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院苹果被偷警方已介入调查 损失真上亿?

2014-10-21 09:40:00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作者:孙祥辉
分享到:

近两天来,青岛农科院科研苹果被盗一事在网络上发酵,据说间接经济损失达上亿元。10月20日一大早,城市信报记者赶赴青岛农科院果茶研究所位于北宅毕家村的这处研究基地,希望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

  

  

  研究基地的围挡

  近两天来,青岛农科院科研苹果被盗一事在网络上发酵,据说间接经济损失达上亿元。研究基地的苹果因为什么如此轻易地被盗?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否真的能达上亿元?研究项目是否还有挽救的可能?10月20日一大早,城市信报记者赶赴青岛农科院果茶研究所位于北宅毕家村的这处研究基地,希望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

  探访被偷研究基地

  青岛农科院果茶研究所的研究基地位于北宅毕家村,对于几乎家家有果树的北宅村民来说,研究基地并不显眼,甚至许多年纪稍大些的村民还不知道具体在哪儿。10月20日上午,城市信报记者一路打听,找到了研究基地门口的小路。从路边看过去,研究基地里种着各式各样的果树,靠近路边的地方是一片白菜,往里走还可以看到樱桃、桃子、苹果等果树,上坡的地方还种着茶树。

  走进研究基地,可以轻松地找到苹果园。现场不少记者也都在关注着苹果园。城市信报记者注意到,苹果园周边还围着一圈铁丝网。从外面看过去,还可以看到几棵苹果树,上面挂着零零散散的苹果。看起来,果园里的苹果并未完全被偷光,尤其是其中一棵并不算高的果树上,结的苹果又大又红。据农科院果茶研究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研究所有不少研究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科研项目,所以每人都有这么一片试验田,而被偷的苹果就在这片试验田里。

  发现疑似作案痕迹

  记者围着果园走了一圈,整个果园一共有两个入口,并且都有锁。果园周围围了一圈铁丝网,都带着刺,想翻进去不被划伤并不容易。而东面一侧靠近上坡,路面相对较高,也围了一圈带着倒刺的铁丝。不过,从外表看来,这圈铁丝相对比较新,并没有多少锈,看上去像刚缠上不久。记者同时也仔细观察了一下两个入口处的门锁,门锁相对比较旧,已经生锈,从门上来看并没有被破坏过的痕迹。

  不过,在围栏一侧的铁杆处,记者发现了一处可疑的地方。这片试验田曾经覆膜,周边都有铁管作为支架,而在一处铁管的旁边,原本平直的铁丝网产生了一个弧度,宽度容得下一个成年人的脚掌,而且铁丝上还沾上了不少泥土。记者现场做了尝试,如果在围栏边有东西垫一下脚,扶住铁管可以用脚踩住铁丝网然后翻进去。不过,因为下雨,路面上有些泥泞,并没有留下多少痕迹。

  研究基地没有监控

  在研究基地周边,城市信报记者进行了详细的走访。从外围来看,这里的安保措施并不高。基地的外围有一排栅栏,但是高度仅有半米多,可以轻松地翻进来。而在苹果园的周边,也同样围了一圈铁丝网,高度在一米半左右,顶端还做了处理,都带着尖刺,但是也还是可以翻进去。在果园内的苹果树上,还盖着一层白色的网,但是并没有怎么固定,可以轻松地翻起来。

  同时,记者在现场也注意到,研究基地有两道门,靠近下坡的一道门一直开着,不时有人进出,也没有人进行查验。而且记者在进入基地内时,也没有保安进行阻拦。而据果茶研究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因为基地周边都是农村,民风淳朴,所以研究基地内一直没有安装监控,只用了铁丝网进行了防护。

  进度: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研究基地的苹果被偷事件之后,在网上引起了强烈的关注。也有不少网友都提出来了质疑:如此重要的研究成果,为什么现场没有很好的保护措施?网上正在疯传的造成上亿元的经济损失,这又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这样重要的研究,一共只有三棵果树吗?苹果被摘了之后是否就代表研究项目被付之一炬,明年继续结出的苹果就没有研究价值了吗?

  10月20日上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门采访了果茶研究所的相关负责人。“对于这样的研究成果被偷,我们研究所非常痛心。目前派出所也已经介入,正在调查当中。具体的项目负责人正在派出所协助警方调查。我也是刚从外地出差回来,而且每个人负责自己的研究课题,对于具体问题我也不了解,有了结果之后也一定会通知大家。”他答复说。而对于网友的一系列疑问,研究所并未给出正面回应。

  而记者从青岛市公安局崂山分局了解到,调查的情况是,苹果树并非一个果子都不剩,目前警方已经介入,将全力侦查此案。

  如何判定苹果价值是关键

  记者搜索发现,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被偷的情况,这并不是先例,2012年7月,三名不速之客潜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的桃园里偷摘了200多斤桃子,这些桃子是科研人员十多年的研究成果。

  偷了如此重要的苹果,小偷可能会面对怎样的处罚呢?记者专门咨询了律师,但是律师之间的意见也并不统一。

  山东元鼎律师事务所的单正国律师指出,这三人主观有盗窃的故意,客观有盗窃的行为,有故意行为就构成盗窃了。“是否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可能有潜在的经济价值,如果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话,就需要从重来判。还有一个要件就是查看是否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后果,这一个也是重要的衡量标准。”

  蒋安国律师则持有不同的看法,在他看来,对苹果价值的界定是本案的关键。“现在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认定这些苹果的价值,这是最关键的问题。按什么标准去认定,如果按照科研机构投入的经费、人力、物力来看,那情况就非常严重,如果按照市场价格来折算的话,这不光算不上盗窃罪,连治安处罚也算不上。”不过他也表示,“按我的观点,中国对这种案件曾有判例,一般是按照市场价来的。”文/图城市信报/信网记者孙祥辉

  

  【事件】青岛农科院培育6年苹果新品种被偷光 损失上亿

  “这是用于研究的苹果,我一个也舍不得摘,没想到被一夜偷光了,估计偷的人也不知道这些苹果的价值远大于吃。”青岛市农科院果茶研究所副所长韩明三欲哭无泪,17日晚上他还在北宅毕家村果木培育基地查看用于科研的苹果新品种,没想到18日一早再来发现3棵科研果树全被偷光。而这已经进入了历经6载的科研收尾阶段,如果投入市场估计每亩将为果农节省3000元~4000元。

  【回应】青岛农科院:加强安保防止“科研苹果”丢失

  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0日就科研苹果丢失一事回应称,将加强安保,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青岛市农科院同时认为,苹果丢失事件的发生,说明了农科院在基地的管理上还存在漏洞。鉴于基地的实际情况,农科院和果茶研究所已经着手制定更加详尽的安保措施。除了加强人防工作以外,将紧急设立红外线监控等技防措施,确保做到24小时昼夜有效监控,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评论】农科院“天价苹果”被盗损失不应以亿元算

  如此看来,被盗的苹果可谓是“天价苹果”。无独有偶,在2003年,北京也出现一起“天价葡萄案”。在北京市打工的商水县谭庄镇农民李连朋、李高尚等4人来到一葡萄园偷偷摘食葡萄,谁知,他们所摘食的葡萄竟是林果所投资40万元、历经10年培育研制的新品种。经北京市物价局评估,涉案的23.5公斤葡萄价值为11220元。那么,该如何来看待“天价苹果案”的定性呢?

  

【更多新闻,请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106558000678/106597009】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余梁

责任编辑:高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