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打造网上为民办事平台 市民发帖无回馈要问责
大疃镇东沟南疃村村民张福忠的母亲由于行动不便,一直没有办理二代身份证。为保证群众的诉求能得到及时解决,荣成市纪委要求上线部门按照行业规定的最短时间限时解答,限期解决。
□记者 彭辉 通讯员 林永波 李钟芸 报道
本报荣成讯 大疃镇东沟南疃村村民张福忠的母亲由于行动不便,一直没有办理二代身份证。当得知市里开通了“民心网”为民办事平台时,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网上发布了求助信息。第二天,户籍民警就上门为老人采集了身份证信息,很快就办好了身份证。“真没想到,咱坐在家里动动手指头,就有人上门帮着解难题,真是太方便了。”7月17日,张福忠由衷地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为拓宽民意诉求渠道,搭建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平台,今年荣成市开通了民生110服务热线,让老百姓“记最简单的号,办最多的事”。为了有效补充电话投诉的不足,荣成市又搭建起群众与政府充分对话的绿色通道——“民心网”网络问政平台,安排86个民生单位上线,公开受理群众反映的问题。通过“民心网”,群众可以咨询政策、寻求帮助、提出意见建议、投诉举报或参与交流互动。民心网24小时受理群众问题,对所有帖子统一受理、审核,工作日期间1小时内转交给相关单位。对接到的举报投诉类问题,管理人员按照时限要求进行督办解决,责任主体办完之后,再反馈到民心网平台。对于所反映的问题由哪个部门办理,问题解决与否,解决得怎样,群众可以登录民心网随时查看问题解决的流程。
为保证群众的诉求能得到及时解决,荣成市纪委要求上线部门按照行业规定的最短时间限时解答,限期解决。咨询类、建议类问题必须在2个工作日内回复,投诉类、求助类问题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回复,超过规定时限没有回复、解决的,市纪委予以通报批评。民心网还设置了“回复率”和“满意度评价”两个排行榜,在网上公开所有上线单位的回复率、市民对提问问题答复的满意率,公开监督考核上线部门对问题的答复情况。荣成市纪委还定期对上线部门问题回复率、满意度排名及典型案例进行通报,通报结果作为对各单位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利益是我们开办‘民心网’的宗旨,群众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愁事、烦事、难事、看不惯的事,都可以向民心网反映,各责任部门必须予以答复、解决。”荣成市纪委效能监察室主任杨丰钊对记者说。
据了解,民心网自5月16日启动以来,已上传各类民生新闻435条,民生政策119条,市民点击量达到10万多人次。接受市民反映的各类问题216条,已经办理160条;接受建言献策9条。
原标题:荣成打造网上为民办事平台
责任编辑:王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