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山东新闻

北川“5·12”大地震公祭日侧记:挥别伤痛向新生

2013年05月13日 06:54作者:贾瑞君来源:大众日报

7:40,记者跟随北川羌族自治县政府祭奠车队赶往老县城,参加北川“5·12”大地震公祭活动。”  祭奠结束离开老县城时,太阳已经爬升到唐家山上空,和煦的阳光温柔地倾洒在老县城,阴冷散去,暖意渐浓。

  7:40,记者跟随北川羌族自治县政府祭奠车队赶往老县城,参加北川“5·12”大地震公祭活动。
  距离老县城不远,坐落着“5·12”汶川地震博物馆,主体建筑名为“裂缝”。博物馆右侧,是一处长满青草的隆起土堆,土堆之下是北川中学遗址,青草间,一棵郁郁葱葱的桂花树随风摆动。驶过望乡台,转过三道拐,车子缓缓停在老北川宾馆前。
  此刻,清晨的阳光还没有照进老县城,行走在废墟间辟出的道路上,阵阵凉风袭来,让人的心情不由得沉重起来。环视四周,依稀可辨的街巷,倾而未倒的楼房,又唤起北川人记忆中的幸福往事;刺目的裂痕,错落的废墟,还在提醒着人们5年前那场突如其来的人间浩劫。
  今天的祭奠活动,有四川省、绵阳市和北川县的负责人以及各界群众代表参加。和往年祭奠不同的是,今年多了来自山东援建北川的部分代表。
  8:00,祭奠活动正式开始。集体为遇难同胞及牺牲烈士默哀后,北川县长瞿永安宣读祭文。瞿永安提到,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尤其是山东的对口援建下,坚强的北川已经复苏,从悲壮走向豪迈,重生的北川更加美丽。随后大家依次上前鞠躬献花。
  此时,茅坝中学那面屹立不倒依然鲜红的国旗,祭祀处那块高耸肃穆的纪念碑,人们悲伤但坚强的表情,都在向人们昭示:逝者安息,生者坚强;挥别伤痛,面向新生。
  祭奠仪式结束时,进入老县城的车流人流明显增多。35岁的唐雅娟和现在的老公来到祭祀点前,默默地献花默哀。她是来祭奠地震中失去的丈夫和女儿的。尽管唐雅娟不愿再回忆,但每年清明和“5·12”这天,她还是会来祭奠。唐雅娟平静地告诉记者,她现今在新县城开了一家土特产店,老公开出租车,新县城还分到了一套90多平方米的房子,对现在的生活还是很满意。“慢慢来吧,那么大的灾难都经历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祭奠结束离开老县城时,太阳已经爬升到唐家山上空,和煦的阳光温柔地倾洒在老县城,阴冷散去,暖意渐浓。北川中学遗址前,人们有序地排队祭奠,没有哭泣,没有嘈杂,几位家长默默地在那棵桂花树前站立,然后安静地离开。
(本报北川5月12日电)

责任编辑:王晓亮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