困和改革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困难企业脱困带来了希望。

  “在这一年内,我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余梁

责任编辑:张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