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明年起政府可购买316项服务
近日,我省发布《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办法》,明确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具体措施和指导目录,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机制与方式。根据同时发布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指导目录》,明年起,我省各级政府可以从当地实际出发,向社会力量购买6大类57款316项服务内容。
近日,我省发布《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办法》,明确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具体措施和指导目录,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机制与方式。根据同时发布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指导目录》,明年起,我省各级政府可以从当地实际出发,向社会力量购买6大类57款316项服务内容。
基本公共服务事项,包括基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人才服务、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基本养老服务、优抚安置服务、基本医疗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基本住房保障、公共文化、公共体育、基本公共安全服务、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环境保护、交通运输、服务三农等领域适宜由社会力量承担的基本公共服务事项。
社会管理服务事项,包括区划地名管理、社会组织管理、社区事务、社工服务、法律援助、慈善救济、公益服务、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公共公益宣传等领域适宜由社会力量承担的公共服务事项。
行业管理与协调事项,包括行业职业资格认定、处理行业投诉等领域适宜由社会力量承担的公共服务事项。
技术服务事项,包括科研、行业规划、行业规范、行业调查、行业统计分析、资产评估、检验检疫检测、监测服务等领域适宜由社会力量承担的公共服务事项。
政府履职所需辅助性事项,包括法律服务、课题研究、政策(立法)调研草拟论证、会议经贸活动和展览服务、监督、评估、绩效评价、工程服务、项目评审、咨询、技术业务培训、审计服务等领域适宜由社会力量承担的公共服务事项。以及其他适宜由社会力量承担的公共服务事项。
据了解,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是指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政府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等社会力量承担,并由政府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向其支付费用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政策细则
吃财政的群团组织也可买服务
办法明确,政府购买服务的主体是经费由财政承担的各级行政机关和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纳入机构编制管理且经费由财政负担的群团组织,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公共服务。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主体,包括在民政部门登记或经国务院批准免予登记的社会组织,依法在工商管理或行业主管部门登记成立的企业、机构等社会力量。
既可公开招标,也可委托承包
办法对政府购买服务的竞争性和公开性作出了明确规定。经财政部门同意并明确资金来源后,购买主体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相关规定,通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采购等方式实施。也可根据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特点,采用委托、承包等方式选择承接主体。
对政府购买服务的资金管理,办法也作出了详细规定。购买主体所需资金从其部门预算安排的公用经费或经批准使用的专项经费既有预算中统筹安排。随着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发展所需增加的资金,应按照预算管理要求列入财政预算。政府购买服务所需资金由各部门依据购买服务合同按规定程序支付。 本报记者 高扩 王茂林
专家解读
政府购买服务,要防暗箱操作
6大类57款316项!去年广东省出台的目录是5大类262项。山东比一向有先行先试传统的广东还多出50多项。
原来由政府直接承担的服务项目,改为花钱向社会购买,政府是不是在“偷懒”?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燕继荣对记者说,所谓政府购买服务,就是以前由政府直接提供的服务项目改为向社会购买,引入竞争机制,让政府从具体的社会事务中脱离出来。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员教授魏建认为,以前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权责不分,政府购买服务也是转变政府职能,让政府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过渡。
山东此次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很大,可以说,“能够由社会提供的服务,全部毫无保留地写进目录中来了,说明在政府采购领域改革的愿望非常强烈。”燕继荣说,文件的出台只是走出了第一步,还要警惕购买服务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在政府采购领域,暗箱操作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治。“政府购买服务也要采取措施避免这些问题。”燕继荣说,“最有效的办法是全程公开,采取一切办法避免政府和供应商结盟。”
财政部门牵头编制部门审核
在分工与监督机制上,办法明确,各级政府要在政策制定、资金扶持、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支持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财政部门牵头负责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机构编制部门负责对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和目录进行审核。民政、工商管理以及行业主管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将承接政府购买服务行为纳入年检、评估、执法等监管体系。监察、审计部门负责对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审计。对在政府购买服务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取得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社会组织,可给予奖励性补助。
山东省财政厅人士表示,推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工作是我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重要举措,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社会领域改革,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和方式,促进服务业发展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我省筹1.27亿元助82个服务业项目
本报济南11月20日讯(记者 王茂林 通讯员 王海红 刘华蓓) 记者从山东省财政厅获悉,近日,省财政已筹集资金1.27亿元,通过贷款贴息、财政补助等方式,拉动社会投资131.9亿元,支持82个服务业重点项目,促进我省服务业跨越发展。
这1.27亿元专项资金主要投向四大领域,其中5900万元拉动社会投资89.6亿元,用于支持36个依托网络化、信息化手段,实行连锁经营、跨区域扩张的三四方物流、冷链物流、大型配送中心等现代商贸物流业项目;1600万元拉动社会投资19亿元,支持11个动漫创作、广告创意、咨询策划、影视制作、艺术展示等文化创意产业项目。
责任编辑: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