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莒县:八任县委书记用的是同一间办公室

2014-06-15 07:43:00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
分享到:

一边是民生设施投入的“大手笔”,一边是莒县县委、县政府办公条件的“寒酸”。就连现任县委书记刘守亮办公的地方也是连续8任县委书记一直使用的旧办公室,面积不足15平方米。初到这间办公室办公时,工作人员要更换办公桌椅,被刘守亮善意制止:“桌椅还能用,更换没必要。”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成员更替不换办公桌椅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则。

  □张建锋 辛有东 报道
  上 图:已经使用了30年的县委县政府综合办公楼目前仍在“服役”中。
  右上图:现任莒县县委书记刘守亮的办公室。
  右下图:莒县师资水平较高、配套设施先进的乡镇幼儿园。
  6月3日,作为2014年12件为民办实事之一的项目,莒县新建文心高级中学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正在进行内部装修,9月份将投入使用。据悉,该学校投资1.48亿元,能容纳3600名学生就学。至此,莒县的高中学校总数达到5处,年招生能力可达6000人以上,能够有效满足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需求。
  像这样的实事,仅2011年以来,莒县就已先后办了44件,累计投入近50亿元,涉及学校、民居、医院、文化广场等民生设施。
  一边是民生设施投入的“大手笔”,一边是莒县县委、县政府办公条件的“寒酸”。就连现任县委书记刘守亮办公的地方也是连续8任县委书记一直使用的旧办公室,面积不足15平方米。初到这间办公室办公时,工作人员要更换办公桌椅,被刘守亮善意制止:“桌椅还能用,更换没必要。”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成员更替不换办公桌椅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则。
    30年来,莒县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一届届更换,学校、医院、广场等一批批民生设施相继建成,办公场所却一直是座“老”建筑
  □ 本报记者 董 卿
    本报通讯员 张建锋 辛有东
   在“危楼”里办公的县委机关
  “县委、县政府机关综合办公楼从1984年开始使用,由于建得早,近年来外墙很多地方都裂了缝,不得已用水泥修补后,又重新涂的料。”莒县行管局局长赵廷全告诉记者,并拿出了一份落款为2012年3月10日的鉴定报告。
  这份由山东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出具的报告显示:莒县县委、县政府综合办公楼为四层砖混结构,采用预制空心楼板,该工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投入使用至今,已近30年。经综合分析,该工程结构属于适修性很差的结构,加固后的技术经济效果差,使用年限受限,建议重建。
  “参加工作之前,特别向往能拥有一间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到县委组织部工作后,不仅愿望没实现,反而还得在打扫卫生的时候格外小心,拖把不能太湿,否则就容易渗到楼下的办公室。”县委组织部一工作人员向记者“吐槽”,有年夏天,连续几天大雨,雨水渗进了办公室,导致靠墙的档案资料被水渗透,搬出来晒了好几天。
  “其实,建新办公大楼对县财政来说不是件难事,但县委一次次打消了盖楼的念头。大家认为有了钱应该先想着群众,早办、办好让群众的事。”县有关领导说。
    民生支出年年递增
  正是秉持这样的理念,近年来,莒县的民生投入一直保持高幅增长,一组数字可以佐证:2011年,莒县地方财政收入5.9亿元,民生支出8.6亿元;2012年,地方财政收入7亿元,民生支出11.7亿元;2013年,地方财政收入9.28亿元,民生支出13.2亿元;2014年,投入民生领域的资金预算达到16亿元。
  2011年上半年,全省开展新农保工作伊始,莒县并未被列入试点。为了早办、办好让群众得实惠的事,经测算,如果为全县60周岁以上农民发放基础养老金,县财政当年度将增支近1.2亿元。
  一边是群众的热切期盼,一边是部分机关干部的不理解不支持,认为应该尽快改善办公条件,在这样的场所办公“太丢人了”。
  为此,莒县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连续几天反复征求意见,做思想工作,最终决定大力调整支出结构,县直机关日常支出减少10%,临时性经费和公务购车一律不批,自筹资金为全县15.6万名60周岁以上农民发放了基础养老金和参保缴费补贴。
  教育、医疗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莒县让他们“敞开肚皮吃饱”,每年因退休、调动等空缺出的人员编制,90%以上都“破格”倾斜给了教育和卫生系统。特别是教育投入始终保持25.5%的增幅,近两年, 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更是高达30%。
  编制“转移性增肥”的同时,教师等民生事业单位人员的待遇也逐年攀升。2000年参加工作的莒县店子集镇中心小学教师曹艳深有体会,从2007年起,她已经先后经历了9次涨工资及津补贴,现在,她每个月的工资比在县直部门当公务员的丈夫高出近700元。
    不盖办公大楼盖起博物馆
  只要是群众受益的事情,莒县都格外“大方”。原莒县博物馆馆长、研究员苏兆庆先生亲眼见证了博物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1976年博物馆刚成立的时候才20平米,后来,逐渐发展到200平米、2000平米,现在到了20000平米。”
  2009年竣工的莒州博物馆投资8000余万元,是山东省三大县级博物馆之一,如今已经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弘扬莒文化的科普基地,先后接待了县内外逾50万群众免费参观学习。
  与博物馆配套建设的文化广场,集生态、娱乐、文化、健身于一体,最多可容纳1万余名群众休闲娱乐。如今,在莒县,文心广场、莒人广场、沭河湿地公园、柳清河人工湿地等一大批广场、公园越建越美,群众闲余饭后可选择遛弯儿的地方越来越多。
  社会保障体系“大网”也越织越密:所有卫生医疗机构全部实行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农民参合率达到99.9%,仅去年,莒县新农合就为参合群众补偿医药费用2.81亿元,受益465.53万人次;失地农民喜领“退休证”,全部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全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实现了提标扩面、应保尽保、应助全助。
    ■书记点评 抓牢倾心为民的“接力棒” 

    莒县县委书记 刘守亮
  30年来,尽管我们莒县经济社会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历任县委县政府艰苦朴素、倾心为民的“接力棒”始终没有丢。近年来,我们在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时刻坚守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县工作的第一目标,时刻关注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加快建设富裕和美莒县过程中让群众享受最大“红利”。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需要我们继续传承好“接力棒”,坚持廉洁、公道、正派的生活和工作准则,认真践行“明于识、练于事、律于己、利于民、忠于党”的铭言,以身作则,当好表率,带头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在发展民生经济、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再接再厉,实现经济发展新跨越,民生事业新进步。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刘宝才

责任编辑:石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