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办赛、全民共享、城建提速 让省运会更精彩

2014-05-26 08:09:00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刘伟
分享到:

从四月份开始,击剑、田径、篮球等项目预赛陆续展开,省运会正式进入赛事测试和试运营阶段。作为古城济宁承办的首届大型综合运动会,省运会是一项挑战,又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如何充分发挥办赛优势,加速济宁城市发展、如何让更多民众分享省运会成果方面,主办方也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本报记者 刘伟         
  初夏的济宁,已经正式步入了省运会的节奏。城区主干道上,倒计时屏在不断闪烁,吉祥物“宁宁”可爱的身影,遍布了大街小巷。街头巷尾,人们都能感受到运动给这座古城带来的活力。
  从四月份开始,击剑、田径、篮球等项目预赛陆续展开,省运会正式进入赛事测试和试运营阶段。作为古城济宁承办的首届大型综合运动会,省运会是一项挑战,又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如何充分发挥办赛优势,加速济宁城市发展、如何让更多民众分享省运会成果方面,主办方也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事实也再次证明,跳出比赛办赛,会让比赛凝聚更多人气与精彩。

节俭办赛,好钢用在刀刃上
  在济宁省运会执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徐兴华看来,本届省运会有两大突出特色。首先,省运会是济宁地方文化的一次集中展示,身为孔孟之乡、运河之都,赛事将充分挖掘济宁地方文化符号,办出人文味道浓厚的一届赛事。此外,主办方还重点突出了节俭办赛的理念,把建设资金全部用在刀刃上。
  省运会筹备期间,在场馆建设方面,由初步计划新建的31个场馆,压缩到新建22个,其中任城区和财力相对紧张的泗水县、鱼台县,不再新建体育馆。本届省运会将不再建设运动员村,运动员将分散入住现有宾馆,仅仅这一项举措,就节省了近2000万元资金。
  在济宁市新场馆建设和装修使用上,主办方本着“节俭、实用”的原则,注重实用功能,对所有场馆只进行简装修。比赛器材能借则借,能租则租,确实借不到、租不到的,一律进行招投标采购,最大限度地压缩办赛成本。
  此外,在开幕式策划上,将借鉴全运会模式,把开幕式放在白天举行,压缩开幕式时间,不再燃放烟花,不再点燃火炬,也不再搞火炬传递,并动员群众自排自演节目。徐兴华还透露,为了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省运会领导小组还搬了次家,全部人员已经搬迁到了济宁新建的奥体中心集体办公。
全民参与,共享省运盛宴
  济宁体育馆,将是省运会击剑比赛的主赛场,场馆建成于1992年,到2009年全运会期间进行了升级改造。在体育馆周围有两个大广场,配有各种健身设施,每逢周末和夜晚,两个大广场也成为市民健身的好去处,这里也被誉为全民健身广场。
  济宁体育馆成为省运会“节俭办赛”、民众分享省运会成果的一个缩影。事实上,在整个省运会筹备过程中,全民参与、全民共享,都是主办方极力践行的一个理念。
  为了把开幕式变成群众自己的节日盛宴,主办方除了在节目编排方面重点体现济宁特色之外,还将参演主体放在了济宁本地演员和群众上,力争让更多的群众走上舞台表演节目,展现才华。此外,在省运会筹备期间,群众也直接参与了赛事的组织与服务。这其中既有主动加入志愿者行列的市民,也有在省运会吉祥物、会徽等元素上积极建言献策的民众。甚至有不少热心市民,为省运会捐资捐物。61岁的翟桂芝老人,花了10个月的时间,一针一线绣制成23个色彩鲜艳的七彩绣球,凑成了“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济宁人民庆祝二十三届省运会召开”字样,让人感动。
  以筹办省运会为契机,济宁市组织了广泛的全民健身活动,冬泳、航模、国际象棋、门球、地掷球等比赛项目,在市民中进一步普及,全市还组队参加了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全民健身上了一个台阶。 
城建提速,古城换新颜
  作为鲁南重镇,济宁一直是我省经济版图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在象征城市软实力的文体赛事方面,这座古城略显单薄。“原来济宁承担过单项赛事,但综合型赛事从来没有办过,这对我市城市建设、交通保障以及接待能力,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徐兴华表示。挑战往往与机遇并存,如果应对得当,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走进新建的济宁奥体中心,看台四周密密麻麻的广告横幅格外惹眼,在同当地赛事负责人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对省运会招商的成功,也显示出由衷的自豪,“这次办赛,招商方面很成功,企业参与热情很高,减轻了市财政的压力。”徐兴华举了一个例子,为了保证赛事期间的用车,政府通过市场开发、用广告回馈厂商的方式,保证了比赛期间的车辆使用,“这样一来,组委会节省了一部分开支,厂商也达到了对外宣传的目的,实现了双赢。”
  为了带动城市发展,济宁将省运会主赛场奥体中心放在了太白湖新区,这对整个城市布局的合理化,也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目前,老城区路窄人多,生活有些不方便,通过奥体的兴建,将带动全市建设的提速。”
  为了打造良好的办赛环境,在赛事筹备过程中,济宁还启动了“五城同创”活动,城区集中实施了省运会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省运会绿道建设和道路整治,“下一步,我们还要把此项工作推向深入,进一步号召动员各系统、各行业都行动起来,为省运会积极贡献力量。”

给节俭办赛 点个赞
  节俭已经成为当下国内重大体育赛事办赛的首要考量标准。不再死拼硬件,而是主打软件;立足长远,而非单纯就比赛而比赛,已经在各种办赛中形成普遍共识。在经历了比赛大操大办、耗资严重,赛后大批场馆闲置,又饱受诟病的粗放型阶段后,国内办赛正在回归理性。
  2011年8月,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深圳举行,一年后,因为场馆位置偏僻,配套设施不足,运营成本高昂,大运会中心场馆利用率不足,引发了外界对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赛后利用问题的普遍关注。算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出现的类似问题,如何办赛、如何充分利用场馆设施,成了国人热议的话题。
  历经前几年“大兴土木”的非议后,最近几年,尤其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节俭办赛逐渐成为国内办赛的首要选择。前不久,在青奥会倒计时百天的节点,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南京青奥会办赛的多数场馆,将沿用2005年的全运会场馆,不再大兴土木。青奥会将把重点放在软件建设上,包括优质的志愿者服务、便捷的城市交通等等,借助青奥会这一契机,南京也将进一步检验自己承载国际赛事的能力,加速现代化与国际化步伐。
  无独有偶,以办赛为契机加快城市建设的理念,在此次济宁省运会中也得到了体现。通过招商扩大造血能力,将办赛落脚点最终落实到城市建设与全民健身上,节俭办赛与长远眼光,都同青奥会有着相同之处。
  跳出比赛办赛事,用更长远眼光审视办赛,节俭办赛逼出来的理念,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推广。

本文相关新闻
分享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陈凤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