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一体推进人的城镇化 曲阜陵城镇农民的楼幸福
曲阜市陵城镇东程村2012年年底整体搬迁住上了新楼房,8月6日,该村村民朱秀芹向记者讲述搬迁后的幸福生活,脸上绽放着开心的笑容。从农民到产业工人,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生活到进工厂成为“市民”,过上“城市”生活,随着城镇化的推进,陵城也实现了人的城镇化。
原标题:产城一体推进人的城镇化 山东曲阜市陵城镇农民的楼幸福
曲阜市陵城镇东程村2012年年底整体搬迁住上了新楼房,8月6日,该村村民朱秀芹向记者讲述搬迁后的幸福生活,脸上绽放着开心的笑容。(摄影:宋翠)
人民网济南8月16日电 (宋翠 张海涛)“从平房搬到楼房,宽敞、干净、方便多了,全自动洗衣机、冰箱、空调、液晶电视,这个夏天过得很舒服!”山东省曲阜市陵城镇德化社区的朱秀芹说着,脸上绽放着开心的笑容。
从农民到产业工人,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生活到进工厂成为“市民”,过上“城市”生活,随着城镇化的推进,陵城也实现了人的城镇化。
土地统一耕种 集中管理 上楼很幸福
朱秀芹是曲阜市陵城镇东程村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去年年底搬进了新楼房,从村民变成了社区居民。8月6日中午12点,烈日当空,在朱秀芹宽敞明亮的家里,6岁的儿子依偎在她身边看电视。
“住楼好啊,我原来的家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每到下雨就用盆向外剐水。如今再刮风下雨也不怕了,冬天还有集中供暖,我这把年纪也不用穿厚厚的棉衣了。”78岁的刘贞兰老人和邻居在楼下乘凉,说起搬迁,一脸的幸福,“这是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事啊!”
孔德顺,大学毕业后在滨州一家企业从事销售工作,现在是曲阜市良友工贸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我家共有5口人,我和父母住德化社区的母子楼,既是邻居又是对门,很方便。”他妻子也在一企业上班,两个人月收入近8千元,目前计划买辆私家车,以便更加方便出行。
陵城镇官庄社区党支部书记刘书存告诉记者,2005年官庄村225户村民整体搬进了楼房,全村的1140亩土地实行统一耕种、集中管理,社区购置了3台联合收割机和3台玉米收割机,每到农忙时节,只需10个人即可完成收割和耕种。“村里在地里打了机井,浇地的时候只需拉下电闸看好水,就能完成。”
64岁的刘保全说,谁家的地谁管理,日常的浇地施肥老人和妇女就能完成,很省心,他现在每月能领1100元的退休金,还能在企业打工再赚1400元,闲暇之余和社区的老人一起打打麻将。
陵城镇有6个村的土地实行这种统一耕种集中管理的方式,不管是麦收还是秋收,村民在家里就可以“坐享其成”,由负责收割的村民把粮食直接拉到家门口,解放出来的大量劳动力,则向产业工人转移。
责任编辑: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