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爆发77周年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响起枪声,拉开中国全民族抗战序幕。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响起枪声,拉开中国全民族抗战序幕。
创造国内领先的营商环境,助推山东民营经济发展。
为每个怀揣音乐梦想的年轻人搭起的梦想桥梁。
征集一批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优秀漫画和动漫艺术作品。
如今正是春耕备播的关键时期,滨城区积极落实国家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惠农政策,确保补贴资金及时发放,帮助农民群众缓解春季农资资金压力。
大众网滨州3月19日讯(记者 卢志强 通讯员 张修祯 冯志强)如今正是春耕备播的关键时期,滨城区积极落实国家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惠农政策,确保补贴资金及时发放,帮助农民群众缓解春季农资资金压力。据了解,滨城区2014年度3646.83万元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已经一次性发放到48883户农民一本通存折上。
近日,记者在滨北街道办事处张集农村信用社看到,营业大厅里挤满了前来领取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的群众,工作人员忙着给群众办理取款业务。李建海是滨北街道办事处东坊村村民。据他介绍,今年种了40多亩麦子,领了5000多元小麦直补钱,春天正是用钱的时候,政府把这个钱及时兑现,帮他解决了一大难题。
领到补贴款后,李建海来到了农资店,准备购买春灌用费肥料,这些补贴款正好派上了用场。他告诉记者,家里有70多亩地,以前多是种棉花等经济作物,这几年,国家对粮食补贴力度越来越大,加上粮食种植的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耕地、播种、收割都由机械来完成,既省力又省心,所以他增加了粮食的种植面积。同时,他还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他和妻子老两口种了40多亩小麦和30多亩棉花,小麦收割后还可以种玉米,种粮食比较省心,人力成本也少,这样就有更多的精力来管理棉花,加上国家政策好,种粮有补贴,好的年景,一年就能收入6万多元,这让他感觉种地不仅能温饱,更能奔小康,过上富裕的生活。像老李一样,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支持下,一大批种粮大户扎根土地,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让种地成为一个有尊严、有盼头的职业。
据了解,滨城区2014年度3646.83万元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已经一次性发放到48883户农民一本通存折上。今年,该区小麦种植面积29.17万亩,粮食直补标准为14元/亩,农资综合直补标准为111元/亩,两项合计125元/亩。
初审编辑:刘宝才
责任编辑:王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