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山东新闻

企业重经验绊住求职者 双方对接还须政府搭桥

2013年05月30日 07:52作者:田可新来源:大众日报

▲招聘会上企业“重经验”的标准,给不少求职者带来不小的压力。企业最为青睐  2月28日,济南信息工程学校与天津三星光电子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签约仪式,双方深度合作,分别建立了“天津三星光电子有限公司人才培养基地”和“济南信息工程学校学生实习就业基地”。

  □王营营 田可新 报道
  ▲招聘会上企业“重经验”的标准,给不少求职者带来不小的压力。
  □ 本报记者 田可新
    实习生 张 莹

零经验绊住求职者
  小敏(化名)是省城某高校大四的学生。5月25日下午,一见面,小敏就跟记者诉起了苦。原来,她从今年春节后开始找工作,转战省内外多场招聘会、“海投”了几十封求职信,忙活几个月下来,至今“还没有落脚的地方”。距离毕业也就还有一个月,此时的她显得焦虑,也有些消沉。
  “用人单位能给我回信的就不多。”小敏摇摇头,没有工作经验,肯定是被拒的重要原因,“当初只觉着成绩好就有说服力,对假期实习还不以为然。真到了填简历、面试时才会发现,与许多再就业的职场老手和上学期间坚持实习的同学相比,自己差距明显,自信心也深受打击。以至于再去应聘时,一想到这个明显的劣势,就导致不在状态。”
  不过驻济某高校的小徐认为,自己参与的实习有点像“走过场”。虽然曾在某企业工作了一个月,但在他看来,自己现在其实仍是“零经验”,“起初几天,有老师给我们介绍企业情况、工作流程,接下来的大多数时间在观摩学习、帮忙搬运东西、誊抄打印相关文件和数据,几乎没有什么上手跟学的机会。”
  “求职者在简历上填写的实习内容我们也只做参考。”一家知名药企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坦言,面对众多的求职者,他们的确会对工作经验相对丰富者“另眼相看”,也在招聘中着重考虑有数月以上实习经历的应届毕业生,并针对他们拥有的工作经历考察、测试其能力和素质,“有过职场历练的毕业生,展现出的面貌的确不一样。哪家雇主不愿意招来的人熟悉行业、上手快又能干?”
“量身定制人才”企业最为青睐
  2月28日,济南信息工程学校与天津三星光电子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签约仪式,双方深度合作,分别建立了“天津三星光电子有限公司人才培养基地”和“济南信息工程学校学生实习就业基地”。签约后,170余名实习生即奔赴三星就业基地,接受短期培训后直接在制造车间顶岗锻炼。
  顶岗锻炼是指在基本上完成教学实习和学过大部分基础技术课之后,到专业对口的现场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并进一步获得感性认识,掌握操作技能,学习企业管理,养成正确劳动态度的一种实践性教学形式,它要求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相比社会招聘,公司更青睐这样‘量身定制’的人才。”天津三星光电子公司人事总监王益峰介绍说,这批学生如今已在公司工作数月,工作成绩突出,让企业已经尝到了“省力省心”的甜头,“他们素质高、学习快,所学的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等专业与企业的需求紧密结合,很容易将知识转化为实践。同时,他们也很快接受三星的企业文化、管理经验,职业技能素养和职业认知水平迅速提高。学校还有专门的实习带队老师参与共同管理,这些都让企业省下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
  “我的师傅人很好,同学们的热情和努力很快克服了一些困难,现在的我已经是一个合格的‘老工人’了。”2010级连读电算班冯延楠高兴地说,刚开始的时候有诸多不适应,但是经过了这样的顶岗锻炼,他对未来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充满信心。
  济南信息工程学校校长刘光泉表示,三星电子这样一个植根于全球的跨国公司成为济南信息工程学校的实习就业基地,不仅有利于开阔职业教育的国际视野,更促使学生受到先进企业文化的浸染、自身迅速成长,“我们将来还准备设立一个300人的‘三星定单班’,进一步深化校企之间的‘零距离’对接。”
对接,还须政府搭桥

 

 

 

 

原标题:“跨前一步”,为毕业生“增值”

  在采访中,许多觅才的用人单位和求职的大学毕业生都表达了这样的期待——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多在中间“搭座桥”。
  2011年4月28日,历城区首家大学生就业实训基地在全福街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成立。这是该街道为了更好地为辖区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探索出的政府牵线搭桥,企业、学校联办“大学生实训基地”的新举措。通过这一平台,学校优先给实习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实训单位则给辖区内高校毕业生们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更好的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企业招工难的“两难”局面,实现“双赢”。启动当日,便有来自该街道辖区的5家企业成为首批大学生就业实训基地。截至目前,已有数十位毕业生进入这些企业,走上合适的工作岗位。
  “‘对接’其实可以更多样。”全福街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认为,除了“进企业”这种形式,还应有“进校园”。他们联合山东省轻工业学院金融职业学院,举办一系列报告会、座谈会、招聘会,增强大学生应聘技能。今年,还将开展“走进校园,助您就业”活动,举办一次就业创业培训班,助推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
  政府也要抢先跨出一步,“对接”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全福街道有关人员表示,他们多年来对辖区高校未就业毕业生,尤其是困难家庭、单亲家庭和“零就业家庭”进行摸底登记,通过开展毕业生就业登记、就业指导、就业培训、就业实训等系列援助活动,全福辖区毕业生登记率达90%以上;困难家庭、单亲家庭和“零就业家庭”中的高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8%。

责任编辑:王雨萌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