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国旗合个影
当国歌响起,当国旗升起,满满的爱国情怀在心中激荡!
当国歌响起,当国旗升起,满满的爱国情怀在心中激荡!
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聚焦山东乡村儒学现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征集一批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优秀漫画和动漫艺术作品。
14日,由山东省扶贫办组织的“扶贫攻坚齐鲁行”媒体采访团来到淄博市沂源县南鲁山镇。在这里记者看到,各村庄道路几乎都已硬化,不少村庄修建了活动广场,山上的苹果园正值丰收,修建的塘坝正在为农业保驾护航,一幅民有所居、业有所产的繁荣景象。记者了解到,这一切要归功于解决了农民发展中的资金问题,得益于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创新试点工程以及“互助资金”平台建设的融资新方法。
编者按:10月17日是我国首个“扶贫日”,大众记者跟随“扶贫攻坚齐鲁行”媒体采访团前往淄博、临沂采访山东创新扶贫思路、抓好扶贫开发、提高扶贫效率的种种举措,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扶贫攻坚齐鲁行”系列报道之二
沂源:互助资金建“农民银行” 彩票公益金支持扶贫开发
沂源县南鲁山镇北流水村的扶贫互助社,为村民购买农资“贷款”提供方便。
由中央专项彩票资金、山东省财政、淄博市财政、沂源县财政以及南鲁山镇财政资金支持59.43万元建成的1座配套塘坝、1个100立方米蓄水池在沂源县南鲁山镇北流水村建成并投入使用,解决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农业灌溉需求,解了村民的燃眉之急。
塘坝建设蓄水以后解决附近几百亩的果林灌溉问题,果农捧着丰收的苹果满脸喜悦。
大众网记者 仇晶
14日,由山东省扶贫办组织的“扶贫攻坚齐鲁行”媒体采访团来到淄博市沂源县南鲁山镇。在这里记者看到,各村庄道路几乎都已硬化,不少村庄修建了活动广场,山上的苹果园正值丰收,修建的塘坝正在为农业保驾护航,一幅民有所居、业有所产的繁荣景象。记者了解到,这一切要归功于解决了农民发展中的资金问题,得益于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创新试点工程以及“互助资金”平台建设的融资新方法。
搭建互助资金平台 让闲散资金为脱贫“发力”
南鲁山镇北流水村是省级贫困村,全村共有人口262户,703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其中2000元以下的贫困户有173户,443人。从2010年开始,北流水村建起了互助社,开始了以财政扶贫资金为引导的民有、民用、民管、民享周转使用生产发展资金的“互助资金”模式。
“互助资金”主要由财政扶贫资金、村民自筹资金、社会捐赠资金、互助资金增长四部分组成。2010年以后,自筹资金采取每户300至500元,贫困户50元或免交制度,财政资金按照村入社比例以及自筹资金的多少进行全县统筹。
北流水村村党支部书记陈丙福把互助社比喻为“农民银行”,村民将闲散资金以入股的方式汇聚起来,当村民急需生产发展资金时,可以通过互相担保的方式向互助社申请借款,只需两天款项即可到位。借款需缴纳一定的占用费,费率由互助社集体讨论决定。目前,北流水村互助社的占用费年利率为1分,贫困户可享受一定优惠,村民的借款额度上限为8000元,借款时间为12个月以内。
“周围村里都很羡慕我们村有互助社,给老百姓确实带来非常大的方便,在互助资金的帮助下老百姓增产、增收,走上了致富路。”陈丙福向记者介绍,互助社自成立以来从未发生过村民逾期还款或不还款的现象。今年村里刚刚进行了新增股,目前村里的“互助资金”规模已经达到了36.4万元,资金的运作最关键在于互助社理事会与监事会的监管,真正把百姓的钱用到实处。
据了解,目前沂源县为全省发展互助资金村最多的县。已发展试点村83个,筹集互助资金2460.6万元,其中市级以上财政资金1617.5万元,社会捐赠7.78万元,实现使用费转增133.6万元,社员自筹资金701.7万元,各互助社累计向社员发放借款1.4亿元,实现农民增收4000余万元。
打深井、修大坝、建水池 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援老区水利建设
今年4月份,北流水村迎来一件大事——由中央专项彩票资金、山东省财政、淄博市财政、沂源县财政以及南鲁山镇财政资金支持59.43万元建成的1座配套塘坝、1个100立方米蓄水池建成并投入使用。
14日下午,记者跟随北流水村村党支部书记陈丙福来到新修塘坝附近山坡上的一处果园中,郁郁葱葱的树上已经挂满了沉甸甸的苹果,果园主人徐勤贵正忙着给苹果拆袋。他告诉记者,自己很看好果园今年的收入:“因为气候原因,今年苹果普遍减产,但是我的种植方式改良之后,苹果个头大了,对浇水量上要求也多了,现在建了这个塘坝和蓄水池,能够满足果园的需求,这附近也只有我们村能有条件浇水。”他骄傲地说,“去年苹果价格每斤大概1块9左右,今年的价格到了3块3,按这个形势我们村的果农收入都低不了。”
陈丙福告诉记者,村民对彩票公益金建设的这一项目非常满意,“像今年缺水的情况,其他村子里浇1遍地的水量都不够,我们村苹果、桃树等都已经浇了4遍左右,对村民的增收增值、提升经济效益发挥了巨大作用,解了村民的燃眉之急。”
“从今年的干旱程度来说,彩票公益金项目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北流水村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沂源县扶贫办副主任秦成军告诉记者,塘坝建设蓄水以后解决附近几百亩的果林灌溉问题,如果没有建设塘坝,按照今年的天气状况,农民有可能颗粒无收。
据介绍,这个彩票公益金项目的全称叫做“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创新试点项目”,沂源县在2013年至2014年争取到两期项目,国家总投资省以上财政资金1000万元,市、县财政各配了300万元,这些资金在南鲁山镇和鲁村镇的30个贫困村实施了很多项目,主要是塘坝、机电井配套、管道安装、蓄水池建设等解决山区旱情的小型水利项目。两个镇也自筹了近200万,总投资1800余万元,解决了两个镇30个贫困村2万1千多亩的山岭薄地灌溉问题,改变以往传统农作物的种植模式,转为种植经济效益更高的果树或作物,为6000多户贫困群众在农业产业结构改造中提供帮助,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记者了解到,目前沂源县申请的第二批项目正在计划中,名称为“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小型公益设施项目”,规划在关河峪流域的8个贫困村1.5万亩的土地上进行生产路以及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建成后预计改善流域内7000多贫困群众的生产条件,为农民增收奠定基础。
初审编辑:余梁
责任编辑:孙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