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援疆在喀什采访札记:从顶岗到授道释放内生活力

2014-06-04 07:14:00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王 冰 贾瑞君 于晓波
分享到:

抓住学生兴趣,提倡自主学习,以“学案导学”替代“满堂灌”,教了7年语文课的喀什二中教师王佳佳顿感豁然开朗,而这要归于山东导师的面授;以双语教育和职业教育为重点,实施双语教师就地培训、骨干教师赴鲁培训、教学管理人员赴鲁挂职培训“三级培训”,山东教育的先进教学理念、方法和管理模式开始在受援地“扎根”。

  抓住学生兴趣,提倡自主学习,以“学案导学”替代“满堂灌”,教了7年语文课的喀什二中教师王佳佳顿感豁然开朗,而这要归于山东导师的面授;一起学教学案例,上一节样板示范课,提升分析教材能力,34岁的泰安援疆老师丁如勇把心思花在了与岳普湖二中青年教师的结对交流上,他说,援疆三年的最大目标就是留下一批名师……
  从单纯“顶岗”,到转向发挥“传帮带”作用,山东教育援疆、人才援疆理念在悄然生变。为此,他们创新出“三带”模式,即结对带交流、项目带人才、人才带团队,借助“1+X”经验,每名援疆人才明确一个或多个重点帮扶对象,一对一、一对多辅导,带动身边同学科同领域专业人才提高业务水平。
  从“替代干”到“带着干”,再到“放手干”,理念提升源于形势变化。山东援疆指挥部副总指挥秦存华说,通过三年多时间的建设,基础教育设施大有起色,在物质支援加劲的同时,下一步需在软件建设上下足功夫,更多传授思想理念,更多开展文化交流,真正激活受援地内生发展活力,让山东援疆“形神兼备”。
  以双语教育和职业教育为重点,实施双语教师就地培训、骨干教师赴鲁培训、教学管理人员赴鲁挂职培训“三级培训”,山东教育的先进教学理念、方法和管理模式开始在受援地“扎根”。4月12日,受援四县35名中小学骨干教师,赴鲁开始为期三个月的实地培训。5月25日,鲁喀两地13对中小学、职业学校结对交流,一对一传授教学心得,真正做到了以“带一片”置换“顶一个”。
  不“顶岗”,专“授道”,以此而论,专业突出、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老专家、老技术能手们自有独到之处,越“老”越吃香。眼下我省正在推进之中的“援疆26条”,就明确今后将鼓励和引导优秀已退休或离岗教师、医生、农技人员等到受援地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
  全方位的援疆,是以养成习惯、改变观念、提升理念来最终影响人、启迪人、打动人。相比于以教育人,以文化人更是篇大文章。籍贯山东平度、在南疆土生土长的英吉沙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朱准平体会更深,“给点钱只能管眼前,管长远还是产业合作与文化交融。”
  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齐鲁文化底蕴深厚,而喀什是维吾尔民族的发源地,民族风情浓郁,这为双方文化交流交融搭建起了一个广阔平台。我省参与援疆的济宁、泰安、东营、日照四市,各具文化资源禀赋,儒家文化、泰山文化、黄河文化、滨海文化个性鲜明,恰好与疏勒古城、刀郎之乡、沙漠风光、达瓦孜之乡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一一对接。文化互动,民族融合,成了山东援疆的又一大看点。
  位于叶尔羌河河畔,三面为塔克拉玛干沙漠相拥的麦盖提县,因刀郎文化举世闻名。在由日照援建的刀郎乡里民俗景区,古朴沧桑、高亢而歌的木卡姆,伴着曼妙多姿的舞蹈在耳边回荡,穿透历史,震撼着每一个游者的心。而叶尔羌河岸边,一个同样由日照投资8000万元参与援建的刀郎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在崛起,刀郎农民画、文化绣初显产业端倪。日照援疆指挥部副指挥高明说:“打好特色品牌,以培育刀郎文化旅游产业带动地方发展,援疆才有生命力。”
  以先进文化、文明风尚为着力点,建设校园文化示范学校,济宁在援建英吉沙实验中学中,就琢磨了不少点子。在校园广场前,一尊孔子雕像昂然屹立,拱手相揖。文化墙上镌刻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礼之用,和为贵”等《论语》中的名句,广场四周,在爱迪生、达尔文、鲁迅、陶行知、穆罕默德(《突厥语大词典》作者)、阿曼尼莎(维吾尔族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整理者)等中外名家雕塑的默然注视下,往来穿梭的各族孩子们快乐奔跑着。
  “跨越了时空,超越了民族,让多种先进文化在这里交融为一体!”谈及眼前的文化广场,69岁的校长李建国的话语显得铿锵有力。这位退休后本已定居内地的老教育工作者,耐不住这片热土的“诱惑”,在学校新近落成后,又回到了孩子们身边。
  来而有往,方为礼。去年举行的喀什文化齐鲁行,在山东掀起了一股西域风情,而今年下半年,山东著名书画家赴喀什采风,杂技剧《粉墨》也将登上南疆舞台。
  文化相融,情感相通,让彼此心心相印,相亲相爱。5月21日,在麦盖提,由山东五征集团援建的万亩农业示范园内,6株10余年树龄的梨树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当地援疆干部说,在园区上班的喀克夏勒村村民看到院内缺少树木,自发地从自家院落里移植来这些梨树。株株梨树,随风摇曳,飒飒作响,不正是变迁的见证者吗?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大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余梁

责任编辑:王晓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